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读报会 二十四节气从哪来,今天我们该如何保护二十四节气?( 二 )


保护二十四节气的过程 , 既是进一步培育、壮大民族自信心的过程 , 也是进一步加强、提升与其他民族文化沟通交流的过程 。 通过双向互动 , 寻求人类文明的共通之处 , 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火炬更加闪亮 。
“百里不同风 , 千里不同俗” , 漫漫历史长河中 , 二十四节气形成了诸多民俗 , 尽管带有各自地域色彩 , 但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以贯之 。 保护二十四节气 , 就是保护民族精神 。 “二十四节气及其实践活动所代表的价值取向 , 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 。 ”曹幸穗说 。
对此 , 淮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应克荣呼吁 , 结合实际重新拾起二十四节气民俗 。 她将二十四节气民俗分为节日民俗、生活习俗、饮食习俗三方面 , 节日习俗如立春时的“鞭打春牛”、大寒节气的“尾牙祭”等;生活习俗如“春分立蛋”“做夏至”等;饮食习俗如“冬至饺子夏至面”等 。
“不得不承认 , 二十四节气民俗的仪式感正在快速淡化 。 寻求适应现代社会的‘新民俗’ , 需要政府引导、民众参与以及新手段介入 , 这必将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 尽管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 但是二十四节气所代表的民族精神这一‘母本’永远不会变 。 ”应克荣说 。
保护节气是在保护什么
“保护二十四节气 , 首先应当考虑的是保护其本身的科学性 。 ”陈广忠认为 , 从学术指导层面“正本溯源” , 是保护二十四节气的首要任务 , 更是当务之急 , “把理念理清楚 , 才不至于‘进错了庙、拜错了祖’ 。 ”
“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高度总体看待 , 从专家学者科学引领这一角度率先出发 , 才能带动全社会形成对二十四节气的正确认知、深刻理解 。 ”王福州表示 , 时至今日 , 尽管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但是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与魂” , 依然能够发挥着“激活全盘”的“酵母”作用 , 保护其理念上的科学性对于整体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
“保护二十四节气 , 也是保护二十四节气背后所蕴含的‘天人合一观’ , 这将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 ”陈广忠认为 , 二十四节气不仅与现代气象科学完美“重叠” , 也与当今生态文明建设“不谋而合”:不与“老天爷”作对 , 在顺随自然规律中摸到自然规律 ,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古代“农业法则”的思想基础及其认知体系 , 将为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 。
这一点上 ,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馆员肖克之也有同感 , “二十四节气背后所蕴含的‘规矩、自信、希望’ , 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宝藏” 。 “规矩” , 只有按照节气进行生产 , 才能延续生命与文明;“自信” , 通过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 坚信勤于劳作就会有饭吃;“希望” , 有能力为自己和他人创造生活的希望 。
“保护二十四节气 , 还是保护二十四节气向生活的延展 , 即二十四节气与自然科学、文学艺术、养生健身、饮食文化等相结合的部分 。 ”陈广忠说 。 二十四节气的思想与精神 , 是农耕文化源远流长的命脉所在 , 但对其物质载体的保护也应当给予相当程度的重视 。 二十四节气的物质载体本身与生活紧密相关 , 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 对于传承二十四节气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 。
如何保护二十四节气
“文化遗产是非物质的 , 但是保护它、传承它 , 亟须物理空间的参与 。 ”文旅部非遗司规划处处长杨晓辉认为 , 让“非遗有抓手”是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 需要建立包含传承馆(所)、传承体验中心等在内的传承展示场馆体系 , 充分发挥其在保存、研究、宣传、展示、传承上的作用 。
“目前已建成的各类场馆 , 以表演艺术类居多 , 民俗类较少 。 ”杨晓辉坦言 。 而且在推进场馆建设的过程中 , 如何正确处理各类参与资本的关系、如何平衡统一场馆的学术性与社会性等 , 都是棘手的命题 。
“没有物理空间是万万不行的 , 但是光有物理空间是远远不够的 , 我们期待在馆中看到既不过于学术化 , 也不流于庸俗化的展览 , 更希望看到一支专注社会教育的专家队伍 。 ”曹幸穗指出 。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馆员王斌表示 , “办展要细且有个性 , 要选取最有益、最能让观众产生兴趣的内容 , 要实现客观条件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
淮南市作协主席金妤认为 , 保护二十四节气必须“从娃娃抓起” 。 2013年 , 她创作了童话《风生水起之二十四节气的故事》 。 2017年 , 该书被改编为同名动画片 , 深奥莫测的节气文化在孩子们眼前一下俏皮可爱起来 。 “让孩子们以二十四节气为参照 , 养成对生命的理性认识 , 才能让二十四节气更好地传承下去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