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健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方术内容
采用自拟补气健脾汤治疗,①方药组成为:人参20g,黄芪20g,党参20g,白术20g,麦冬20g,山药20g,半夏20g,陈皮15g,茯苓20g,杏仁10g,甘草10g等 。②用法:水煎服 。
每日1剂,分3次服用,每次150m 。③随症加减:若肾阴虚加枸杞子20g;肾阳虚加补骨脂20g;兼风寒加荆芥15g,防风15g;兼风热加桑叶15g,菊花15g;咳甚加款冬花15g,苏子20g;痰多加葶苈子20g,桔梗20g;痰热加川贝母20g,鱼腥草30g;喘甚加前胡15g,瓜蒌皮15g 。每天1剂分3次服,10天为1个疗程 。
临床疗效
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控制84例,好转17例,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6.19% 。
治验点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肺功能呈进行性障碍,尤以第1秒用力呼气量进行性下降及功能残气量进行性上升为主要特征,最终呈不可逆性呼吸衰竭 。笔者认为补气健脾法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本者,根也,源也,“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善为医者,必责根本 。
【补气健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脾胃主饮食水谷的受纳运化,为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五脏六腑的滋养有赖于此 。因此历代医家对脾胃都极为重视 。如明·李中梓《医宗必读》云:“盖婴儿既生,一日不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肠胃涸绝而死 。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 。经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犹兵家之饷道也 。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胃气一败,百药难施 。一有此身,必资谷气 。故曰:后天之本在脾 。”“脾胃虚,肺气先绝生化之源”,肺气虚,则宗气不足、卫气不固,从而易感冒和继发感染,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主肌肉”、“肺主治节”,肺脾气虚宗气虚衰,“脾虚则肌肉削”,因为脾主运化,可将五谷精微输布运化到全身,故脾健则肌肉强健有力,脾虚则运化功能不足,不能把足够的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处,久则气虚营亏,肌肉失养,疲乏无力而见形体消瘦、营养障碍以至呼吸肌疲劳 。祖国医学历来重视脾胃功能 。脾胃象土,万物皆生化于士;脾胃与肺具有金土相生,母子关系,脾为肺之母,肺主气而脾益气,肺所主之气来源于脾,脾运的强弱决定了肺气的盛衰,肺气不足多与脾气虚弱有关 。《诸病源候论·咳逆短气候》曰:“肺虚为微寒所伤则咳嗽,嗽则气还于肺间则肺胀,肺胀则气逆,而肺本虚,气为足,复为邪所乘,壅痞不能宣畅,故咳逆短气也 。”因肺主气,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表,卫外,故外邪从口鼻皮毛入侵,每多首先犯肺,导致肺气宣降不利,上逆而为咳,升降失常则为喘,久咳肺虚,肺病及脾,子盗母气,脾失健运,则肺脾两虚 。又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气郁滞,脾失健运,津液不归正化而成痰,从而成为本病之宿根 。因此,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根据“未发以扶正气为要,已发以攻邪气为主”的原则,可以采用健脾益气,补益后天脾胃之法进行治疗 。同时应特别强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标志性症状是“呼吸困难或动则气促” 。因此提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肾不纳气”的关系问题,祖国医学认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呼气,肾主纳气”,传统经验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肺脾肾的关系十分密切,病变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 。笔者认为,通过“补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见效甚微,“肾主纳气”可将其理解为人体元气的生理功能之一,元气根源于肾,由先天之精所化生,但赖后天之精充养而成 。补气健脾法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营养状况、呼吸肌力等结局指标的影响结果比较一致 。这表明通过培土生金综合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促进物质和能量代谢,改善营养状态,从而缓解呼吸肌疲劳,延缓肺功能的进行性下降 。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的目的在于预防急性发作,改善日常活动能力,防止和减缓心肺功能的恶化 。从中医的角度而言,其稳定期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以往临床治疗强调调理肺肾,而忽略了脾土在发病中的意义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若脾虚导致肺虚,即所谓“子盗母气”,则出现少气懒言,肌肉消瘦 。脾失健运,水湿内蕴,上壅气道,则咳、痰、喘的症状进一步加重 。培土生金法通过补气健脾,燥湿化痰,达到补益肺气的目的,从而改善症状 。通过培土生金,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全身的活动能力,减轻运动时肌肉疲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 。总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发展过程大体经历4个阶段,即肺气虚→脾气虚→肾阳虚→阴阳两虚 。根据中医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发作期重在治肺,祛邪为主,应治痰、治瘀、治热;缓解期重在调理肺脾肾 。治标固然重要,而治本则是防治疾病反复发作,降低病死率,延长病人存活期、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补气健脾汤中人参、黄芪、党参、白术、麦冬,山药补气健脾,半夏、陈皮、茯苓燥湿化痰;杏仁、百部润肺、止咳平喘;甘草调和诸药 。全方共奏补气健脾、化痰止咳之功效,充分体现了中医学“治病必求于本”的精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