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补宜清不宜腻 立秋时节养生策略

虽然已经是秋天了 , 但是天气还是非常的炎热 , 气温高 , 那么立秋该如何养生呢?下面小编教大家立秋养生高招 , 一起去下文看看吧!
立秋时节养生策略 进补宜清不宜腻
立秋后还热吗?立秋虽然标志着秋季的开始 , 但刚立秋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通常还是较高 , 空气的湿度也还很大 , 人们不但感觉不到秋凉和秋燥 , 反而到处都是闷热潮湿的感觉 。再加上人们在夏季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 , 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 , 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 , 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 , 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 , 使长期处于“虚弱”的胃肠不能一下子承受 , 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因此 , 初秋进补宜清补而不宜过于滋腻 。>>>立秋了 后面还会热吗
所谓“清补”主要是指补而不腻 , 具体而言就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 , 一方面可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 , 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 , 另一方面能调理脾胃功能 , 为中、晚秋乃至冬季进补奠定基础 。此时不妨适当多喝点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红枣莲子粥、山药粥等食物 。
对于一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朋友而言 , 此时一定要与滋腻的养阴之品如鹿角胶、阿胶等“划清界限” , 否则 , 非常容易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 脾胃虚弱者若适当多喝点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薏米粥、扁豆粥则对身体大有裨益 。>>>立秋过后 女性养生四大秘诀
初秋之后虽然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爽 , 但也经常有“秋老虎”光临 。中秋时节若出现高温、天晴少雨、持续干旱、空气干燥时 , “温燥”便不请自来 , 它常损伤人体的津液 , 引起皮肤干燥、舌红少津、毛发干枯、大便干结、口鼻咽干、胸痛干咳、少痰等症状 。晚秋时节 , 凉燥伤肺使人咳嗽痰稀、咽干唇燥、鼻塞不通 。但无论温燥还是凉燥 , 总以皮肤干燥、津液缺乏为特征 。
为了预防秋燥 , 中、晚秋应食用一些性质平和且具有滋阴润燥、养肺生津作用的药物或食物 , 如用白木耳或黑木耳炖冰糖服用;用玉竹、沙参与鸭一起煲汤服用;黑芝麻炒熟、研末 , 用蜂蜜调服 。为了预防秋燥 , 可适当多吃一些水果 , 其中以梨、甘蔗为首选 , 其次 , 像荸荠、香蕉、枇杷等也是良好的润燥之物 。但凡脾虚湿重而泄泻者 , 肺寒咳嗽而痰粘者 , 则不宜多吃上述水果 。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 秋季进补应以清补、平补为主 。除了阳虚体质者外 , 不要过多食用温热的食物或药物 , 如羊肉、狗肉、人参、鹿茸、肉桂等 , 否则极易加重秋燥 。此外 , 秋季进补还应因人而异 , 因此 , 对于身体虚弱、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 , 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进补 , 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
立秋养生注重四方面调养
明天是立秋节气 , 立秋意味着暑去秋来 。虽说立秋时节仍暑气未消 , 处于中医“长夏”时节 , 但在养生上也要顺应阴阳交替的变化进行调整 , 特别是慢性肝炎病人更应该注意养生 。
精神调养:宜安养神气 , 宁神定志 , 忌抑郁恼怒 , 保持愉快的心情 , 以使肺气清肃 , 顺应秋季容平的气候特征 。
起居调养:宜早卧早起 , 早卧以顺应阳气的收敛 , 早起以使肺气得以舒展 , 防止收敛太过 。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 , 降水较多 , 天气也会转凉 , 此时要根据天气的变化适当添加衣服 , 以防感冒 。
运动调养:立秋过后可逐渐增大运动量 , 可选择慢跑、散步、球类运动等 , 但仍应避免过度出汗 , 同时还可多做“鸣天鼓”等保健运动 。
饮食调养:立秋节气因降水较多 , 湿气较重 , 饮食宜增咸减辛 , 助气补筋 , 以养脾胃 。可适当少吃姜、葱、辣椒等辛味食物 , 多吃酸、咸味食物 , 如大麦、黑豆、豇豆等 , 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 , 如小米、苡米、扁豆、砂仁等 。
以下推荐几道养生药膳:
大麦芽汤:大麦芽50克 , 冬瓜300克 , 陈皮25克 , 生姜5片 , 猪瘦肉200克 。大麦芽、陈皮洗净 , 冬瓜去皮洗净 , 切块;猪瘦肉洗净 , 切小块 , 生姜5片 , 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锅 , 加适量清水 , 先用武火煮沸 , 再用文火熬煮1~2小时 。有清热消暑、理气健脾的功效 。
玉米须猪苓牛肉汤:玉米须30克 , 猪苓10克 , 生薏苡仁30克 , 陈皮5克 , 黑豆50克 , 牛肉100克 , 生姜10克 , 大枣10枚 , 精盐适量 。将牛肉洗净 , 切成小块 。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锅 , 加适量水 , 小火煮2小时 , 加精盐调味即成 。有清暑利湿、健脾益气的功效 。
苓术荷叶粥:茯苓15克 , 淮山30克 , 白术15克 , 砂仁5克 , 荷叶1张(或干品30克)剪碎 , 粳米200克 。将茯苓、淮山、白术、砂仁、荷叶洗净 , 加适量水 , 先浸泡30分钟 , 大火煮沸后小火熬煮30分钟 , 去渣留汁 , 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起放入砂锅内 , 加适量清水 , 小火熬煮成粥 , 有健脾和胃、祛湿解暑的功效 。
陈皮冬瓜二豆粥:冬瓜250克 , 陈皮5克 , 扁豆30克 , 黑豆30克 。将冬瓜洗净去皮切片 , 与洗净的陈皮、扁豆、黑豆同入锅中 , 加适量清水 , 用小火煮至二豆熟烂 , 调入精盐即成 , 有健脾祛湿消暑的功效 。
立秋后这几种疾病要提防
立秋以来 , 天气逐渐凉爽 , 各类“秋季病”开始“骚扰”市民 。经过长期高温的袭击 , 人体的免疫力已经下降 , 再加上季节交替之时病菌滋生 , 老人、小孩等体质较差者难以适应而容易感冒发烧 。此时应注意 , 夜里不要受凉 , 尽量少用空调和电扇 , 注意冷暖变化 , 以防疾病“秋后算账” 。
孩子——感冒发烧
秋季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期 , 孩子往往会出现发烧症状 , 有时还会出现脸色苍白、情绪不稳定、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异常表现 。
由于宝宝个体存在些许差异 , 发热的表现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 用手触膜四肢及额头往往会误认为孩子不发烧 , 最好以触摸胸腹部感觉为准 。有时孩子可能因感冒而发高烧 , 可手足摸上去却感觉冰冷 , 直到体温逐渐下降以后 , 手足皮肤才又慢慢热起来 。这是一种假冷真热现象 , 3岁以下婴幼儿尤为多见 。
假冷真热的原因主要是小儿、特别是婴幼儿的四肢血量少于内脏 , 由于供血不足 , 四肢本身就较成年人容易发凉 。
不少家长不了解这种情况 , 一发现小儿四肢发凉 , 就误认为孩子受寒怕冷 , 马上用厚衣棉被将孩子紧紧包裹起来 , 结果小儿的体热得不到及时散发 , 体温越升越高 , 甚至发生高热惊厥或“中暑”现象 。如果孩子有感冒发热症状 , 应及时服用柴胡滴丸等药品 。
柴胡滴丸能迅速退烧 , 由于是滴丸剂型 , 药物可经口腔粘膜直接吸收 , 无首过消除 , 能快速起效 , 且服用及携带均较方便 。
另外 , 对于初秋夜晚多习惯不盖被子 , 太过贪凉导致的腹泻、头重等 , 有关专家提醒 , 初秋之际 , 千万要注意不要贪凉 , 不要猛吹空调 , 在树荫下、水亭中、阳台上乘凉时间不宜过长 , 睡眠时不要开电扇对吹 。专家还建议应多喝些生姜红糖水 , 千万不要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 , 以免雪上加霜 。
年轻人——多发咽喉炎
立秋了 , 年轻人成了咽喉炎发作的主力军 , 大多是受凉引起的咽部红肿 。咽炎、喉炎多发与天气变化有关 。秋天空气变得干燥 , 温度也逐渐降低 。如果出现明显的咽部不适 , 应该注意多喝温热水 , 多吃些滋阴润喉之品 , 如百合、银耳、黑木耳、梨等 , 平时用嗓较多的人更要保护好嗓子 , 尽量减少说话 。另外 , 秋天容易上火 , 建议容易上火的人少吃辛辣食物 , 以免刺激嗓子影响健康 。
如果出现咽喉肿痛的现象 , 可以及时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类的中药 , 比如穿心莲等 。一般穿心莲制剂的主要成分是穿心莲浸膏 , 其包含了穿心莲甲素、乙素、丙素和丁素 , 其中穿心莲乙素的含量不足1.5% 。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穿心莲内酯滴丸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 , 提取了中药穿心莲中对感染类疾病最有效的成分穿心莲内酯(穿心莲乙素) , 其纯度高达98%以上 , 在感冒初期服用 , 能够迅速缓解咽喉肿痛的症状 。
中年人——骨头痛
不少中年人最近常觉得关节疼 。为什么夏天对着空调吹一点事儿都没有 , 而夏天一过 , 这电风扇就能把骨头吹疼?这是因为夏季人体出汗多 , 肌肉毛孔疏松 , 吹空调时间过长 , 寒气都集中在腿上 , 秋天一到 , 不通则痛 , 就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 , 严重者连走路都会觉得不舒服 。
【进补宜清不宜腻 立秋时节养生策略】总结:以上介绍的这些关于立秋养生方法 , 大家一定要照着做哦 , 这样才能更加的保证你的健康 , 让你健康迎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