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我三人行,必得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这句话出自《群书治要》卷九《论语》 。
文章插图
在一般的《论语》通行本上,这句话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群书治要》这个版本里讲:“我三人行,必得我师焉 。”“我三人”就是三个人,包括我本人在内,除了我之外还有两个人 。“行”,有的批注解释为言行的行,有的解释为行走的行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般的说法是,除了我之外,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善人,一个是不善的人,这两个人都是我的老师 。从善人身上学他的善,从恶人身上学避免他的恶 。所以,无论是善人和恶人,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老师 。这种讲法很耐人寻味,我们从早到晚会遇到很多人,有的人是善人,有的人是恶人 。如果我们善学的话,无论是好人坏人、善人恶人,都有我们可以学习提升的地方,都可以做我们的老师 。
文章插图
《论语》中也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到贤德的人,不是嫉妒,而是向他学习、向他看齐;看到不那么贤德的人,不是嘲笑、轻视,或者心里和他起对立,而是马上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有类似的过失 。
第二种说法是《论语集解》何晏注:“言我三人行,本无贤愚,择善从之,不善改之,故无常师 。”我们三个人本来没有贤愚之分,“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的本性都是纯净纯善的,因为后天的环境不同、熏染不同,才使有的人看起来贤德,有的人显得愚钝 。“择善从之,不善改之,故无常师”,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对这句话作了这样一句解释:“何注似以‘行’为‘言行’之行,三人之言行,本无贤愚,其有善不善者,则随事所见,择善而从之、改之,非谓一人善,一人不善也 。”这种解释就更加圆融 。他认为何晏的批注好像是把这个“行”,不是解释为行走的行,而是解释为言行的行 。三个人的言行没有贤愚之分,所谓的善和不善都是随事所见,有的时候他作善,有的时候他也作恶 。也就是说,这是就一个人的善和不善而言,所以实际上没有绝对的善人与恶人,每一个人既可能有善行,有的时候也有恶念,这个说法就更好了,就是论事不论人 。我们看到他善的行为,就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行为,就反省自己,避免这样恶的行为 。这个讲法是最好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不会全好,也不会全不好,我们从每一个人身上都学习他的善,避免他的恶,所以说没有固定的老师 。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群书治要》中刘余莉的《群书治要》】
文章插图
最后一种讲法是,在两个人之中,对于善者,我们随着他学;对于不善的人,我们要去改正他 。这种说法不可取,因为朋友够得上交情才能去改正,交浅不可以言深 。《论语》中说:“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朋友之间要首先建立信任的关系,然后看到他的过失才能够去劝告他 。如果两个人的信任关系还没有建立,看到他的过失就去劝谏他,他会认为你是在诽谤他,他不能够接受,他还会和你结下仇怨 。并且,中国人修学、做学问最重要的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真正的修行人,他不是看不到世间人的过失,不明白世间人的过失,而是即使看到了也不把这些放在心上,污染了自己的清净心 。所以,真正的修学人是把功力、心思、精力集中在改正自己的过失之上,那怎么可以看到别人的过失而去指正别人呢?看到别人的过失应该是马上反省自己,自己是不是有类似的过失 。把别人的过失当作是自己的一面镜子,看到别人的过失,马上就反省自己,这样就能够时时认识到自己的过失 。可见,凡圣的区分就在于会不会学,善不善于学 。
推荐阅读
- 国学《山海经》大荒南经——双双,长着三个脑袋,怕是其中有误会
- 《我的时代你的时代》大结局:佟年韩商言大婚,吴白艾情生双胞胎
- 对于电视剧《无主之城》怎么评价的
- 《盗墓笔记》中的老九门究竟是什么? 老九门哪九门
- 最有魅力的小说男主角求书名
- 爱国诗大全 关于爱国的古诗大全
- 日本动漫烟花
- 李清照的诗有哪些
- 终不复言啥意思
- 红楼梦属于什么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