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 PPI和CPI“剪刀差”扩大 制造业直面大宗商品涨价压力( 二 )


徐向春表示 , 近期铜等部分大宗商品价格的异动 , 主要源于生产国疫情扩散对供给的冲击 , 这种临时性因素难以对价格形成持续性影响 。 从需求端看 , 目前全球对钢材、有色金属的需求虽然快速扩张 , 但供应也在缓慢恢复 。
北京金阳矿业首席分析师蒋舒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对于中下游产业 , 乃至通胀水平都会产生一定的压力 , 但从经济复苏的视角来看具有两重性 。 一方面体现了经济乐观的预期 ,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本身就是经济复苏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新冠疫情暴发时 , 原油价格曾经暴跌 , 但并没引发市场的欣喜 , 因为油价暴跌是经济大衰退的表现;另一方面是通胀压力传导 , 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带来的通胀压力 , 如果能被经济复苏消化 , 其对于经济而言就是利大于弊 。
蒋舒说:“中国经济在疫情下率先复苏 , 大大提振了大宗商品市场的信心 , 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需求的火热 , 又把价格信号传导至国内 。 上游原料价格的上扬一定会向中下游有所传导 , 在传导过程中原料价格的上涨会被产业链上的企业部分消化 , 因此成品的价格冲击总是不如原料价格上扬那么醒目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