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降浊祛瘀化痰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方术内容
采用健脾降浊祛瘀化痰汤治疗 。药物组成:白术15g,薏苡仁15g,泽泻15g,丹参10g,郁金20g,山楂25g,柴胡10g,决明子30g,首乌20g,海藻20g,白芥子15g 。水煎,分2次口服,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 。
临床疗效
治疗84例,显效55例(65.48%),有效25例(29.76%),无效4例(4.76%),总有效率为96% 。
治验点评
脂肪肝的病理机制主要有脾失健运,肝血瘀滞,痰浊不化 。即本病多为脾气虚弱,健运失司,无力转输布散饮食精微一脂质(脾不散精),精微-脂质在脉道滞留蓄积而为脂浊 。
此即祝谌予老师之“气虚浊留” 。精微-脂质在脉道滞留蓄积过量,脂质由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转变为对机体有害的多余物质的脂浊 。脂浊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可称之为浊病 。
【健脾降浊祛瘀化痰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浊邪在体内脉道中蓄积过多,这些病理产物不能及时的控制和排出,使脏腑功能和气血运化失常,蓄积体内过多的浊邪转化为浊毒 。随着浊毒的蓄积,痰和瘀血也随之加重,浊毒痰瘀逐渐凝集胶着,形成浊毒痰瘀混杂复合物 。血为载体,浊毒痰瘀混杂复合物可随血液运行到肝脏,沉积于肝细胞形成本病 。根据前述,浊邪所致之病称之浊病 。浊(脂浊-浊邪)毒痰瘀所致非酒精性脂肪肝也是浊病 。现代医学认为,脂质异位沉积于肝细胞,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 。如是,浊毒痰瘀聚集复合物与现代医学脂质有特异性联系(密切相关性) 。肝血瘀滞,痰浊不化,即是祝谌予老师之“瘀血阻络,痰浊不化” 。故,祝老之“瘀血阻络,痰浊不化”学说,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浊病)的病理机制 。健脾补气祛瘀化痰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大法 。本方中以白术、薏苡仁、泽泻健脾补气渗湿,化痰降浊,以改善肝脏的脂质代谢,抑制甘油三酯的肝内合成,调节肝内细胞免疫功能 。柴胡以引经,助健脾化浊而调脂 。海藻、白芥子可化痰散结 。丹参、郁金、山楂,具有活血化瘀,保护肝细胞再生,增加肝血流量,改善肝脏微循环;山楂善消油腻之积,能促进TC、TC的分解而降脂 。首乌、决明子具有调脂降脂、化浊降低胆固醇之效 。本方药以多种有效药理成分作用于不同环节,促进肝内脂肪的代谢,恢复肝功能,改善肝细胞脂肪浸润,抗肝细胞损伤,改善肝内微循环,抑制肝内各种酶的合成,达到调脂降浊作用 。全方以调补、健通、活血兼治,共奏健脾补气,化痰活血,降浊之效;标本兼治,攻补兼施消除浊痰瘀聚集胶着有形之实邪,使脂肪肝逆转的疗效明确而显著 。基于前述,近代名医祝谌予教授提出的“气虚浊留”,“瘀血阻络,痰浊不化”学说,对于揭示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变化的机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对浊邪—代谢产物(脂质)异位沉积于肝,所致中医脏器组织浊病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在中医浊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奠定了中医“浊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理论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