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计划明年前后建造完成( 三 )
文章插图
(人们在中国科技馆见证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实习生 杨金智摄)
在昨天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介绍,整个空间站建造任务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两个阶段实施,共规划12次飞行任务,计划2022年前后完成。其中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规划了6次任务,现已圆满完成长征五号B火箭首飞和天和核心舱发射,今年还将陆续实施2次天舟货运飞船和2次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任务总设计师杨宏说,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将完成空间站推进剂补加、再生式生命保障、柔性太阳电池翼和驱动机构、大型柔性组合体控制、组装建造、舱外操作、在轨维修这7大关键技术验证,为实施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奠定基础。季启明说,空间站建造阶段也规划了6次任务,包括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和2次货运飞船、2次载人飞船发射。在这一系列任务中,每次载人飞船发射前先发射一艘货运飞船,运送航天员在轨生活物资等。每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都是3人,在轨驻留时间为3至6个月。期间,航天员将开展货运飞船物资转移、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验证,空间站舱段管理,机械臂操作、在轨维修、出舱活动和舱外操作,以及多领域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目前,执行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的飞船和火箭,已于4月中旬前陆续进入文昌和酒泉发射场,正在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总装测试。问天、梦天实验舱及其配置的科学实验机柜、应用载荷正在加紧研制;参加后续任务的天舟飞船、神舟飞船以及三型长征运载火箭均在按计划进行生产总装和测试;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4个航天员乘组和备份航天员,正在开展空间站专业技术、飞行程序、任务模拟等各项训练。
据介绍,空间站作为长期在轨运行的“太空母港”,其天然的高真空、微重力、超洁净环境也可以充分用于开展各类科学技术研究,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因此,空间站工程将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受到各航天大国的高度重视。本报讯(采访人员 张航)
优化设计空间站寿命 可达10年以上【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计划明年前后建造完成】类似于汽车,空间站也有使用寿命。专家说,中国空间站的寿命将超过10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任务副总设计师侯永青说,空间站在太空中安家后,会面对各种威胁和挑战,如真空环境、高强度紫外线辐射、高低温变化、空间碎片、微重力等,这些威胁可能会造成空间站材料性能衰退,诱发故障,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科研人员从一开始就围绕空间站长寿命、可靠性、可维修性、安全性等要求,开展一体化设计。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舱段的损坏和伤害,设计团队优化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构型参数设计等,想尽办法让空间站变得更结实、更强壮。
同时,结构研制团队创新设计了健康监测子系统。这个系统就像一位随行体检医生,能够实时监测空间站承受的载荷以及自身的结构状态,也能够对空间碎片等“飞来横祸”进行监测、定位和报警。天和核心舱的热控分系统还专门安装了两条相当于“大动脉”的管子——热管辐射器,减少了流体管在外太空暴露的面积,大大降低其被空间碎片击穿的风险。(本报采访人员 张航 通讯员 庞丹)
对话航天人“万里海天第一棒,请放心交给我!”
文章插图
(陈克尧。 本报采访人员 张航摄)
昨天清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高大雄伟的发射架前,53.66米高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载着天和核心舱剑指苍穹,蓄势待发。
距离发射架约10公里的铜鼓岭测控区,遥测雷达、气象雷达、光学望远镜等设备早已完成“热身”,处于随时待命状态。监测控制室内,雷达岗位工作人员陈克尧和同事们已就位,双眼紧盯着屏幕上的各项参数。他们的工作,被誉为“万里海天第一棒”——火箭发射后,他们必须第一时间锁定目标,将火箭的飞行姿态、飞行数据等信息实时回传发射场指挥控制部门。
每个人都坚定了一份信念,“第一棒,请放心交给我!”
作为第一棒,难度可想而知。陈克尧说,长五B火箭升空后,飞行速度极快,在测控区上空的整个飞行时间只有100多秒。分秒间,还有其他兄弟部门的测控力量在跟进,大家既需要做好衔接、配合,又不能给彼此造成干扰,“必须稳稳盯住属于自己的飞行信号,跟错了,跟丢了,都不行!而且相比长征七号火箭,长五B个头更大,也更‘调皮’,因此需要加倍细心。”
推荐阅读
- 约瑟夫·拜登 非要跟中国较量?美国疯狂印钞6万亿,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油价 “负油价”后全球市场变化!美国每升不足2元,中国排名竟超国足
- 中国人 高晓松在晓松奇谈中言论引争议
- 诚实 中国首位女宇航员,为何返回后就没露面?原来一直在背后作奉献
- 伺服 “窝工”技术又双叒叕助力中国“太空首单”
- 研制 好消息中国航空航天技术飞速进步,有望彻底打破西方垄断
- 中国经济网 航天工程董事长唐国宏辞职 姜从斌接棒
- 中国网 【探秘延安红街之二】藏在延安红街里的八个故事
- 歌手 《中国好声音》改版变《歌手》,诸多知名歌手以选手身份亮相加盟
- 反响 喜讯传来!中国航天再次创下“世界第一”,反响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