新浪科技综合|中国的盐,到底有多了不起?( 四 )


她是我国最大的井盐产地 , 除了盐矿储量丰富 , 自贡还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天然气 。 早在西汉时期 , 当地人便在采盐过程中发现了它 , 富含天然气的盐井被称为“火井”;采出来的盐卤 , 用天然气直接熬煮 , 还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
图/视觉中国
有了天然气助力 , 从唐代到民国时期 , 自贡一直是四川最重要的盐产地 。 为了运输川盐 , 在西南地区的崇山峻岭之中 , 先辈们开凿一条条险峻的盐道 , 连接云贵川藏的诸多城镇与村落 。
这些古老的盐道 , 不仅深刻影响了当地经济格局 , 也串联起数千年的文化交流;许多盐道至今仍在使用 , 你甚至能在被磨得铮亮的青石板中 , 找到古老的马蹄印记 。 西南盐道 , 与茶马古道一起 , 被称为中国井盐的“大运河” 。
盐道 , 它没有茶叶的芬芳 , 没有丝绸的华丽 ,
只在默默的延伸中 , 串联起不同的地域人文 。
制图/Monk、孙璐
自贡因盐而盛 , 古来商旅辐辏、富庶一方 , 清代以来更是市井繁华、酒肆林立 , 盐帮菜也随之兴起 。 它是川菜的一大流派 , 除了“百菜百味”的传统 , 还有味厚香浓、料广量足的特色 , 是川菜中的重口担当 。
摄影/鲸尾视觉 , 图/图虫·创意
围绕着盐 , 我们塑造了独特而多样的文明 。 它太神奇 , 既能滋养我们的肌体 , 使我们身强体健;更能提点我们的灵性 , 驱使我们不断进步 , 发明新的技术 , 发现新的地方 , 翻过大山、越过大海 , 自强而生生不息 。
人啊 , 归根究底 , 都是“盐控” 。
技术之动力 , 连接未来的国之重器
盐 , 最初从海滨与咸湖而来 , 尔后人学会了辟地开凿 , 也就有了井湖海盐的“三盐鼎立” 。 它藏得不深 , 兴许是哪位古人偶然打开味蕾 , 盐便融入了人的生活 , 并延续至今 。
盐与人的连接 , 仿佛是自然而然 ,
并没与惊天动地的“大发现”之感 ,
而朴实之物 , 才最为真切 。
摄影/党永立
繁体字的“鹽” , 属于象形字:“臣”指代百姓 , “卤”指代卤水 , “皿”指代器皿 , “老百姓在器皿中烧卤水” , 就形成了这个“鹽”字 。
盐是凝练而成 , 它凝练了人的劳力与智慧 , 也凝练了时光 。 在沿海地带 , 在盐湖、盐矿周边 , 无数人的过去与将来 , 都和盐紧密相连 。 盐的生产贯穿了岁月时空 , 从人工古法到机械横空出世 , 盐以多变的姿态 , 深刻影响着中华大地 。
图/视觉中国
让我们回到运城盐湖 。 古老的解池畔 , 以制盐为生的人家 , 自然深谙盐的技艺 。 最早的时候 , 人们静候湖水在烈日曝晒中结晶成盐粒 , 南风吹拂更能加速结晶 。 如此得到的天然盐粒 , 含有一些杂质、味道发苦 , 还会消耗大量时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