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言贞语 郭光明原创丨陈家张马村——两桥三村成旧忆,双龙桥边话古昔( 二 )


“红芒”香米虽好 , 但产量低 , 亩产不过200多斤 , 后改优良矮秆品种“小青芒”“叶儿藏”“铁巴子” , 产量有了提高 , 达到亩产约300斤 , 质量、口感虽略有逊色 , 但比其他稻米仍不失为优质香米之品 。
据村中老者讲 , 民国时期 , 陈家张马人、山东省政府食堂大厨陈鹏昌、开创汇泉楼饭庄的陈宝祥常说 , 凡是到济南的 , 不吃张马湖的香米干饭 , 等于没来过济南 。
除了香米 , 稻草也是宝 。 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的冬天 , 家家用稻草搓经子、搓腰子、打苫子、编草包 , 产品供应市场需求 , 也是农家的一笔重要收入 。
除此之外 , 丰富的水资源也是孩子们的乐园 。 每年稻熟收割时 , 正是孩子们捉鱼捞虾的黄金时刻 , 三五成群 , 带着篮子、铁锨、盆子等工具 , 抢先占据大泉子 , 堵泉刮水 , 当水落到露出泉口时 , 把锨向泉子深处用力一搅 , 水浑难耐 , 鱼儿浮出水面挣扎呼吸 , 趁势手抓 , 盆捞 , 网绰 , 捉到那活蹦乱跳的鱼儿 , 喜笑颜开 , 开心极了 。 鱼多是鲫鱼 , 大不过一斤 。 整个湖场到处是捉鱼捞虾欢腾的人群 , 热闹极了 。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 , 因开矿地下水系被堵、地下水被过度开采 , 水位逐年下降 。 八十年代以后 , 张马泊诸泉水渐渐停喷、干涸 , 留给人们的只有永久记忆 。

世上本无桥 , 水多了便有了桥 。
陈家张马村古 , 水多 , 桥古 , 也多 , 著名的有两座 , 一座叫“双龙桥” , 一座叫“红庙桥” 。
双龙桥位于村之东北约一里 。 为平板三孔桥 , 长条青石铺就 。 文献记载 , 明代时 , 此处东有花泉 , 西有钊家泉 , 两泉相汇成河 , 称柳河 , 遂在两泉相汇处建桥 , 取“双龙” 。 据桥上石碑刻记 , 桥曾有两次重修 , 一次是清嘉庆六年 , 即1801年;一次是道光十九年 , 即1839年;桥上石碑有三 , 均由碑帽、碑身、碑座构成 , 呈三角鼎立势 。 碑帽雕有二龙戏珠 , 精美生动 ,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被毁 , 现尚存一碑身 , 镶于村内校墙之上 。
桥之南端 , 路的两侧 , 曾有高大柳树各一棵 , 直径一米多 。 此桥曾是济南通往东北县乡的必经要地 , 往来客商 , 行人车马 , 白天黑夜川流不息 , 尤其夏天 , 在此歇脚乘凉者多 , 故有摊贩在此供应茶水、快餐、零食 , 为行人提供方便 , 生意兴隆红火 。 上世纪末 , 因泉水断绝 , 工业北路畅通 , 此桥此路 , 遂被废弛 。
红庙桥 , 坐落于村之中心位置 , 据说与村同始 。 东西长五步 , 南北宽三步 , 三孔 , 称“五步三孔桥” , 是村之最著名古迹 。 据说 , 明代建庄时 , 筑高台以建关帝庙 , 关帝庙坐北朝南 , 规模不大 , 后人称“小庙”;因庙之外墙 , 呈深红色 , 又称其为“红庙”;又因庙台较高 , 砌有十三级台阶 , 亦称“十三将军台” 。 在庙之东南建一石桥时 , 借庙威而称“红庙桥” 。 桥西有石碑两则 , 记载着这庙、这桥的历史 , 后被毁 , 无人知晓记载了什么 。
红庙桥有一条南北水渠 , 穿桥北去 , 入小清河 。 渠和道将这村平均分割为陈东、陈西两个行政村 。 水渠的两岸各有一条路 , 桥以东以西各有一条排水沟 , 沟的两岸也各有一条路 , 这样以桥为中心 , 东西南北共有八条路 , 在桥边交接形成一个大“十”字形 , 取名“八岔梅花路” 。 桥东西长五步 , 南北宽三步的三孔石桥 , 雅称“五步三孔桥” 。
这桥的构建稀奇怪异 , 世人罕见 , 不知是什么“太极八卦”“阴阳风水” , 桥竟建在水渠两岸的半腰上 , 平常流水从桥下流过 , 大水则从桥面上漫流 。
桥虽小 , 却是济南通往东北乡县的一条必经之地 , 行人车马 , 日夜来往不断 , 与“双龙桥”一路相通 。 最热闹的时候是春节 , 正月十五闹花灯 , 桥周边点香明烛 , 火光一片 , 龙灯飞舞 , 锣鼓喧天 , 鞭炮炸响 , 熙熙攘攘的人群前来踏桥 , 讲什么“高香烧 , 蜡烛明 , 踏桥三遍不脚疼” , 人声沸腾 , 热闹非凡 。 平时有重大活动 , 如唱戏、看电影、老人送别等等 , 往往都到这里集结 。 这“八岔梅花路”“五步三孔桥”“十三将军台” , 成了村民和周边村民群众心目中的一处神圣之地!
上世纪80年代 , 这渠、这路、这桥统一整平修成了平坦畅通的张马公路 , 红庙桥远离了人们的视野 。

上世纪60年代初 , 村有古楼一幢 , 因村而名“张马楼” , 为康熙年间陈氏先祖陈成新所建 , 故又名“陈家楼” , 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