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谷是什么意思?
辟谷之说,古已有之,纵观古今典籍或民间野史,时见其踪 。道教经典对辟谷术更有诸多记载 。然其究竟起源于何时,可能无从考证 。不过我们从很多历史资料上可以看出,辟谷源于宗教,这一点毋庸置疑 。辟谷,又称避谷、去谷、断谷、绝谷、绝粒、休粮、清肠等,大约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去谷食气篇》,其中有“去谷者食石韦…首重、足轻、体轸”的叙述,意思是说辟谷者往往产生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的饥饿现象,表明至少在汉代就已经有辟谷之法了 。
秦汉以后,有关辟谷食饵和辟谷食饵方的描述与记载散见于各代中医学著作中,第一部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即开创了有关辟谷食饵养生的先河,特别是道教的兴起更加推动了辟谷术的发展,其认为人体可以通过辟谷达到“不饥轻身,益寿延年”的目的,并创立独特的道教服食术 。有关道教服食方,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屡见于各种史籍 。
【辟谷是什么意思?】
古人是如何看待辟谷的呢?成书于汉代的礼仪论著《大戴礼记·易本命》中记载:“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这可能是辟谷术的最早理论根据 。晋代的道家、医学家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内篇》称:“欲得长生,肠中当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意思是说如果希望益寿延年的话,就要肠胃中清洁,没有粪便残渣 。辟谷术专著《庄周气诀解》中也有一段话:“其天下之人,不达其要者,但以味适口充腹饱胃,以养其性命,恐隔滋味而已;然其脏腑,长欲蒸心乱神,反资百疾,以至夭殂 。”说明不懂得饮食养生的人过多地摄取食物,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甚至引起早亡 。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特别是一些社会上层人物,开始追求衣食住行方面的享受,喜欢吃那些“膏粱厚味”的食品,并纵酒为乐,长此则健康受损 。针对这种时弊,人们受道家“返璞归真”思想的影响,称那些肥甘厚味食物为“烂肠之食”,而转向天然的植物类食品,并提出辟谷的理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应该说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所谓“辟谷”,就是脱胎自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以期延年益寿 。近年来,辟谷越来越受欢迎,身体力行者不乏其人 。打开百度检索“辟谷”词条,你可以轻松检索到出自各类史料的种种传奇例子 。有古人的事迹在前,今人自然更要再接再励,将古老的智慧传承和发扬下去 。
推荐阅读
- 宝宝肚子胀的原因是什么?宝宝肚子胀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 哺乳期月经提前来正常吗?哺乳期月经提前来是什么原因?
- 猫传腹是什么病?
- 身体解酒的酶是什么酶
- 解酒酶是什么
- 说男人油腻是什么意思 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男人
- 秋天拍结婚照注意事项是什么
- 洗衣机排水管如何更换 具体步骤是什么
- 边牧犬口臭的原因是什么
- 奔腾电饭煲不通电是什么原因 奔腾电饭煲不通电的三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