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描写的是什么时代什么地方的景物?

【清平乐·村居描写的是什么时代什么地方的景物?】《清平乐·村居》中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
表达出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与向往之情,客观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
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蠢凳搏击 。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闲居达二十年之久 。
作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粗清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 。所以在《稼轩词》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农村生活的 。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 。这首《清平乐》,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
原词:
《清平乐·村居》作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音同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释义:
茅屋的屋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翠绿的青草,用吴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乐,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河东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手艺真巧 。最令人欢喜的是顽皮淘气的小儿子,趴在溪头草丛,剥着刚刚采下的莲蓬 。
扩展资料: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一所低矮的小茅草屋,紧挨着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小溪的岸上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作带祥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画面勾勒了出来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房子的主人是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刚刚喝了点儿小酒,亲昵地坐在一起唠家常 。这几句虽然写得很平淡,但是,作者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密无间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这真是无奇之中的绝妙之笔!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老人有三个儿子, 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在小溪东边的豆地里锄草;心灵手巧的二儿子正忙着编织鸡笼 。
对于小儿的描写,共用了两句,小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调皮玩耍,“无赖”,是顽皮,是爱称,并无贬义 。溪头卧剥莲蓬刻画出小儿子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 。见到此景,作者感到由衷的欢喜 。
作者虽然归隐田园,但他一直心系抗金,胸怀家园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可以看出他没有一刻不惦记着故土的老百姓,没有一刻不想着国家统一!
所以,当诗人看到江南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生活,他陶醉之时,谁又能说不是心醉之时呢?触景伤情,又想起了“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谁又能说这不是作者为故土的老百姓而做的一个梦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平乐·村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