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患者请看看你的舌苔

胃病患者如果仔细留意自己的舌苔,常会发现一些与众不同之处:有的特别厚腻、有的发黑、有的发黄、有的剥落 。一个人长期舌苔不正常,旁人也会好意提醒:去看看有没有胃病吧!事实上,舌苔变化确实能反映疾病尤其是一些脾胃病的规律 。[b]如何观察和分析舌象[/b]伸舌也有学问伸舌时要自然,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口尽量张大(但不要过分用力),使舌体充分暴露 。如伸舌过分用力,或舌体紧张、蜷曲、都会影响舌的气血运行而引起舌色改变或舌干湿度的改变 。望舌要有顺序望舌一般先看舌尖,再看舌中、舌侧,最后看舌根部,同时看舌体(舌质)的色质和舌苔的厚薄、颜色等 。观察两个重点舌诊主要观察舌体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 。舌体———呈什么颜色?形状是胖是瘦?质地是荣是枯?活动是否灵活自如?舌苔———苔质是厚是薄,是润是燥?苔色是白是黄还是棕褐?正常舌象特征正常舌象可概括为六个字:“淡红舌薄白苔”,具体地说,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 。舌象变化规律一般来说舌苔由薄变厚为病进,由厚变薄为病退 。胃病患者的常见舌象为:薄白苔———病初起,病轻浅,胃气未伤;舌苔由薄变厚,颜色由白渐有点黄色,舌边舌尖由淡红变红,而且舌边有齿印———病情加重,提示消化不良、胃肠积滞有宿食等;舌苔由白变黄,舌边尖红———有热象;舌苔由黄变棕,或者由棕变黑,而且干燥少津,舌边尖变深红———热盛,多伴大便干结;舌苔白厚腻,舌表面有一层白黏液———痰湿;舌苔黄厚腻,舌边尖红———痰热;舌边尖红绛色,甚至变紫色———痰浊血淤;舌红无苔,舌面光滑如镜———胃阴虚;舌苔光剥,舌质淡———气阴两虚 。根据以上不同的舌象表现,再结合闻、问、切等其他诊断手法,中医就可做出综合分析,进行个体化的辨证施治 。[b]可以自己调养的异常舌象[/b]舌苔厚、有口气一个人如果常年舌苔很厚,而且有口气,一般说明胃有点小问题 。如果目前没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觉,可先从饮食起居调养入手 。保持生活规律,情志舒畅愉快,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肥腻、油炸食物,最好不喝酒、不吸烟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异常舌苔和口气有望自愈 。舌苔发黑、黏腻如果仅见这种异常舌苔而舌边尖呈正常的淡红色,且无其他明显不适,有时属于“染色”现象 。患者可能食用了某些着色食物,或服用了某些药物 。比如服“丽珠得乐”,即可出现黑苔,而且大便亦发黑;服用抗生素,有时亦可出现黑苔 。以上情况不属病态,不必紧张 。但平时胃病较重的患者观察到黑苔就要警惕,如果舌边尖呈深红色,甚至发青发紫,说明病情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舌苔花剥有的人舌面上的舌苔出现不规则的一块块“地图样”改变,有的地方有薄苔,有的地方光滑无苔,这叫“地图舌” 。此类舌象者如无任何不适感觉,多属生理性改变,不需治疗 。如果长期有胃病或其他慢性病 性病,以前从未见这样的舌象,出现“地图舌”则多属阴虚表现,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可喝西洋参茶(每天9克,沸水冲泡,频饮)促进自愈 。舌头有裂纹还有的人舌面上出现许多“裂纹”,多数无舌苔,称“裂纹舌”,如无不适感,亦属生理性的,不需治疗,如在重病后出现裂纹舌,舌红无苔,且有不适感,亦属阴虚,需配合药物治疗 。舌边有齿印有的人身躯肥大,舌体也胖大,舌边有齿印,舌苔薄白,如无明显不适,则属太胖的缘故 。中医理论认为“胖人多痰湿”,胖人的脾胃运化功能相对不足,食物的消化吸收易出现障碍 。这些人要少吃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清淡食物,适当运动 。如果舌苔白厚腻,舌边有齿印,不欲饮食,腹胀满,便溏薄,则属痰湿过盛,在进清淡易消化食物的同时应配合药物治疗 。舌红、苔厚、便秘有的人几天不解大便,口臭、舌苔厚、舌边尖红、尿黄,此属胃火盛 。胃中火热内盛,浊气上逆、熏蒸口舌,故出现口臭、舌苔发黄、热伤津液、肠道失润,故出现大便干结 。此时可服用大黄、黄连、黄芩、山栀之类中药清热泻火,在饮食上需忌酒、忌食辛辣热性食物,如辣椒、羊肉等,多吃蔬菜、水果和清淡食物,多喝水 。[b]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舌象[/b]以下三位胃镜诊断同为“胃窦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舌象表现完全不同,症状和中医诊断也不同,治疗原则和用药当然也各异,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所在 。舌象:舌苔薄白,舌质淡紫,舌尖瘀点症状:上腹部隐痛反复发作,喜热怕冷,泛吐清水诊断:脾胃虚寒舌象:舌苔黄厚,舌根部灰黑,舌边尖暗红色症状:上腹部疼痛,痛有定处,食后加重诊断:胃中痰热夹瘀舌象:舌苔薄白微黄,舌中、舌前部苔剥,舌红少津症状:上腹部隐痛,不思饮食,口干舌燥诊断:胃阴不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