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大暑,“大暑连阴雨,秋后满囤谷”,是什么意思?下半年收成好不好?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你那这几天热吗?马上就要到大暑节气了,理论上来说,就要到一年当中温度最高的一段时间了 。但是,通过这些年的感受,很多地区,大暑不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而是在小暑和立秋,也就是我们说的“三伏天”中的初伏和末伏 。
当然,我说的只是大部分地区,而咱们国家有一些地区,大暑是非常炎热的 。例如,青海、山西、甘肃、内蒙古等这些地区,大暑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
现在已经是7月份了,按往年的经验,降雨比较多的地区将会集中在河南、河北、山东以及天津、北京等一些华北地区和黄河流域 。因此,每年的7月下旬这些地区的农民都要把防涝灾作为头等大事,我们辛辛苦苦种的庄稼被水淹了可就不划算了 。
雨带北移后,长江中下游等一些地区梅雨结束了,这时候我们会明显感觉酷热,并且没有之前那么潮湿了,进入了伏旱期 。像我目前在广东徐闻种韭菜,每天都要浇一遍水,不浇水就太干旱了,影响韭菜生长 。农谚“五天不雨一小旱,十天不雨一大旱,一月不雨地冒烟”,就是古代长江中下游农民总结出来的经验 。
其实,到了大暑节气的时候,北方是雨季,但是也不小看南方沿海的台风,往往这些台风会携带巨量的雨水给华北地区,带来大量降雨,引发水灾 。
我们现在有了科学的天气预报,能够提前知道什么时候降雨,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但是,古代没有我们现在这种科学手段,只能是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反复的验证和总结,形成经验来指导农事 。那么关于大暑的农谚有哪些呢?
一、大暑连阴雨,秋后满囤谷
高温能够使作物生长更旺盛,特别是北方地区的作物,积温达不到,对籽粒饱满,和最终产量影响都是很大的 。但是,只有光照和温度也不行,还要有充沛的水分,作物才能生长得更好 。所以,大暑节气这段时间下点雨还是有好处的 。
文章插图
这句农谚的大意是说,如果大暑节气多下几场雨,等到了秋后稻谷就会收获满仓 。
高温天气有利于旱地作物和水稻的生长,但是如果出现连续的高温少雨天气,那就不利于生长了 。并且,天气干旱也会影响到玉米拔节,所以,三伏天适当下雨还是能够促进作物生长的 。
但是,这时候的天气是多变的,如果,降雨较多,可能会发生涝灾 。例如,去年河南地区这个时候就是因为台风的影响,出现了强降雨,导致农民种的菜、玉米等作物被水泡 。
河南在我的印象中发生洪涝灾害的次数可不少,除了2021年的洪水,还有1975年8月河南驻马店板桥水库溃坝导致的758大洪水,也是给当地农民带来很大损失 。
所以,每年的大暑节气这段时间正是北方的雨季,不仅要做好防田间干旱,还要防涝灾 。别看这几天高温酷热,可能一夜之间,就会由旱变涝,要抗旱防涝同时抓才可以 。
二、大暑凉飕飕,立冬笑死牛
大暑的时候就应该是热的,如果不热,按古人总结的经验,可能会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减产 。所以,农谚有“大暑不暑,五谷不鼓”的说法 。
作物需要足够的光照和积温才能籽粒饱满成熟,而大暑对应的时间,正好是作物生长最旺盛的那段时间 。所以,大暑节气不热,籽粒也就不会饱满 。甚至,有的作物会影响发育,不结果实 。这样一来,老牛可就要高兴了,因为,这样的作物卖不了也吃不了,只能割了喂老牛了!
总之,大暑期间不热,天气就比较反常了,作为农民要赶紧喷施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来促进作物生长,避免“五谷不鼓”的情况发生 。
关于大暑的农谚还有很多,例如“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大暑大雨,百日见霜 。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东闪无半滴,西闪走不及”, “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大暑不热要烂冬”等等 。
【清明谷雨四月天,七月大暑和小暑】当然,古人留下来的这些农谚都是日常生活和劳作中和自然相处总结出来的,一个地方一个样,有地域性,我们笼统的来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另外,准不准确也无所谓了,毕竟,我们现在有了科学的天气预报,农谚只作为参考就可以了 。
写到最后:
总之,大暑节气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也是作物生长最快的一段时间 。同时,也要注意避暑气,别中暑了 。在过去民间,大暑节气期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习俗 。
推荐阅读
- 古诗乡村四月的意思
- 驾校教练清明放假吗
-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意思
- 这张清明上河图是否是清朝以前的
- 2022年谷雨是几月几号几点几分
- 今年清明节高速免费吗,今年清明高速免费吗2022
- 清明节的今天,除了感,你想对那些奉献生命的烈士说些什么呢
- 清明外出游玩朋友圈说说
- 清明逢三节有什么讲究,2022年清明三节相连有什么说法
- 四月伤感文艺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