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生活方式的影响究竟是偏重于靠个人的价值观、道德、潜意识,还是偏重于靠个人的基因、激素分泌?

你的行为的内在逻辑刻在你的基因里面,而具体的促使你去做一件事情的则是你的激素分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绪)。但是人因为认知水平的问题,无法很好的解释为什么会要这么做,于是乎在解释为什么的时候会将其塑造为价值观/道德/宗教律令等等的一系列的产物。
|额,您的这个问题,我想按照自己理解进行回答,不知道是否和您的本意相同。
首先,是生活对与人的影响体现在价值观、道德观、潜意识,还是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潜意识对生活的影响?
关于个人基因等生理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举例,比如在某些体育运动项目上,中国人往往不占优势。比如篮球,足球,田径等,非洲黑人往往更占据优势,而在乒乓球、羽毛球,亚洲人更优势,即人种基因层面确实存在不同,并对生活产生相应的影响。
而之于文化层面的影响也不同。比如,一个非洲人从小到大在中国,那么他的语言、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则更多表现为中国化的特征。同样。中国人在美国长大,也同样会拥有美国的语言、思维方式等。即长期生活的所在地的文化对人的影响。
其次,我们简单说一下价值观、道德,即对于生活一切存在的价值判断的衡量标准,这通常取决你所在的文化环境的影响。
在这里我想做一个不是完全恰当的两种比喻,来解释价值观、道德、意识、潜意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及运作规律。
第一个比喻“文化即衣服”,每一个刚出生的人就如同一个没有穿衣服的身体一般,无论你出生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如此。即使你有着非洲人的矫健基因,亦或是亚洲人的灵活,但在文化的层面你都是“0”。而每个人对于世界的欲望,则分为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即人会去追求得到些什么,而这个什么,不是以物质为载体的价值,就是精神为载体的价值。而这种追求又分为自然性,与神性,即人生存的本能需求,即饿了要吃。渴了要喝,与追求爱、和平、美好等品质的神性。
那什么叫价值观呢?
就是判断什么好的,什么是坏的,对于所要追求的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的价值大小。比如在唐代,人们以胖为美,瘦的人就会瘦到歧视,而现在也更多倾向于以瘦为美,这就是价值观不同的一种表现。
那道德是什么呢?
即追求价值过程中采取的一种方式。如果人必须追求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价值当做一种自私的本能,那么获得利益可分为三种方式——
1、利已,是我的就是我的,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获得自己的正当价值利益
2、利他,即通过将自己已有的价值让渡给他人以获得精神价值实现,即为善
3、损人利已,即通过掠夺损害他人的利益以获得自我利益的获得与实现,即为恶
道德。即提倡,尽可能为善,至少不为恶地获取利益的行为方式。
那意识是什么呢?
即在对价值进行对错判断,取舍过程中的主观意识,是人的理性思考意识。通过对现有条件即常识性规律进行分析思考判断得出结论,指导人行为的官能。比如说,我们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想法、思考、观点均来自于我们的意识而非潜意识。
文化是什么呢?
就是一个区域内生活的人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较为统一化的价值观、道德观,而没穿衣服的孩子。在生活中,渐渐通过意识判断后将对所在文化中认可的部分留存于潜意识,而最终形成一套属于这个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即“具有当地文化特征的外衣”。
而对于文化的理解我们有一个递进的认知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从一个人的角度而已,对于某种获得价值的方式的认同而形成的习惯过表现为某种规律性的行为,这就是文化最少的实体即只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化表现。
而上升到一群人,或者说是一个团队,也是一个团队获得价值的方式或表现为规律性的行为,即为团队的人格化表现也就是团队文化。我们都知道《亮剑》电视作品中的李云龙作为独立团团长,具有极其显明的人格特征,也进一步延伸为整个独立团的性格,即独立团的团队文化。
那么。一个国家对于价值追求的方式或规律性的行为,则表现为这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表征。
那么中华文化
则是指在中国领土范围内,从最早期的人追求价值的文化形态至今跨越几千年,其中历朝历代不同民族获取价值方式的人格化的整体概括。是一种时空范围内更大的概念。
而这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意识理性判断之下选择的价值获得的方式中,受到中华文化深刻影响的原因之一。而对于这样的文化影响的理解,我将举出我的第二个词语“买菜理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