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 暗流涌动的 TWS 耳机江湖:国产替代抱团崛起( 二 )


硬件 暗流涌动的 TWS 耳机江湖:国产替代抱团崛起
文章图片

OEM/ODM 方面,随着苹果和国内品牌厂商需求的带动,我国亦逐渐形成一条较为完备的代工产业链 。
一方面,佳禾智能、瀛通通讯、共达电声、朝阳科技、豪恩声学、联创宏声等我国传统的电声产品 ODM/OEM 厂,正积极地从原先的智能终端及耳机品牌商代工转向 TWS 耳机代工,不仅得到了华为、小米、OPPO、vivo 等国内大客户的支持,还拿到了哈曼、亚马逊、三星、铁三角等国际品牌的代工订单 。
另一方面,以歌尔股份、立讯精密为代表的国内精密制造龙头企业,则一同瓜分了苹果 AirPods 的绝大部分订单,并且歌尔股份还为华为、OPPO 高端 TWS 耳机,以及哈曼、谷歌、亚马逊等国际品牌代工 。
简单来看,在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优势,以及代工厂研发投入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我国已形成了一批成熟的 TWS 耳机代工厂商,尤其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并且为华强北山寨 AirPods 代工的中小型代工厂发展十分火爆 。
同时,得益于 TWS 耳机市场的不断升温,佳禾智能、朝阳科技两家代工厂分别在 2019 年 10 月、2020 年 4 月上市 。
但在核心零部件供应链领域,中国厂商与国外厂商之间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尤其体现在国际知名品牌的供应链上 。
以主控蓝牙芯片为例,除了苹果 AirPods 采用的是自研的 H1 和 W1 系列芯片外,剩下的厂商基本采用联发科络达、恒玄、瑞昱、高通、中科蓝讯和原相等芯片厂商的方案,但国内外 TWS 耳机厂商选择的主控蓝牙芯片品牌有着明显区别 。
国内市场的 TWS 耳机大多以本土芯片厂商的方案为主,如华为、OPPO、小米、百度、万魔声学等品牌均采用恒玄科技的方案,并靠着本土大客户的订单快速成长 。
不过,我国本土芯片厂商却难以得到海外国际品牌的青睐 。尽管恒玄和中科蓝讯等厂商也拿到了 JBL、铁三角等知名品牌的订单,却数量与国内本土品牌相比微乎其微 。
索尼、JBL、亚马逊、BOSE、B&O 等国际知名品牌厂商的 TWS 耳机,更青睐高通、联发科络达、瑞昱等海外或中国台湾芯片厂商的方案,那些少部分将订单交给中国大陆厂商的品牌,更多为 “试水”之意 。
这就造成了国内主控蓝牙芯片厂商靠本土品牌吃饱,想要 “出海”抢夺更大品牌蛋糕机会渺茫的局面 。
实际上,这一巨大的中外差距不仅仅存在于主控蓝牙芯片上,而是背后漫长的供应链中 。
二、在差距中猛追的 TWS 供应链江湖
一对小小的 TWS 耳机背后蕴藏的不止是一个庞大的百亿市场,还有一个极长的零部件供应链 。
仅仅是无线耳机部分,就包括主控蓝牙芯片、MEMS 麦克风、电池、存储和各类传感器等多个零部件;充电盒部分则包括微控制器、电源管理 IC、无线充电接收芯片以及电池等多个器件 。
整体来看,主控蓝牙芯片、电池、降噪芯片、MEMS 麦克风、传感器五个核心器件,亦是目前行业持续研发精进的重要方向 。
那么,这五个方向的国产替代程度具体如何?
1、主控蓝牙芯片:芯片原厂与手机芯片厂混战
主控蓝牙芯片是 TWS 耳机核心零部件中的重中之重,其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耳机的连接稳定性、功耗、延迟等关键性能,同时也是苹果专利壁垒最多的地方 。
现阶段,除了自研芯片的苹果之外,市面上主控蓝牙芯片方案的供应商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主攻该芯片的芯片原厂,如络达、恒玄、瑞昱、Dialog、中科蓝讯和杰理等;二是向主控蓝牙芯片拓展业务的手机芯片厂商,包括高通、联发科和紫光展锐等 。
其中,恒玄、中科蓝讯、杰理、紫光展锐等中国大陆厂商覆盖的客户以华为、小米、OPPO、荣耀、QCY 等国产品牌为主 。
据智东西向产业链人士了解,尽管现在逐渐有 JBL、铁三角和飞利浦等国外品牌尝试将订单交给国内厂商,但多为试水,订单量并不大 。
而 JBL、BOSE、B&O、索尼、亚马逊、微软等国际品牌的 TWS 耳机,更青睐高通、络达和瑞昱等非大陆芯片厂商的解决方案,尤其是高通 。同时也有漫步者、科大讯飞、酷我、vivo 和 OPPO 等国内品牌将部分产品选择国外芯片厂商的方案 。
硬件 暗流涌动的 TWS 耳机江湖:国产替代抱团崛起
文章图片

▲TWS 蓝牙芯片市场的部分主要玩家
2、电池:本土电池厂商供应链成熟
不管是在 TWS 耳机还是充电盒部分,电池都是非常重要的核心零部件,成本约占 TWS 耳机总成本的 10% 至 2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