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热 暑热症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概述】
每届盛溽避暑之令,小儿发热,经久不退,伴有渴饮多尿,无汗等症是婴幼儿三岁以下时期特有的地方性疾病 。在我国中南和东南地区较为多见 。因其病都在夏季发生至秋凉则自然消退,属一种季节性疾病,故称小儿夏季热,又名暑热症 。相当于中医儿科所称的“小儿疰夏” 。本病不是传染病,亦无免疫性,患过本病后,下年仍可能复发,但比上年较轻,病程亦较短,本病虽长期发热,而很少有惊厥或其他合并症发生,一般预后多属良好 。
【病因病机】
本病发病原因,目前尚无一致的结论 。中医认为其病因不外两方面:
1.体禀气阳不足,脾胃元气薄弱,易为暑湿所侵 。
2.不适应夏令的特殊气候环境 。在婴幼儿时期由于生理特点,小儿阴气未充阳气未盛,身体对气温的调节机能未完善加上患儿的体虚不足,入夏以后,适应能力不强不能耐受炎热气候的熏蒸,容易伤暑受热,久而发生本病 。
暑邪从口鼻而入,首犯肺胃,肺主气,而暑必伤气,气虚则邪滞兼之暑必挟湿,湿之为病,多在脾胃;郁久化热,津液耗损加之气虚故往往使热邪稽留而不退 。由于脾胃气机受阻,卫气调节障碍,使水液不能正常输布,致使热邪内闭,故出现肌肤灼热而无汗;热自内生,故虽有汗而热不解同时,无论是有汗或无汗,除发热,口渴喜饮,小便清长等主症外,一般头痛、身痛、恶寒、恶风、鼻塞、流涕等表证现象则并不明显 。所以它不同于一般的外感病,而是外伤暑邪,内蕴湿热,《内经、热论篇》
云:“先夏至为病温,后夏至为病暑 。”《幼科全书》曰:“伤暑发热、多得于夏 。”说明本病确与夏天气候有关,是一种季节性疾病 。但病虽发于夏季,而和一般暑病的证候有所不同 。
如患儿体质较弱,或长期发热不退,元气受损,多呈现虚象或虚实互见之证 。《幼科证准绳》认为:“凡脾胃之气不足者,遇长夏润溽之令则不能升举清阳,健运中气…致热伤元气 。”因病势缓慢缠绵,故名疰夏,都属于小儿暑热的范畴 。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本病的主要证状为发热二三月之久,气候愈热则发热愈高 。发热有起伏,常暮热早凉,或早热暮凉,头身热而四肢较凉,兼有渴饮尿多(尤以夜间为甚)无汗或少汗 。患儿一般精神食饮无大变化热轻减时,往往嬉笑如常本病大致可分两型 。①暑伤肺胃型,②下虚上盛型 。
(二)在治法上原则是以清暑解热为主 。初期则用清暑益气泄热;中期则下左和胃养阴生津;后期则宜益气扶正或滋补脾肾 。
(三)分型施治
1.暑伤肺胃型
症状:主症除身热,渴饮、多尿、汗闭以外,烦躁较明显,精神食欲改变不大 。
但无头痛恶风寒等表征 。病程虽长,亦无化火入营神昏痉厥等症状发生 。舌苔薄白或薄黄,口唇干燥,脉滑数 。(本型多见于病程初中期,其病机为禀赋阴虚复受暑热,气阴两伤)治法: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
方药:清暑益气汤加减 。
处方:太子参10克、麦冬10克、知母6克、甘草5克、鲜竹叶10克、川黄连10克、扁豆花15克、石斛10克,西瓜皮30克、粳米15克、荷花3朵、玉竹10克 。加减:烦躁不安,加银花15克、夜交藤15克、合欢皮10克、湖黄连10克;如挟表症无汗可加香薷、青蒿、豆卷 。如气虚挟湿者可加扁豆、六一散佩兰叶;如长期久热不退,渴饮无汗尿多者用蒿苓清暑汤加白薇、石斛之属 。(自拟方)处方:鲜青蒿30克、黄芩10克、银花10克、扁豆花15克、石斛10克,西瓜皮30克,粳米15克,菊花3朵,玉竹10克 。加减:烦躁不安,加银花15克、夜交藤15克、合欢皮10克、胡黄连10克;如挟表证无汗可加香薷、青蒿豆卷 。如气虚挟湿者可加扁豆,六一散佩兰叶;如长期久热不退,渴饮无汗尿多者,用蒿苓清暑汤加白薇、石斛之属 。(自拟方)处方:鲜青蒿30克、黄芩10克、银花10克扁豆花10克、山药10克、玉竹15克、麦冬10克、地骨皮10克、白薇10克石斛10克、生谷芽15克、乌梅10克 。
2.下虚上盛型(少见属疰夏证型)
症状:病程日久,除上述症状外,患儿多见精神萎靡不振,面色苍白不华,下肢显见清冷,食欲减退虚烦不安小便频数无度,大便稀溏,舌淡苔少,脉濡细而数 。(本型多见于病程中后期 。其病机为脾肾阳虚复受暑热所致 。)治法:温下清上,护阴潜阳 。
处方: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胡黄连8克、乌梅10克、山药10克、黄芪10克、五味子6克、菟丝子10克、故脂10克、益智仁10克、芡实10克、桑螵蛸10克、附块5克、莲须10克、覆盆子10克、生龙骨20克 。
在后期气阴两亏时,用生脉散加龙牡黄芪之属;见脾虚症状为主者,用四君子汤加补肾固涩之品 。
(四)附方:(经验方)
1.王氏清暑益气汤 。(王孟英方,习用方)加味 。
处方:太子参10克、麦冬10克、知母6克、甘草6克、竹叶10克、黄连3克、石斛10克、西瓜皮30克、粳米15克、荷花3朵、青蒿10克 。
主治:暑热伤气汗多烦渴,脉大而虚者 。
2.竹叶石膏汤加味 。(伤寒论方用方)
处方:竹叶10克,生石膏30克、太子参10克、麦冬10克、玉竹15克、甘草5克、粳米15克 。
功能: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
主治:对暑病发热,气阴受伤者适宜 。
3.加味生脉散(千金方习用方)
处方: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扁豆花10克、银花10克、鲜石斛15克、黄芩6克、乌梅15克、谷芽20克、荷花3朵 。
功能: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
主治:长期发热不退,烦躁引饮、舌红苔薄,干燥少津脉虚数者 。
4.蒿苓清暑汤(屠氏自订方,经验方)
处方:鲜青蒿30克、炒黄芩10克、银花10克、扁豆花10克、山药10克、玉竹15克、麦冬10克、银柴胡10克、地骨皮10克、生谷芽15克 。
功能:清暑解热,和胃生津 。
主治:小儿伤暑,久热不退,口渴多饮,小便多无汗或少汗,口干舌红、苔薄白,脉数无力 。
5.暑热汤(自订方)
处方:葛根20克、鲜青蒿30克、鲜石斛15克、竹叶10克、扁豆花10克、银花10克,荷花3朵,乌梅10克、生谷芽15克 。
功能;清暑泄热、止渴生津 。
主治:小儿暑热(初中期发热无汗,口渴烦躁等症) 。
6.加减温下清上汤 。
处方: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胡黄连8克、乌梅10克、山药10克、黄芪10克,附块5克、生龙骨20克 。
功能:温下清上,护阴潜阳 。
【夏季热 暑热症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主治:小儿暑热症后期气阴两伤,脾肾不足者 。
7.清凉饮(自订方)
处方:生冬瓜100克、生绿豆30克、白糖30克 。煎汁作饮料 。
功能:清热解暑、止渴生津 。
主治范围:夏季煎水当茶饮 。可以预防暑热症的发生,或作暑热患儿之饮料,有生津退热之功 。
8.加味四君子汤(习用方)
处方: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云苓10克、山药10克、生扁豆10克、绿豆10克、陈皮10克、生谷芽15克、炙甘草6克、覆盆子10克、菟丝子10克 。
功能:益气和胃,清暑解热 。
主治:适用于偏脾虚的暑热患儿 。(如上年患过暑热症的患儿,到本年夏至节后,用本方连服5~7剂,可预防暑热的发生 。)9.蚕茧红枣汤,各取10~20个、煎汤当茶饮,连服1~2周,可预防暑热症发生 。
10.解暑饮:银花、冬瓜皮、西瓜皮、鲜芦根、鲜荷叶 。煎水代茶饮 。可作暑热症辅助治疗 。
(五)病例验案二则
例一:周铁江,男,1岁半 。湖北汉川里潭公社胜四大队人 。
初诊:1979年7月16日 。患儿发烧一月余 。经村医用青霉素等药治疗三天无效,又到县系医院住院七天效果不显 。回家求治中医 。诊见,患儿体质中等精神尚可,体温39.5,发热无汗,上午较轻,午后热甚烦渴喜饮多尿,腹膨食少,舌红苔薄,脉象滑数,指纹紫滞 。诊为暑热症(暑伤肺暑型)治宜清暑退热和胃生津 。方用,自拟蒿苓清暑汤化裁:处方:鲜青蒿30克、黄芩10克、银胡10克、银花10克、扁豆花10克、葛根15克、玉竹15克、麦冬10克、枳壳6克、生谷芽15克、荷花3朵 。
二剂 。
二诊:79年7月18日,服上药二剂后,发热已退,渴尿减半,腹膨消退饮食能进 。依上方去柴葛加太子参,山药各10克,以益气养胃生津,再进二剂 。
三诊:7月22日,患儿诸症已解、神振食增 。嘱用:绿豆、山药、粳米、白糖、煎汁作饮料,调理一周善后 。
例二:丁兵8个月里潭公社粮管所职工之子 。
初诊:1979年8月10日患儿发热挟腹泻10余天,曾到分水医院住院,作肠炎医治无效,又到县系医院住院诊为1、肠炎2、夏季热 。住院七日效仍不显 。遂回家求中医治疗 。诊时见,体温39.8,无汗、渴饮多尿,精神倦怠,腹膨食少,大便稀溏,下肢较,舌红苔薄黄,脉濡数无力,指纹紫暗 。诊断为:小儿暑热症,辨证:为暑伤肺胃,偏于脾虚湿滞,泻利日久,致脾肺气虚,伤及阴液 。治宜清暑益气,健脾止泻 。方用暑热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
处方:太子参10克、白术10克、云苓10克、炒扁豆10克、山药15克、谷芽15克、葛根15克、青蒿25克、银花10克、乌梅10克、枳壳8克、荷花3朵、石榴皮10克 。三剂 。
二诊:8月15日药后,发热已退,渴尿减轻,腹胀除大便调 。再拟益气养胃生津之法 。处方:太子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白术10克、山药15克、玉竹15克、白扁豆10克、葛根15克、乌梅10克、陈皮0克、谷芽15克、荷花3朵 。三剂 。
药后一周,随访患儿病己全愈精神好食欲良好 。
结语:本病是儿科常见的季节性疾病,也是一种地方性疾病 。在临床上以肺胃之阴不足,暑热内蕴,耗伤津气者较多,其中或挟湿热或挟食滞,或挟泻利的也不少 。
而上虚上盛型者则极为少见,因此型必体质素弱,脾肾阳虚,复感暑热,加之治疗不当,迁延日久,以致气阴两亏,脾肾不足而成在治疗上原则是以清暑解热,养阴生津,益气扶正为大法 。再根据病情兼挟、进行辨证施治,则小儿暑热症是不难防治的 。
按:本文是1980年5月20日,在汉川县召开中医学术交流会上本人的讲稿 。当时会址在马口镇人民医院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