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言贞语 郭光明原创丨陈家张马村——两桥三村成旧忆,双龙桥边话古昔( 四 )


陈诚新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 心想 , 也许是神佛的暗示保佑 , 于是选定菩萨成道的六月十九纪念日 , 出资唱戏三天 , 以示感恩 。
据说 , 唱大戏时 , 事前雇请棚匠扎好了有七八尺高的大戏台子 , 装饰华丽 , 五彩缤纷 , 看戏男女有别 , 分别扎了男席棚和女席棚 。 雇请了当时的名班、名角 , 圈好戏目 。 当时盛行的是河北梆子 , 唐山落(lao子 , 后改评剧)也请来了 , 只等开锣 。
六月十九日这一天 , 男男女女 , 老老少少 , 阔老遗少 , 和尚尼姑 , 各色人等 , 像潮水一般涌向陈家张马东首的戏台 , 人山人海 , 黑压压的一大片 。 而戏场周边 , 摆满了各种摊贩 , 各类特色食品、风味小吃、装饰物件、儿童玩具、生活用品 , 还有耍马叉卖艺、投圈套宝、占卦、说书、变戏法的 , 形形色色 , 好不热闹 。
三通锣鼓 , 演出开始 。 人们引颈翘首 , 聚精凝神看戏的当儿 。 后来疯传一个笑话 , 说清场的时候 , 站在女席棚里的两个青年小伙子 , 迟迟不肯离开 , 被两位清场人员看见 , 几次催促 , 仍不为所动 , 于是急得大声说:“这是女席棚!”不曾想 , 那两个小伙子还是不走 。 清场人员走到跟前 , 那两个小伙不得已 , 轻声细语说了句:“一样的!”原来是两位尼姑!清场人员尴尬地一笑跑了 , 延伸出了一句当歇后语:张马唱戏--——一样的 。
据说 , 陈诚新高寿九十多岁 , 无疾而终 。 而陈家张马的大戏 , 一年一度 , 一直唱到1937年 , 日本入侵被迫停演 。
与陈家祠堂同院的 , 还有一座古庙 , 名“七圣堂” , 村人俗称“其圣庙” , 祀菩萨、土地、城隍、风神、雨神、雷神和电神 , 建于清同治年间 , 占地五亩余 , 房子15间 , 大殿三间 , 画栋雕梁宏伟壮观 , 内有佛像七尊 。 郑重菩萨面容温善 , 金光闪闪 , 栩栩如生 , 古壁画琳琅满目 , 五彩缤纷 。 西南侧建有土地庙 , 民间老了人就到这里烧纸送终 。 庙内高雅幽静 , 苍松翠柏 , 遮天蔽日 , 村公所设在这里 。
七圣堂门前也有一棵古槐 。 据说 , 此古槐栽于清同治年间《建七圣堂时间》 , 树龄约200多年 。 上世纪年代时 , 树身粗的地方 , 两个成年人接手无法合拢 。 树干有5米高 , 它的形态是根上1米左右稍细 , 中间粗2米左右 , 再上面1米左右稍细 。 以树为中心 , 四周面积有百来平方 。 早春冬季 , 古槐豆挂满树枝 , 远远望去 , 一片金黄色 , 像一把黄色大伞遮住树身 。 初秋时 , 古槐的枝梢 , 长满深绿色槐豆 , 形成一道绿色屏障 , 孩子们在树下玩耍、摘豆 , 拉着树枝荡秋千 , 其乐无穷 。 每逢年节 , 村民们大人小孩都来这里凑热闹 。 有的打扑克、下棋掂三门、溜撩窝、打鞋排、弹琉璃球等娱乐活动 。 丰收锣鼓敲得震天响 , 庙内一片欢乐的景象 。

文庙 , 自唐以来 , 各地州府县学多有建筑 , 但作为乡村 , 能建或有资格建文庙的 , 并不多 。 而陈家张马村就有一座文庙 , 可见陈家张马村的经济实力 , 陈家张马村人对儒家文化的重视 。
陈家张马村的文庙 , 村人又称它孔子庙、夫子庙、先师庙、文宣庙 , 始建于清同治年间 , 占地约五亩 , 共前殿三间、后殿三间 , 配房六间 。 建筑式样为单檐歇山式 , 是文庙家族为数不多的硬山式 。 虽不华丽 , 却也飞檐斗拱、画栋雕梁 , 算得上精美、细致 。 院内几棵松柏参天蔽日 , 石板路曲径通幽 , 院落幽雅静谧 , 古朴中略显雅静 。 民国时期 , 乡绅王乾先生曾出资予以重修 , 上世纪六十年代不复存在 。
但陈家张马村的文化教育 , 却从未曾停止 。 上世纪四十年代 , 陈家张马村的孩子上学 , 基本上都是念私塾 , 见附近的村庄开办了洋学堂 , 虽只设一、二、三年级复式教学班 , 但他们意识到现代教育的重要性 , 遂投资9900元 , 于1943年兴建起“历城县城关镇陈宿张马中心小学” 。
1945年春季 , 学校开学 。 聘任曾担任过县教育局长的陈志显任校长 , 教师亦是师范毕业生、大学毕业生、富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 , 当年开设了七个班 , 近400名学生 , 包括宿家张马、小张马、大辛庄、小辛庄、张马屯、周靳郭、水坡、八间堡、杨家屯等周边村庄的学生 , 在此接受现代化的小学教育 。
1946年 , 历城县秋季运动会 , 学校获得多项冠军 , 总分排名第三 , 堪称奇迹 。 与此同时 , 还创办了幼儿园 , 这在当时农村实属罕见 。
2000年 , 学校在教育布局调整中 , 这所历史悠久、曾辉煌过的学校 , 并入宿家张马小学 , 从此陈家张马学校消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