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派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治疗咳嗽医案案例

李某,男,5岁 。初生不久即患支气管炎 。1~4岁时,曾先后在北京某中医院住院治疗 。因缠绵不愈,身体益弱,经常感冒发烧,咳嗽反复加重 。1978年7月来诊:咳嗽已1年多,频频发作 。痰清稀,睡时可闻痰鸣声 。食纳不佳,面萎黄,体瘦 。舌质偏淡,苔白滑腻 。触双手,肌肤微冷,此为手足太阴两脏同病,水饮久留不去,上干于肺,致常年痰咳不止 。法宜温化水饮,降逆止咳 。
以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主之:法半夏、生姜各10 g,茯苓12 g,紫菀6 g,款冬花、甘草各3 g 。2剂 。
二诊:咳嗽减,痰鸣消;但仍吐清稀痰,上方损益再服:法半夏10 g,干姜6 g,茯苓12 g,甘草6 g 。
1979年5月追访,治愈,去冬今春再未复发 。
经云:“水在肺,吐涎沫”,“水在脾,少气身重” 。此例病根,责于手足太阴皆为水湿所困,并互相连累,致使痰饮咳嗽更加胶着难愈 。投以小半夏加茯苓汤,原方用以主治痰饮咳嗽 。加甘草者以助脾气,并配干姜以温中;加紫菀、款冬花者,更增消痰下气之效 。(唐步祺治案)
点评:唐氏拟有新订小半夏加茯苓汤,治水湿为患,咳而兼呕吐者 。组成:
【火神派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治疗咳嗽医案案例】半夏、生姜各20 g,茯苓30 g,旋覆花10 g,紫菀30 g 。系在《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基础上加旋覆花、紫菀二味 。据唐氏经验,此方之疗效,在一般湿咳名方二陈汤之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