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改变不甘于现状而又不思进取的状态(18)
如果你可以一边看《2019年我30岁,攒够第一个100万》的理财课软文,一边坦然面对自己这个月2000的花呗账单;
一边阅读《会这个技能的毕业生,正在偷偷超越同龄人》的爬虫技能课,一边安心躺下蒙头大睡——
这样的心态,已经超越大部分同龄人了,根本不用走出舒适区。
1、膈应区
而大部分人,目前并不在舒适区,刀妹称之为“膈应区”。
有句歇后语可以准确形容膈应这种感觉,叫“癞蛤蟆爬脚面,不咬人恶心人”。
在膈应区,你可以按照以前的活法——今日随缘熬夜,明日佛系养生。早饭啥也没有,夜宵烧鸡啤酒。
可熬夜完毕迎着清晨第一缕曙光闭眼,脑子里总回放着微博上看到的“熬夜猝死“新闻;
吃夜宵的时候想着体重秤上只上不下的数字,突然也觉得手里的烧烤不香了。
这种状态就像是舒适区和非舒适区之间的灰色地带,你知道你需要做出改变,但你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
2、二次收益
但明明觉得膈应,为啥不能往前爪巴爪巴,找到自己的舒适区呢?这里涉及到一个概念:『二次收益』
即使是最自暴自弃的行为,也能享受到某些隐藏的好处,这就是“二次收益”。通过这些隐藏的正反馈,你的行动就被日复一日地强化了。
这样说起来可能有点抽象,上一点具体的栗子:
这个现象最初是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观察到的,那些歇斯底里的病人似乎总是依赖于自己的疾病而不是倾向于做出改变。患者们享受自己被关注的感觉,借此逃避工作和责任,同时他们可以不用耗费精力去控制自己的情绪,理直气壮地对外表现出暴躁的一面儿不用考虑后果。
“毕竟我是一个病人啊”,他们这样想。
所以即使经过系统治疗,他们的病情本该有所改善,但部分患者看起来还是萎靡不振。
这和处在“膈应区”的我们多像。
我们并不是有意识地抵触改变,也并不是不想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对于改变之后的路和未知的东西,我们既纠结又不安。
一旦抓住了不改变的理由,我们就不想放手。
3、分析自己的二次收益
上文提到,任何行为在某些程度上都可以给自己带来好处。即使放弃这种行为的好处很多↓
BUUUUT!!
赖床的好处——
不得不承认,这个看起来很鬼扯的『二次收益』是真实存在的......
自己不愿放弃当前行为带给你的好处时,首先要确定自己的二次收益,问问自己“这些在别人看来充满负面影响的行为模式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好处?”
只有找到了你的二次收益,才能试着从更源头的地方解决问题。比如我为了让自己减少赖床的时间,会关掉手机自问:“难道赖床真的让我觉得很舒服吗?”
对。
舒服死了。
当然,通过科学合理的办法,解决赖床什么的也不在话下啦。想看这部分的小伙伴可以先扫码关注,以后会写喔~
03学会制定合理的计划不得不提一下3+2法则~制定计划的好处多得数不过来,不要让“我要开始减肥了”这样美好的愿望和你放过的屁一样过三分钟就烟消云散,这样实在是太亏了!由于本篇篇幅已经很长了就不赘述了,想了解的小朋友可以看一哈我的这篇回答。
让制定计划像长胖一样简单!
学会用科学的方式改变和用正确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失败真的很重要。研究表明,一个人失败的次数越多,自信心就会越受影响,未来的成功可能性也就越小。
文章看到这里已经过半啦,看到这里,证明你也是一个愿意深度思考的人,不如点个赞把这个回答mark一下再继续看。下面继续~
04
烂开始原则
上面分享了要坦然面对改变过程中的“半途而废”,那么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在达到半途的路上更轻松呢?
而下面要分享的『烂开始原则』,就是一个秘密武器,它被称为是三分钟热度患者的青龙偃月刀。
我们从小相信“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好的开始却不是十全十美的开始,在初次尝试时就用力过猛的人,容易把激情和干劲也永远留在开始的那一天。
人们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低估了行动和坚持的难度,这也是为什么笔记本第一页的字迹永远最工整,而你这辈子最熟悉的英语单词就是abandon。
推荐阅读
- 理论 黑洞是什么,它又是怎样形成的,一起来认识下吧
- 云南花25亿建“假古镇”,如今遭人“嫌弃”,当地人:不会再去
- 油价 “负油价”后全球市场变化!美国每升不足2元,中国排名竟超国足
- 万人 罗志祥最新综艺节目暂时停播,因不到5万人观看,他凉了吗?
- 贝尔 陈赫李诞凭一己之力,将芒果王综拉下水,调侃收视不好建议贝尔来
- 停播 罗志祥的新综艺暂时停播,不到5万人观看,综艺效果很惨淡
- 爱迪生 杨振宁所不为人知的身份,足以跟爱因斯坦、爱迪生齐名!
- 国内本科毕业,银行工作8年,怎样去新加坡工作
- Huawei 鸿蒙能不能走通操作系统的第三条路?
- 抹黑 遇到了一篇抹黑《向往的生活》的文章,不说错,只是我完全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