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的配伍应用与禁忌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 Benth.、石虎Evodiarutaecarpa(Juss.) Benth.var.off ie in al is(Do de) Huang或疏毛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 Benth.var.bodin ieri(Do de)Huang的干燥将近成熟果实 。主产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陕西、浙江、四川等地 。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
【处方用名】吴茱萸、吴萸、淡吴萸、炒吴萸、炙吴萸 。
【饮片特征及鉴别】吴萸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 。表面暗黄绿色至褐色,粗糙,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 。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梗 。质硬而脆,横切面可见子房·5室,每室有淡黄色种子1~2粒 。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
【性味归经及功能】本品味辛,苦,性热 。有小毒 。归肝、肾、脾、胃经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
【用法用量】1.5~5g,水煎服 。外用适量 。对阴虚有热忌用 。
【药理作用】临床观察吴萸有健胃、镇痛、止干呕和止嗳酸等功效 。实验方面对本品的药理研究还很不充分,初步发展吴茱萸有利尿作用,服后尿量增加30% 。吴茱萸汤对大肠杆菌有强力的抑制作用(但煎煮过浓则失效),并对猪蛔虫有显著杀虫效力 。
【临床应用及配伍经验】1.寒凝疼痛本品辛散苦降,火热燥烈而祛寒,主人肝经,能散肝经之寒邪,又能疏肝气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 。用于寒凝疼痛,用吴茱萸散寒止痛,常配伍入参、生姜、小茴香、高良姜等;肝胃虚寒浊阴上流厥阴头痛者,配伍入参、生姜;寒滞肝脉,疝气腹痛者,配伍木香、小茴香、川楝子;冲任虚寒,经寒腹痛,月经后期者,配伍当归、川芎、桂枝;寒湿脚气者,配伍木瓜、槟榔、苏叶 。
2.呕吐本品苦能降逆止呕,热能温中散寒,用于胸腹胀满,呕吐吞酸之证 。用吴茱萸舒肝和胃,温中止呕,常配伍入参、生姜、半夏等;偏于寒湿者,配伍半夏、生姜;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者,配伍黄连 。
3.虚寒泄泻本品火热能补脾肾阳气,助阳止泻 。用于阳虚泄泻 。为治疗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要药 。用吴茱萸温中助阳止泻,常配伍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 。
4.口疮本品苦降,可引火下行,用于口舌生疮,用吴茱萸研末醋调外敷足心 。
【单味药方】1.治婴幼儿腹泻,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吴茱萸粉用食醋调糊,外敷双足底涌泉穴,24h后取下 。(《临床药物新用联用大全》)2.治湿疹、神经性皮炎,吴茱萸粉用凡士林调制成20%~30%软膏,或再加等量氧化锌软膏,外擦局部,每日2次 。(《临床药物新用联用大全》)3.治阴囊湿疹,吴茱萸50g,肩熏洗 。(《临床药物新用联用大全》)4.治疥疮,吴茱萸粉调制成10%~15%糊膏,涂擦患局部,7日为1疗程 。(《临床药物新用联用大全》)5.治小儿支气管哮喘,吴茱萸10g,研末用醋调糊,外敷两足底涌泉穴48h 。(《临床药物新用联用大全》)6.治蛲虫病,吴茱萸5~6g,水煎服,每日1剂 。(《临床药物新用联用大全》)7.治排尿性昏厥,吴茱萸6g,水煎服,每日1-2剂 。(《临床药物新用联用大全》)8.治多年脾泄,吴茱萸三钱,泡过,煎汁,人盐少许,通口服 。(《仁存堂经验方》)9.治头风,吴茱萸三升 。水五升,煮取三升,以绵拭发根 。(《千金翼方》) 。
【常用药对】1.吴茱萸配木瓜吴茱萸辛开苦降,专走下焦,温经散寒,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木瓜和胃化湿,疏筋活络 。两药合用,一散一疏,和胃化湿,舒筋活络,温中止痛效强 。治疗寒湿因脾,霍乱吐泻转达筋,或下肢痿弱无力,疝气腹痛 。
2.吴茱萸配白芷吴茱萸辛苦热,辛散苦泄,辛热温散,入阳明经,温经散寒而止痛;白芷辛温,主人阳明经,散风消肿而止痛 。二药合用漱口,则风寒去而牙痛止 。治疗牙齿疼 。
3.吴茱萸配茯苓吴茱萸温中化饮,配以茯苓健脾利湿 。二药伍用,则脾健湿除,饮不上泛 。治疗痰饮上气,不思饮食,小便不利,头重昏眩,或头痛背寒,呕吐酸汁 。
4.吴茱萸配桂枝吴茱萸、桂枝均味辛性温而散寒邪、温心气,故可以止心痛 。同时,二药又能温下焦,驱冷气,故可用于膀胱冷气上冲之心腹痛 。治疗卒暴心腹痛 。
5.吴茱萸配五味子《医略六书》:肾虚木旺,腹痛泄泻,每于五更寅卯之时,可知寅卯属木,而木应乎肝,以肝主疏泄,肾气不能收摄焉 。吴茱萸温中,能平肝木之独旺,五味子敛肺,专收肾气之虚乏 。二药伍用,使肝木和平,脾胃健旺,津液四布 。治疗肾阳虚衰,五更泄泻 。
【名方应用】1.左金丸(《丹溪心法》):本方证乃为肝郁化火所致 。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暴注下通,皆属于热 。”可见,本方证呕逆、吐酸等皆为大热上冲所致 。因肝火犯胃的呕吐吞酸,肝有火,胃也热,单用黄连苦寒治热,难以兼顾肝胃,故重用黄连,配少量茱萸(6:1),意义在于以黄连苦寒泻火为主,少佐吴萸辛热,从热药反佐以制黄连之寒;且吴萸辛热,能人肝降逆,以使肝胃和调 。前人对本方配伍意义,从五行的“母子”关系中“实则泻其子”来解释,即肝木火旺,用泻心火(黄连)方法以平肝木,此说于理以通 。即如胡天锡所说:“左金丸独用黄连为君,以实则泻其子之法,以直折其上炎之势,吴茱萸从类相求,引热下行,并以辛燥开其肝郁,惩其与干格,故以为佐,然必本气实而土不虚者,庶可相宜 。”
2.吴茱萸汤(《伤寒论》):方中吴茱萸辛而苦,性燥热,既有温胃散寒、开郁化滞之功,又具下气降浊之用,所以为本方主药;伍入人参大补元气,兼能益阴,以补胃之虚;生姜温胃散寒;大枣益气滋脾,以助诸药温胃补虚;姜枣相合,还能调和营卫,如此配伍,共奏温中补虚,消阴扶阳之功,使逆气平,呕吐止,余证安除也 。若吐利而无手足厥冷,烦躁欲死等证,可以党参加量代人参 。正如柯琴曰:“少阴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此方主之 。按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此何复出治方?要知欲死是不死之机,四逆是兼胫臂言,手足只指手掌言,稍甚微甚之别矣 。…阴之生气注于肝,阴盛水寒,则肝气不舒而木郁,故烦躁;肝血不荣于四末,故厥冷;水欲出而不得出,则中土不守,故吐利耳 。本病在肾,而病机在肝,不得相生之机,故欲死 。势必温补少阴之少火,以开厥阴之出路,生死关头,非用气味之雄者,不足以当绝处逢生之任也 。吴茱萸辛苦大热,禀东方之气色,人通于肝,肝温则木得遂其生矣 。苦以温肾,则水不寒,辛以散邪,则土不扰,佐以人参固元气而安神明,助姜、枣调营卫以补四末 。此拨乱反正之剂,与麻黄、附子之拨帜先登,附子固守社稷者,鼎足而立也 。若命门火衰,不能腐熟水谷,故食谷欲呕 。若干呕,吐涎沫而头痛,是脾肾虚寒,阴寒上乘阳位也 。用此方鼓动先天之少火,而后天之土自生,培植下焦真阳,而上焦之寒自散,开少阴之关,而三阴得位者,此方是欤 。”药理亦证实本方有镇静、抗溃疡、促胃液分泌,强心,扩血管及升高体温等作用 。急性胃肠炎、溃疡病、慢性胃炎、神经性呕吐、偏头痛、高血压、肝炎、妊娠反应等,在病程中呈现肝肾虚寒、浊阴上逆者,本方均有应用之机 。
3.温经汤(《金匮要略》):方中以吴茱萸、桂枝温理冲任,暖血散寒;当归、芍药、阿胶、麦冬补血滋阴;川芎、丹皮助桂枝行血祛瘀;党参、甘草、生姜、半夏益气和胃,以资生化之源 。诸药合用有调和冲任,温通经脉、养血祛瘀作用,可使血得温则行,血行则瘀去,瘀去则新血生 。方以温经名方,意亦在此,以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诸证 。据现代药理证明,本方对子宫平滑肌呈双向调节作用 。近治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属寒凝血瘀者 。
4.八味汤(《杨氏家藏方》):据《药性论》吴茱萸“主心腹痛,积冷,心下结气,疰心痛;治霍乱转筋,胃中冷气,吐泻腹痛不可胜忍者;疗遍身顽痹,冷食不消,利大肠拥气 。*方中吴茱萸伍入炮姜、木香、橘红、肉桂、丁香、人参、当归一派温中益气、健脾和胃、理气宽中,以治脾胃虚寒,升降失常,心腹刺痛,大便稀溏 。
【吴茱萸的配伍应用与禁忌】5.吴茱姜豉汤(《食疗本草》):据《日华子本草》“健脾通关节 。治腹痛,肾气,脚气,水肿,下产后余血 。”方中由吴茱萸伍入生姜、淡豆豉以治风湿痹痛、麻木、口眼喉斜等,类似于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炎、颜面神经麻痹 。
推荐阅读
- Baby吴亦凡吃火锅是怎么回事 两人关系这么好?黄晓明呢
- 霍秀秀为什么恨吴邪
- 山茱萸的作用与功效
- 吴孟达10大经典角色 《九品芝麻官》喂公子吃饼太难忘
- 为什么吴孟达去世,各大官媒都报道?
- 《花房姑娘 _Live》MP3歌词-吴亦凡/ 图力古日/ 华承妍 (Chiyo)/ 木
- 《大森林的早晨》MP3歌词-吴娜
- 吴亦凡背玩偶走秀 穿耸肩白色西服套装帅气呆萌
- 林志玲晒与母合照 女神妈妈林志玲吴慈美貌美气质佳
- 赵薇为什么被全网封(赵薇事件源自吴亦凡招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