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粥食疗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粥食疗法】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小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晚期可强直和畸形,功能严重受损 。据统计,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率0.4%~1.0%,国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率约为1%~2% 。我国患病率虽低于国外,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估计患者总数约有360万之多,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与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
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 。凡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后,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的疼痛、酸楚、麻木和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统称为痹证 。当以疏风散寒,祛湿通络,消肿止痛为治 。现介绍几则粥疗方,供选用 。
防风粥 防风10~15克,葱白2根,粳米50~100克 。将防风、葱白水煎,煮取药汁备用 。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共煮成粥 。一日2次,趁热服食 。可祛风除湿,通经宣痹 。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肢体关节疼痛、痛处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的行痹证 。
防风,又名关防风、口防风、青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防风,顾名思义,有“防风”作用,中医认为,防风性味辛、甘、微温,入膀胱、肝、脾经,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祛风解痉,祛风止痒之功,本品性缓质润,微温而不燥,味甘而不峻,辛散而不窜,尤善祛风,为祛风解表要药 。《本草纲目》言其“主治大风,头眩痛恶风” 。同葱白煮粥服食,对辅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确具效验 。
桂枝粥 桂枝10克,大米100克,葱白2根,生姜3片 。将桂枝择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葱白、姜末,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服1~2次,连续3~5天 。可发汗解表,温经通阳 。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节酸痛等 。
桂枝,又名嫩桂枝、桂枝尖、川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 。中医认为,桂枝性味辛、甘而温,入心、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表,温经通阳之功 。《本草纲目》言其“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 。药理学研究表明,桂枝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及人型结核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其中所含的桂皮醛可刺激汗腺分泌,扩张皮肤血管,通过发汗,加速体温散失而引起解热作用 。桂皮油有健胃、解痉、镇痛以及强心作用 。加葱白、生姜同用,可增强桂枝发汗解表作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良好的发汗解表,温通经脉之功 。
二活粥 羌活、独活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少许 。将二活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可散寒解表,胜湿止痛 。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头痛身痛,肩臂肢节疼痛等 。
羌活,又名川羌活、西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及同属植物宽叶羌活的根及根茎,主产于湖北、浙江、安徽等地 。中医认为,羌活性味辛、苦、温,入膀胱、肝、肾经,有散寒解表,胜湿止痛之功,对上半身痹痛尤为适宜 。
独活,又名大活、川独活,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重齿毛当归的根,主产于湖北、浙江、安徽等地 。中医认为,独活性味辛、苦、温,入肾、膀胱经,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祛风解表之功,《本草正义》言其“为祛风除湿通络之主药” 。煮粥服食,对外感风寒,痹阻经脉所致的肢体疼痛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筋脉拘挛等,无论其病程长短,均可选用,尤适用于风寒湿邪痹阻半身以下所致的腰腿疼痛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等 。二者煮粥服食,健脾利湿,祛风通络,可治疗风寒外袭,风湿痹痛,尤可治疗上下半身风湿疼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