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计划明年前后建造完成( 四 )
虽然任务重,但陈克尧和同事们信心十足。这份底气来源于曾经的经历——2016年,陈克尧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主动请缨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文昌发射场工作。5年来,他先后参与了长征七号火箭、“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嫦娥五号”探月等多次重大航天发射任务,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
11时23分,指挥员下达命令,长五B火箭喷出巨大的火焰,拔地而起。短短数秒,陈克尧追踪并锁定了目标,“飞行距离10公里,11公里,12公里……”他不断报出数据。
室外,天空中传来隆隆响声,是火箭正在掠过头顶。室内,工作人员专注地忙碌着。没有过多的庆祝,他们习惯了一个任务结束后立刻投入下一个任务的工作状态。
在测控区,一块巨石上印着“牧箭逐星”四个大字。对于这里的航天人来说,他们的使命就是面向大海,仰望星空。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的大幕刚刚拉开,航天人要用自己的行动见证中国航天迈向一个又一个胜利!(本报采访人员 张航 通讯员 何晨祎)
托举“天和”腾飞的幕后力量
文章插图
(廖国瑞。 本报采访人员 张航摄)
“5、4、3、2、1!点火!”昨天11时23分,伴随着01指挥员廖国瑞清晰洪亮的声音,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托举着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一飞冲天。为了这一天,廖国瑞和同事们已经连续奋战了89天。
时光回溯到2010年,嫦娥二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场奔向月球,拉开了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序幕。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廖国瑞来到这座举世闻名的“北斗”“探月”港,成为了火箭控制系统的一名岗位操作手。
本来,廖国瑞可以选择安稳地在西昌发展,但当得知新建的文昌发射场有需要时,他毫不犹豫地向组织报了名。当年,他在申请书中写道:“不求自己能够做得多好,只想为祖国航天事业做点什么。”
一字一句,表达决心,见证初心。11年,从操作手、主操作手到01指挥员,廖国瑞迅速成长为发射场年轻一代的中坚力量。
廖国瑞的爱人张露也是一名航天工作者,工作岗位也在发射场指控大厅内。因为任务执行经验丰富,大家都喜欢亲切地称呼她“露姐”。大家说,她总是抢着干活儿。
不久前,文昌发射场火箭吊装分队指挥员祝明侠带领20余名同事将火箭从分段箭体组装成屹立的“巨人”。祝明侠说,长五火箭就像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现在孩子远征干大事儿了,自己感到高兴,更感到自豪。
距离文昌发射场千里之外的西沙群岛,碧蓝色的海浪拍打着金色沙滩。文昌发射场西沙测控岗位工作人员沙广源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各项测控数据,见证了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身为95后的他已经圆满完成了天和核心舱、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等60余次航天发射主动段测控任务。他说,报效祖国的方式有很多种,仰望星空,是他觉得最幸福的一种。
他们是普通的航天人,是航天发射系统里一枚枚的螺钉。拧紧每一枚螺丝钉,坚守每一个岗位,一双双手托举起长五B火箭,汇聚起托举“天和”腾飞的强大力量。(本报采访人员 张航 通讯员 黄国畅 徐斌如 于欣禾)
海外媒体高度评价从“新手” 晋升到“大师班”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采访人员报道: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29日由一枚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海外媒体对此高度评价,认为中国向着拥有独立自主建造运营的载人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文章插图
(4月29日,海南文昌,人们在观看火箭发射。供图/人民视觉)
文章插图
(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 新华社采访人员 郭程摄)
德新社29日报道说,在提出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近30年后,中国开始实现拥有自己的太空“前哨”的梦想。文章援引德国前宇航员、斯图加特大学空间系统研究所教授赖因霍尔德·埃瓦尔德的话说,空间站展示了一个国家空间技术的广度,中国空间站可以测试人类在前往月球和火星的路途上还需要什么技术。
报道还说,如果目前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在未来几年内按计划退役,那么中国可能将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成为唯一一个在太空中运营长期在轨空间站的国家。
推荐阅读
- 约瑟夫·拜登 非要跟中国较量?美国疯狂印钞6万亿,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油价 “负油价”后全球市场变化!美国每升不足2元,中国排名竟超国足
- 中国人 高晓松在晓松奇谈中言论引争议
- 诚实 中国首位女宇航员,为何返回后就没露面?原来一直在背后作奉献
- 伺服 “窝工”技术又双叒叕助力中国“太空首单”
- 研制 好消息中国航空航天技术飞速进步,有望彻底打破西方垄断
- 中国经济网 航天工程董事长唐国宏辞职 姜从斌接棒
- 中国网 【探秘延安红街之二】藏在延安红街里的八个故事
- 歌手 《中国好声音》改版变《歌手》,诸多知名歌手以选手身份亮相加盟
- 反响 喜讯传来!中国航天再次创下“世界第一”,反响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