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 白石峪秦汉古道探秘( 二 )


为了寻找白石峪秦汉古道人文历史遗迹 , 挖掘秦汉古道历史文化 , 我应张全堂先生邀约 , 组织潘守正、张海玉、毛惠民、吴正元、陈治平等人 , 先后三次赴白石峪秦汉古道 , 对古道沿线古文化遗址、古店铺、古寺庙、古民居、古树名木、古碑碣、古墓葬进行了全面考察 。
走进白石峪秦汉古道 , 行经的第一个行政村是甘泉镇吴河村 , 地处谢家河谷西北河岸边 , 辖白石里、吴家河、季家阳湾、陈家河四个自然村 。 古道入口处为白石里村 , 东南与甘泉镇屈坪村毗邻 , 地处麦积山大道与天(水)宝(鸡)高速公路交会处 , 村中有一处古寺三官庙 , 相传始建于北魏 , 清道光十三年(1833 年)重建 。 入谷不远就是吴家河村 , 村子东南主巷道尽头是一处较高的山崖 , 沿崖下右侧一条小路迂回而上 , 攀上村子背倚的山崖 , 是一块不大的玉米台地 , 一处古堡映入眼帘 。 沿堡墙下玉米地边进入古堡 , 但见古堡略呈三角形 , 堡门朝北 , 已坍塌无存;东、南为土夯堡墙 , 就势修筑在山崖上部边缘 , 由于长期受风雨侵蚀 , 南部堡墙大部已坍塌 , 东部堡墙上有多处风雨侵蚀的缺口;堡内西为一处陡崖 , 崖下有窑洞5孔 , 为临时避难场所 。 堡门东近村陡崖上存留的堡墙呈四棱柱状 , 如同一个卫兵屹立在山崖上守护着村庄 。 从仅存的土夯堡墙 , 可以想见当年古堡的规模 。 虽然已残破不堪 , 但其承载的历史 , 让人无法忘怀 。 站在堡门边的一处山崖上 , 俯瞰吴家河村全貌一览无余 。 由堡门而入 , 沿山崖边向上 , 是两块由地埂相连的呈长方形的农田 , 其中近堡子的一块地种植着小麦 , 另外一块地荒芜长满荒草 , 农田的山崖上开凿着大大小小15孔窑洞 。 据村民王鸿羲介绍 , 这里就是吴家河古文化遗址 。 吴家河古文化遗址为齐家文化、周代人类聚落遗址 , 位于甘泉镇吴家河村西100米西崖第一台地上 , 遗址大体呈长方形 , 南北长98米 , 东西宽38米 , 面积3724平方米 。 据“二普”资料记载 , “吴家河遗址文化层厚0.1~0.2米 。 采集有齐家文化夹砂红、灰陶片 , 饰绳纹、篮纹 , 器形有罐等 。 另有周代泥质和夹砂绳纹灰陶片” 。 遗址内现由吴家河村村民吴建晓种植小麦 。

陈家河清代古民居

陈家河唐代古槐
离开吴家河村 , 驱车来到陈家河村考察 。 村民陈玉锁家为四合院形制 , 存留有清代古民宅2座 , 其中一座主房坐西北面朝东南 , 另外一座厢房坐东北面朝西南 , 均为硬山顶宽廊阴千百梁土木结构两坡水房 , 均面阔三间 , 无耳房 , 前檐有四根木式立柱 , 前架镶嵌雕刻花板 , 保存完整 , 至今仍旧住人 。 据房主人陈玉锁介绍 , 主房、厢房分别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 陈玉锁家东南房背后 , 是一条直通白石峪古道的山崖小路 , 崖边长着3株古槐 , 其中陈玉锁家大门口崖边的一株最大 , 主干粗大 , 上分5杈 , 基围9.8米 , 树围5.65米 , 高约18米 , 为唐代古槐;东北方崖边的一株基围3.23米 , 树围3.1米 , 高约20米;中间的一株最小 , 树围2.3米 , 高约16米 。
离开陈家河 , 来到谢家崖村 。 谢崖村为甘泉镇辖谢家河谷中最大的一个行政村 , 下辖谢家崖、郑家沟门、水沟里、铺子庄、李子沟5个自然村 。 谢崖村的社火在麦积区甘泉镇一带颇有名气 , 每年约定俗成正月十三在村中举行社火汇演 。 下车后 , 但见路旁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蜿蜒于河谷 , 淙淙的流水声如鸣佩环 , 不绝于耳 , 这即是永川河支流谢家河 。 谢家崖村静静地伫立在谢家河谷两岸 , 青瓦砖房 , 屋舍俨然 , 错落有致 。 由于刚下过雪 , 山谷中山野、河谷以至村庄全为白雪覆盖 , 到处白茫茫一片 , 仿佛走进一个银色的世界 , 被眼前雪景陶醉 , 遂走到路边、河边先用相机拍了几张雪景照片 。 在村支书杜建成引领下 , 去考察杜氏古民宅 。 从谢崖村村委会办公楼出发 , 穿过谢崖村村委会办公楼旁一条院落民宅密布的窄窄的巷道 , 巷道北有归凤人民公社驻地旧址(驻谢崖小学原址 , 现为谢崖村委会办公场所及居民院落) , 左拐沿小路曲径爬上一处数丈高的崖地 , 眼前出现一处较宽阔平展的台地 , 一座古民宅赫然而立在山崖之下 , 这就是杜氏古民宅 。 站在古宅前 , 但见杜氏古民宅所在的山崖崖面开凿有6孔呈半圆形的民居式窑洞 , 远处山头上一座堡墙保存完整的古堡清晰可见 。

谢家崖村杜氏古民宅
杜氏古民宅当地群众称为牌坊院 , 是谢崖村杜氏祖传老宅子 , 位于甘泉镇谢家崖村西北一台地之上 , 倚山就势而建 , 背倚山崖 , 前邻谢崖村村落民宅 , 由四道院落组成 , 被政府列为古民宅保护区 , 树上挂有保护牌 , 上书“此处被鉴定为古民宅保护房屋”字样 , 四座院落主房均为坐西北面朝东南 , 大门均开在东南角 , 以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巷道为中轴线分开 , 前后各有两座院落 , 姑且将前面近谢崖村村落的古民宅称为一号(俗称“前院”)、二号院(俗称“后院”) , 将后面近山崖处的古民宅称为三号(俗称“中院”)、四号院(俗称“牌坊院”) 。 前面一号院业已拆除 , 东北与二号院相邻处仅存一处断壁残垣的山墙 。 二号院正房为硬山顶宽廊阴千百梁式土木结构马鞍架房三间 , 无耳房;厢房为两坡水土木结构砖前檐马鞍架房 , 坐东北面朝西南 , 大门为两扇开木门 , 砖基土砌 , 四围院墙为新砌筑砖墙 , 保存基本完整 。 后面的三号、四号院保存基本完整 , 最具历史文化价值 。 近山崖窑洞处的三号院大门开在东南角 , 正房为硬山顶宽廊阴锁子厅式马鞍架房五间 , 两坡水 , 上覆青瓦 , 正中三间四扇朱漆红门 , 两侧均有小正方形木格子窗户 , 窗户下方青砖砌成长方形图案 , 前檐有四根木式立柱 , 柱下有圆柱形柱石支撑 , 前架镶嵌雕刻花板 , 西南一间耳房有偏门与廊道相通 , 与麦积镇街亭村卜家大院(卜文辉)正房相似 。 厢房为土木结构一坡水房三间 , 坐东北面朝西南 , 两扇木门 , 两侧各有木格子窗户 , 墙面白灰刷白 。 由于年久失修 , 正房近山崖窑洞处的一间耳房及院墙已坍塌 , 院内长满荒草 。 四号院与三号院相邻 , 为两进院 , 巷道口修建有一座单檐木结构牌坊 , 坊顶两坡水青瓦覆盖 , 檐下栿檀承托 , 两根立式木柱和四根斜“八”字木柱支撑 , 门楣上刻“云路先登”四字 。 过牌坊门 , 有一窄窄的巷道 , 巷道左首有二门(已坍塌)通三号院 , 右首建有一座两坡水砖土木混合结构大门 , 为进四号院二门 , 仅剩一座正房 , 正房为宽廊阴千百梁式马鞍架房三间 , 无耳房 , 形制与3号院正房相似 , 惟窗户格子图案与青砖墙面图案与3号院不同 , 北面一部分屋顶已塌下来 。 相传谢崖村杜氏家族明朝定居这里 , 经过数代人的努力 , 到清初康熙乾隆年间成为当地人丁、家业兴旺的富户 。 杜氏古民宅原有好多个院落 , 在杜氏古民宅西南山神庙处还有书房院等院落 , 占地面积达十一二亩 , 现仅存4个院落 , 占地面积3亩多 。 从仅存的古民宅形制 , 仍然能看出主人昔日的财力和地位 。 从建筑格式看 , 为清代早期康乾时期建筑 , 亟待政府及有关部门保护和修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