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专著有感大全

教育就是爱 , 爱就是教育 。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 , 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 。“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 , 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教育专著读后感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教育专著读后感1
利用假期时间 , 根据个人的教学情况和面临的实际问题 , 拜读了《优秀是教育出来的》以及《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等学术作品 。读完之后顿觉收益非浅 , 在这些书中 , 作者力图将学生如何学习以及教师如何有效地教导学生、管理课堂的方法和信息提供给教育工作者 , 使我们能更易于把握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发展趋势 , 有效地形成和学生的互动 , 共同成长 。
在研读《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一书时 , 作者多次强调了学生的优秀是教育出来的 , 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 , 只要让他们置身于教育的氛围中 , 只要让他们感觉到是被需要、被爱的 , 即使是问题学生也能培养好的修养” 。
在这本书中 , 作者可谓是站在教师的角度 , 推心置腹的和我们在讨论一个个教学管理中常会遇到的问题 , 细致地帮助每一位阅读者从问题入手剖析平时的管理 。一遍通读 , 仿佛也在经历着一次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的过程 。试问自己的工作中有没有在匆忙的工作中停下来看一看自己 , 看一看你为工作的付出是不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在阅读中 , 发现原来在面对同样问题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解决方法 , 开拓了新的思路 , 使原来觉得无从下手解决的问题处理起来也有章可循 。
不仅如此 , 书中所提供的55个细节从微处入手 , 却是处处切中要害 , 就像是为我们的教师管理提供了工作指南 , 如良好的学习习惯、社交礼仪、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细节 , 将这些教育的细微之处罗列出清单 , 提醒我们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注意自己怎样以身作则 , 帮助我们在孩子的德育中一一落实 。
实际上 , 我们在教育的课堂管理中 , 更加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 , 教师如何处理这些事件 , 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一书特色鲜明 , 描述了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规律 , 帮助教师整合各种经验 , 在课堂上做出明智的教育决策 , 成为优秀的教育者 。
作者提出身处教育改革浪潮中的教师 ,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有意识的教学” , 需要对教育心理学原理有更清醒 , 透彻的认识 , 明智地运用于实践 , 改善教学 。
大量案例的分析深入浅出 , 倡导教师在大多数时候应当着眼于学生个体本身的差异 , 试图从学生自身寻找教育的切入点 , 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 。特别是作者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深入研究 , 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到 , 只有帮助营造适宜于特殊学生的教育环境 , 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一书通读 , “用爱团结集体 , 用策略组织课堂”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 , 从中收益非浅 。
教师通过广泛的阅读 , 拓宽专业知识 , 获得深厚的学识和素养 ,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 有助于充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 有助于教师用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和实践新课程 , 用更为厚实的文化底蕴来支撑教育教学 , 用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下一代 。古语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 。教师只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人” , 才能领略到“教育者的尊严” 。
教育专著读后感2
我利用休息时间拜读了好多教育专著为我新学期的工作充电 。我读的书有:《新教育之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的55个细节》、《爱的教育》等 。现在我觉得 , 读书是一种幸福 , 一种乐趣 , 更是一种享受 。读这些教育专著时 , 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 , 不禁有了感触 , 有了共鸣 。这些书在教我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 , 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 。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做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
海纳百川 , 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 , 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 , 向前辈学习 , 向优秀者学习 , 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 。陶渊明说:勤学如春起之苗 , 不见其增 , 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 , 不见其损 , 日有所亏 。坚持不懈 , 就会天天成长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人才的培养者 , 就更应该勤奋的读书学习 。最终达到一种境界:读书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要 , 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 , 读书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
“教师读书不同一般人读书 , 要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要带着问题读书 , 深入思考、大胆怀疑、努力实践、勇于创新 。学习的方面要博而精 , 要有自己的主观选择 。如读教育名著 , 与大师对话 , 和名校交流 , 拜专家为师 , 以学者为友等等 。不仅学大师们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 , 更要学习他们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 , 学习他们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献身事业的人格力量 。同时要懂得把学习内容转化积淀为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 , 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 提升追求的境界 。
许多专家也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指导意见 。
李海林校长总结的读书方法是:在身边寻找问题----带着问题读书----通过读书找到解决问题的观点、立场、方法---用书中找到的观点、立场、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行为 。融会贯通 , 学以致用 , 值得大家借鉴 。
特级教师宋如郊认为:“读书学习这个过程贵在坚持和得法 。”他总结出一线教师读书的要点:
第一 , 读书要坚持这样的习惯:1.勤 , 天天读一点 。2.博 , 各种书都看一点;3.新 , 追踪前沿的新信息;4.思 , 回味咀嚼 。勤 , 是保障;博 , 是宽度;新 , 是锐度;思 , 是深度 。
第二 , 读书要坚持内化:1.由数量上的积累进而形成质量上的积淀;2.将资源转化为能量 。即将所读内容有效转化 , 为己所用 , 变成自己的专业思想和技能 。
第三 , 读书要坚持务本:“君子务本 , 本立而道生 。”——《论语》
1.即重点要突出 , 教育理论和本专业的著述是读书的重点 , 数量上要保证 , 时间上要倾斜 , 整合上要优先;2.返“本” , 即经典著作要常常“回头看” , 常读常新 , 像《叶圣陶文集》这类著作应该多看几遍 , 每一遍都有新收获 。
在教育新形势下 , 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者 , 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学习 , 学习 , 再学习;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习 , 不急功近利 , 不心浮气躁;从错误_中学习 , 在合作中学习 , 在探究中学习 。
二、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者
人没有了思想 , 根本就属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 。教师没有了思想 , 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 。教育需要思想 。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 , 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 , 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 , 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 , “观念改变行动 , 行动改变命运” 。二是用思想陶冶学生的心灵 。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 。在教育世界中 , 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 , 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 , 淌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 , 我们的工作 , 我们的人生 , 才更有趣味 , 更有魅力 , 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 , 不可替代 , 无比珍贵的生命 。
三、做一个宽容的智者
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一条就是宽容 , 在《中国教师缺什么》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宽容了种子 , 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 , 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 , 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 , 才拥有了未来 。宽容意味着承认儿童的差异 , 承认儿童的未完成状态 。教育应从宽容开始 。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 , 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 , 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 , 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 , 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 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
【读教育专著有感大全】对待工作如此 , 对待人生也是如此 , 人生在世 , 难免有许多不如意 , 同事相处、朋友相交 , 难免有一些误会 , 但如果能用宽容的心对待一切 , 那么 , 你就是生活的智者 。
有人说 , 人生有三大境界 , 一是物质人生 , 二是艺术人生 , 三是宗教人生 。宗教人生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可能一辈子也达不到 , 但追求一种快乐的让心灵释放的艺术人生还是可以做到的 , 那就是多读书 。作为教师 , 尤其要多读教育类书籍 。
教育专著读后感3
闲暇之余 , 我终于读完了这本教育专著--《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 由此我认识了李希贵老师 , 了解了一名农村中学教师 , 成长为全国知名教育家的传奇人生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 , 都要归功于书 。我国也自古就有“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 , 李希贵老师的人生历程或许能作为这些话的映证 。他在文中写道:像多数文学爱好者一样 , 我搜寻着所有可以找到的名著 , 急切地、贪婪地阅读 , 我恍若置身另一个世界 , 时而犹豫 , 时而彷徨 , 时而沉思 , 时而激昂…这种高度痴迷、全身心投入的大容量阅读 , 为我的精神世界储蓄了一笔丰厚的财富 , 随着岁月的流逝 , 年龄的增长 , 这笔财富不断生息、增值 , 实实在在地滋养着我的心灵 , 影响着我的价值取向 , 为我的生命打上了浓厚的底色 。毫无疑问 , 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 , 我将幸福地享用这笔财富的'利息' 。
他说:我真正的学习是从读书开始的 , 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 。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 , 教育 , 使我顿悟了人生 。教育是与读书连在一起的 , 书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 。健全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 , 民族素质的提高 , 乃至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 都离不开书 。一个人在他相应的年龄阶段 , 如果没有读过适合他的书 , 那将是终生无法弥补的缺憾 。李老师之所以能从教师---校长---局长---教育家一路走过来 , 跟他通过读书进行的大量的阅读积累及对这种阅读积累进行的思考和利用是分不开的 。他走到哪里 , 就把读书的种子播撒到哪里 。
他以自身和专家、大师的成长经历 , 告诉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位家长:播种行为 , 收获习惯;播种习惯 , 收获性格;播种性格 , 收获命运 。在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 ,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坚持学习 。今天倡导教师多读书活动 , 其实更多的是要求教师要处在真正的读书状态 。做一个善于读书 , 知识渊博 , 视野广阔的读书人 , 而不是只在原有知识水平上 , 作低质量的重复 。当今这个正在发生巨大的、深刻变化的时代 , 新学科、新知识迎面而来 , 只有学习 , 才能丰富自己 , 才不会落后 , 不会被时代淘汰 , 新的教育环境 , 刻不容缓的教育改革 , 逼人的教育形式---我们没有时间再去重复 , 去等待 , 去观望 。人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 , 它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 , 也不会停止在某一阶段 , 它需要不断超越 , 但不是超越所有的人 , 而是要超越自己 , 超越自己的过去 。
教育专著读后感4
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姑娘 , 当她第一天入校时是何等地激动 。她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 , 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 , 她充满了期待 , 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动走动 , 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 , 她期待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 , 她还期待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 。然而 ,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 , 在那儿 , 她必须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 , 眼睛必须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 。当她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与迷惑时 , 老师就建议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 。于是 , 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检查后 , 又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 。
其实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描述的这些外国孩子 , 在我们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少呢?在报告文学《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一书中介绍的北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好几年来 , 她已经将来自全国的50多个家长和老师认为在学业上无可救药的差生转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来李老师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几乎门门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数数还超不过20 , 有的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在李老师的教育下,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全部脱胎换骨 , 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一跃成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当上了三好学生,还有的已经考上国内重点大学,有的还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 。同托马斯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 李圣珍 , 这位被中国教育界誉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 , 在谈到她的教育经验时,她语出惊人:世界上不愿意学习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 , 学业差只是教育不当的结果 。
“学业残疾”这一概念应该换成“学习差异” , 成千上万的被认为有“学业残疾”的小孩 , 并不是真正的残疾 , 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 , 而老师和家长并没有认识清楚 。而且 , 数以百万计的孩子 , 之所以在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患有学校恐惧症或厌倦教室 , 是因为没有谁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应该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 , 也就是说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被教师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了 。李圣珍常说:教育是一门神秘科学 , 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正是认真探析了学习这一重要的教育现象 , 它揭示了许多十分有学习天赋的孩子却被送进学业残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剧根源,尤其是介绍了家长如何去发现你的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介绍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七种不同的方法 。这样的匠心独到的指导 , 无论是对孩子正在接受厌学煎熬的孩子的家长 , 还是差生的父母 , 或者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小孩的家长 , 都有开阔思路、纠正偏差的效果 。
这本书很值得大家一读!
教育专著读后感5
最近我拜读了美籍华人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 。此书叙述行云流水一般 , 让读者轻松、悠闲、随性 , 这里没有繁琐的、干涩的教育观念 , 也没有长篇累牍的论述 , 我厌倦那种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测的论理书 。作者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中的“小故事”为素材 , 通过一个又一个立体生动的案例分析 , 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 , 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困窘 , 发人深思 。值得一提的是黄先生书中的许多问题很有价值 , 很有见地 , 值得我们探讨 。如“创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惩罚孩子?”等等 。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 , 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在国内 , 作者就开始让三岁的儿子接受中国画的启蒙教育 , 儿子的国画有板有眼、像模像样 。来到美国后 , 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 , 可是在这个班里 , 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 , 因为老师什么也不教 , 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 , 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 。可后来 , 作者通过观察 , 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他们从不问“像不像” , 而是问“好不好” , 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 。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 , 像不像老师的画 , 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 。我想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 , 中国的孩子就根本无法下笔 。
由此 , 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师 , 参加课程改革也有十年了 , 素质教育天天高喊 , 可是 , 我们的素质教育和美国的素质教育究竟有何区别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 。看完这本书后 , 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
美国的孩子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 , 分科选择不同的学段进行学习 , 而我国的孩子只能按年级学习各门功课 , 可见美国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美国的孩子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写调查报告 , 而中国的学生在上大学时 , 才开始学习写调查报告 , 可见美国认识到社会对孩子成长作用很大;美国的孩子每到一个地方 , 社区里都有球队可以参加 , 而中国的学校里很少有自己的球队 , 看来美国比较清楚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培养团队意识;美国的孩子从小学开始 ,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搞一个“职业日” , 请社会上各行各业 , 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 , 什么律师啦、拍卖行的拍卖师啦、汽车推销员啦、消防队员啦、警察啦、运动员啦、作家啦 , 等等等等 。从“职业日”里 , 孩子们学到的并不主要是干什么能赚多少钱 , 他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存活的?因而 , 孩子们对职业的选择从小就是五彩缤纷、五花八门的 , 也能了解到社会竞争的残酷 。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受几千年的陈旧思想观念影响 , “两耳不闻窗外事 , 一心只读圣贤书” , 对社会的了解少之有少 , 在父母的庇护下把社会想象的过于美好 , 长大后社会竞争力低下 。从这些对比中不难看出美国在教育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 他们把人看成教育的主体 , 那么教育面对的“人”就是学生 , 也就是现在我国讨论的“谁是教育的主体”的问题 。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 ,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 。
我们正在进行课改 ,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 , 以学生为主体 , 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 ,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 , 实践探索、合作交流 。把课堂还给学生 , 把快乐还给学生 , 让孩子们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 , 例如我们现在开设的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 , 还可以增加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 , 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选择体验的职位 , 学会承担、学会接受 。但是 , 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还仅仅只限于各个学校 , 学校不可能包容整个社会 , 它不可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去感受 , 去体验 , 而社会又没有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 , 建设相应的设施 , 开展各种相应的活动 , 所以 , 中国的素质教育只浮于表面 , 还没有深入 。
素质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 , 需要教育者有开放的视野 , 有创新的教育理念 。“仿我者死 , 创我者生” , 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创造是教育的核心、灵魂 , 愿中国教育创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得更美更艳!


读教育专著有感大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