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生活方式的影响究竟是偏重于靠个人的价值观、道德、潜意识,还是偏重于靠个人的基因、激素分泌?( 二 )


什么叫买菜理论?
我们想要生存,就需要吃饭,而吃饭就需要做菜做饭,而到底吃什么取决于我们到菜市场买了什么原料,以及我个人对于食物的喜好,以及我个人对食物是否有毒,是否过期发霉等判断。
那么,文化的选择就像此刻的你要去菜市场买菜。你的意识就是你的理性判断,你必须分辨出哪些菜是新鲜的,哪些是坏的,你个人喜欢吃什么,你会买相应的。
而文化背景,即你所在的区域的文化影响决定了菜市场的菜品品类,即通常来讲,你在北方,也更多能看到北方的菜品。而很难看到南方的菜品(只是举例,请不要纠结现在去了大超市什么都能买到,哈)也就是说,在你认知范围之内的一种价值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
问题一:人们当然要选择最新鲜的,但菜市场里不一定有最新鲜的;人们当然要选择最喜欢的,同样菜市场里也可能没有。也就是说你所处的文化环境,局限了每个人的价值判断,只是在一定认知范围内,形成的价值选择。
问题二:不是所有人都能分辨出,什么是最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即理性判断的认知局限。当一群人从菜市场购物出来,每个人都以为自己买到了最好的,但买到的菜本身存在客观价值上的高低之分,所谓的有人觉得高雅,有人觉得低俗,有人觉得精妙,有人觉得无趣,即其中的价值享受,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
比如一件文物,在考古工作者眼中具有考古价值,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文化,而对于普通的农民伯伯而言,可能只是一个占地方的破罐子,但在文物收藏家眼中,可能就是价值连城的收藏宝物。
问题三:文化偏好,即这个地方的人就喜欢吃这个东西,它的价值也会相应提高,而那个地方的人就不喜欢吃那个也价值也会大大降低。而从客观角度而言,这个东西的价值是固定的,只是完全受到主观意识的偏好取舍有了价值区分。
说的实在有点多了,我简单总结一下,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都具有某种目的性,即为了追求某种价值而存在,否则则没有意义。那么你想要如何去获得的这个过程则是你想要的答案的实体。
而有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并没有在这里解读即潜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以及主观意识的局限性,还有善心为初衷的道德在价值实现过程中的特征,以及损人利己的恶在价值实现过程中的特征。只有深刻理解了这些才能更加清晰地理解您所提出的问题的真相。希望您多加思考,多多体会其中的要义。


【人们对生活方式的影响究竟是偏重于靠个人的价值观、道德、潜意识,还是偏重于靠个人的基因、激素分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