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蒙古族的习俗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 。人种属于纯蒙古人种,是黄色人种的代表民族,语言为蒙古语 。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河北、青海、河南、甘肃等省区以及俄罗斯 。

蒙古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蒙古族的习俗

文章插图
蒙古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的来历习俗
蒙古族的起源
蒙古族源自居住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的东胡族系 。
北宋时,蒙古高原上的居民--突厥系民族逐渐衰落,居住于今大兴安岭地区的室韦部落(包括成吉思汗祖先的蒙兀室韦诸部)开始西迁至蒙古高原,室韦诸部在突厥语中称作鞑靼,蒙兀室韦诸部称黑鞑靼 。契丹人征服室韦诸部后,黑鞑靼自称尼伦部 。
【蒙古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蒙古族的习俗】 12世纪初,合不勒汗(铁木真曾祖)统一尼伦各部,号其部落为“蒙古” 。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漠北各部落,蒙古一词成为各部的共同名称 。
蒙古族的语言
蒙古人拥有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四种方言 。通用的文字是13世纪初以回鹘文为基础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云南的蒙古族会彝语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 。
蒙古族的宗教习俗
萨满教是蒙古人古老的原始宗教 。萨满教崇拜多种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 。成纪司汗【成吉思汗】信奉萨满教,崇拜腾格里汗“长生天帝” 。直到元时期,萨满教在蒙古社会占统治地位,在蒙古皇族、王公贵族和民间中仍有重要影响 。皇室祭祖、祭太庙、皇帝驾幸上都时,都由萨满教主持祭祀 。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对各种宗教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政策 。流行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萨满教等 。蒙哥汗时期,蒙哥汗和皇族除信奉萨满教外,也奉养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道教弟子和佛教僧侣,并亲自参加各种宗教仪式 。元朝时也采取同样的政策 。元朝时期伊斯兰教徒的建寺活动遍及各地,基督教也受到重视和保护 。国师八思巴曾向忽必烈及其王后、王子等多人灌顶 。佛教取代了萨满教在宫廷里的地位 。但佛教的影响仅限于蒙古上层统治阶级,蒙古人大多信奉的仍然是萨满教 。16世纪下半叶,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阿拉坦汗】迎进了宗喀巴的藏传佛教格鲁派 。1578年俺答汗【阿拉坦汗】和达赖三世索南嘉措在青海仰华寺会面,召开法会,在法会上索南嘉措被俺答汗【阿拉坦汗】封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称号由此产生 。此后,在明、清两朝的支持和提倡下,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兴盛起来 。但萨满教在东部地区以祭祀、占卜、治病活动形式不同程度地幸存了下来 。
在清政府倡导下,整个蒙古地区大造寺院,雕刻佛像,绘制壁画,铸造神像以及各种金属工艺随之发展起来,喇嘛教在蒙古地区成了麻痹蒙古人民,使蒙古人丧失强悍的气质 。
蒙古族的婚礼
蒙古青年男女结婚,要选择吉日,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彩礼 。彩礼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稻谷等 。女方家陪嫁的东西有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大米、瓜子等 。钥匙由女方家送亲人保管,等新娘到了男方家后,由新郎的母亲拿钱来赎钥匙,再交给新娘 。结婚前一天,男方要把贴有红纸的羊背子(shuus或者uuch)和酒送到女方家,既作为礼物又让女方家用于招待宾客 。
结婚这一天,新郎在陪郎的伴随下来女方家迎亲,同时要挑点青菜送新娘家 。按习俗,迎亲过程中新郎不能说话,一切由陪郎应酬和周旋,直到把新娘娶回家 。到女方家后,新郎被安排独席吃饭,并不能动手,只能由陪郎夹菜喂新郎吃 。当男方来的人们把嫁妆挑、抬出门的时候,新郎就可以迎上新娘出门了 。
新娘梳着少妇的发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穿着崭新的衣服 。服饰尚青、黑色,衣裙的花边图案与上衣的高领,都与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相近 。新娘穿的一件小褂,由送亲队伍中一孩童保管 。新娘由舅舅抱进轿子,并由新娘的弟弟陪送到男方家 。新娘上轿后要哭泣,表示不忍离开家,且要一路啼哭,直至进洞房 。
新娘进入男方家大门之前,要烧喜神纸,进入大门后要劝新娘停止哭泣,进入洞房后要揭去新娘的红头巾,并供到堂屋中 。吃饭时让新娘在洞房内吃独席,由新郎为新娘添饭 。当晚,姑娘和小伙子要来庆贺,家里一片欢笑声和歌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