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脉学点评

在王幸福老中医撰写的《杏林求真》一书中有一附篇(老牛脉学) , 对脉学论述简捷实用 , 可操作性强 , 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好文章 , 读后备感亲切 。高兴之余 , 对其加以点评 , 错误之处 , 请读者批评指正 。下面介绍其原文 , 字体加粗的是本人的点评 。

实用脉诊分:大小、快慢、软硬、浮沉、匀乱10种 。有人要问了:书上有几十种 , 你的才十种 , 有否搞错?错不了!这是我老牛脉学 , 多了多余 , 少了不够 , 看下去就知道了 。
1.大小
管察气 。大——气旺;小——气虚 。(简便)
2.快慢
管察精 。快——精虚;慢一——精足 。(现在快慢的人不多了 , 只有初中生、军人、运动员了)
3.软硬
管察火 。软——火少;硬——火多 。(太简便了)
余泽运点评:此处脉的软硬 , 应以有力、无力来形容(即软硬看力度大小 , 硬硬实实为硬 , 空空软软为软)似乎更为贴切 。实际上是传统脉学中的虚实脉 。有力为实 , 火多;无力为虚 , 火少 。本人认为 , 软硬代表血管的弹性 。
硬相当于弦、紧脉而其张力及紧张度又超过弦紧脉 , 为血管张力过高 , 多见于老年人 , 或久病体虚纳少腹胀的患者 。一部分老年高血压病人 , 脉硬如弓弦 , 毫无柔软冲和之象 , 为血管硬化 , 管壁弹性下降 。多主久病胃气损伤 , 或痰饮、寒邪阻滞脉道 。非但不属火盛邪实 , 反为土虚木乘 , 胃气大伤 。此种脉象的病人不但治疗难度较大 , 且预后也差 。故本条以软硬判别火多火少有待商榷 。
4.浮沉
管表里 。浮——表证;沉——里证 。(一目了然 , 简单的不可思议)
5.匀乱
管察安危 。匀——则生命及心脏平安;乱——则生命及心脏危险 。(太直观了)
[实用举例]
肝硬化的脉:快、小、硬、沉(两关独居中) 。套入脉理 , 则为精亏 , 气虚 , 火多 , 里即病在内脏 , 两关微浮一些 , 为气火位于肝胃(我又把它戏称为黄豆脉 , 一切癌症、艾滋病、白血病均为黄豆脉) 。你叫我看病 , 不用你出声 , 我一看脉就能说出你有什么病 , 好玩吧?
感冒的脉:大、浮、硬、快 。套入脉理 , 为气旺 , 病表 , 火多 , 精亏 。看到这样的脉 , 你说你肚子痛 , 那你在说谎 。一摸你的脉 , 你体内隐藏的病 , 便无处躲藏 , 原形毕露 。
何为脉大 , 何为脉小?找十几个人来摸摸不就知道了 , 比如黄豆、绿豆 。
黄豆大 , 绿豆小 , 米粒更小 。对不对?人的脉的大小基本上就如此了 , 但也有比黄豆大的 , 如运动员、武术练习者、战士等 。也有比米粒小得多的 , 如将死的老人 。大大小小还与各人大小成比例的 , 只要摸多了就能心中有数 。
快慢匀乱是看整体的 , 不可能这边脉快了 , 那边脉慢了 , 因为是同一个心脏供血的嘛 。快慢是看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匀乱是看跳动频率的 , 是均匀的 , 还是不均匀的 。明白没?
浮沉软硬大小:其出现的部位就很零乱了 , 它们有不同的变化组合 , 其变化组合各代表不同的病症 , 因其篇幅太大 , 就不一一介绍 。浮沉是看脉位的 , 轻摸即见为浮;重按才见为沉 。软硬看力度大小 , 硬硬实实为硬 , 空空软软为软 。大小看形状 , 感觉它的管道大为大 , 感到它的管道小为小 。明白没?
现在向你介绍两个重要脉组 , 一个是显示健康为良性循环的脉组;一个是显示健康为恶性循环的脉组 。
良性循环脉——两寸浮 , 两关中 , 两尺沉 。我又叫它英雄脉(运动员、战士多为这种脉) 。当你有这种脉时 , 吃得香 , 打得强 , 性欲强烈 , 周身舒服无病 , 红光满面 , 神采奕奕 。我们治病的目的 , 就是把各种脉修整成这种脉 。当这种脉出现时 , 便可停止一切服药 , 只是每天坚持体育运动就成 。
恶性循环脉——两寸沉 , 两关中 , 两尺微浮 。我又叫它跳水脉 。有这种脉的人 , 身体就开始逐渐变差啦 。浑身无力 , 头晕眼花 , 稍微动作便心跳气喘 , 不想吃饭 , 腰酸脚软 , 毫无性欲等 。这时就要用药物把它扭转过来 。
良性循环脉 , 是身体健康的脉 。脉跳自古以来定为每呼吸四次 , 即每分钟60次 。但现在的循环不可能了 , 水源污染 , 空气缺氧 , 花天酒地 , 每分钟72~80次就不错了 , 算是很健康的了 , 每分钟60次的只有到部队或运动员中去找了 。脉超过80次的为精亏 , 越快越亏 。
如何自我测定(男女均适应)?
12一60岁:每分钟50次(排除病理现象的窦性心动过缓) , 特足;60次 , 充足;70次 , 一般;80次 , 亏;90次 , 大亏;100次 , 特亏;110次 , 空(生命危险) 。
余泽运点评:本文将脉象分为大小、浮沉、快慢、软硬、匀乱10种 , 将传统繁杂的27脉执简驭繁 , 甚好!我认为中医脉学分得太细 , 一来学之不易 , 二来操作亦难 , 往往会有“心中了了 , 指下难明”之感 。我临证行医四十余年 , 一直感到脉学没有舌象来得直观实用 。我看病注重病人面部气色、动态表现、气味、舌象等 , 也就是四诊合参 , 辨证施治 。对脉象我重视几点:一是脉的浮沉 , 用来判定病变在表在里;二是脉的软硬 , 以判别血管有无硬化及胃气是否受损;三是节律的规整与紊乱 , 以判别有无心律失常;四是脉率的快慢 , 以判断气血精津的盈亏 , 并排除发热、心力衰竭、甲亢、休克、内脏出血、窦性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传导阻滞等病变;五是虚实强弱 , 以判定邪正的盛衰虚实和疾病的消长态势等 。至于社会上所说的“中医不用问病 , 一号脉什么就知”纯粹是自欺欺人之谈 。我认为脉象作为中医诊断的一种手段 , 有一定参考意义 , 但认为其什么病都能诊断 , 绝对是夸大其词 , 不符事实 。
广州市名老中医黄仕沛先生说:“脉象说是客观指征 , 实凭医者主观揣摩 , 故医生的学养、经验等都会影响对脉象的判断 。”所以 , 同一脉象 , 不同的医生 , 会有不同判断的情况比比皆是 。更有以证测脉者 , 如见病人有表证 , 就从浮脉上去揣度 , 就认为其脉浮;有虚证表现就从虚脉上去考虑 , 便判定其脉虚等 , 使脉象这一客观指征加上主观揣测 , 就会影响对疾病实质判断的客观性 。此外 , 脉象变化对病情的判断也可受以下诸多因素的影响:①体质差异 , 如瘦人肉薄 , 脉多浮 , 胖人肉厚 , 脉多沉;有的人一生脉细弱(六阴脉) , 有的人一生脉洪大(六阳脉)等 。②病人心态、活动、天气、温度、衣着宽窄对脉象的影响 。③宿疾旧病的本来脉象 , 往往会掩盖现病脉象 , 误导医生临床判断 。④一证可有多脉 , 一脉可有多证 。如越婢汤条 , 有脉浮 , 有脉沉 , 均治以越婢汤;又如同一滑脉 , 既见于精神病 , 又见于宿食、痰盛、妊娠 , 让人莫衷一是 , 故凭脉测证更不可取 。
总之 , 脉学作为中医诊断的一种手段 , 理论上要了解 , 临证上可参考 , 太繁杂不必要 , 简化用是趋势 。有精力在辨证施治上下功夫 , 在经典方“方证对应”
【老牛脉学点评】上花力气 , 多掌握临床治病的本事 , 提高疗效的妙招 , 才是学习中医的正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