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现代人已经不会去纠结几天要洗一次澡了,因为我们现在洗澡非常方便,一天两次都没问题 。但是在古代似乎就不是这样了,据说有古人一年只洗一次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方面是当时社会文明程度还没那么高,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爱干净的,而且生活设施也不发达,有时候洗澡是一件很麻烦而且很奢侈的事情,水源在有些地方还是非常珍贵的 。那洗澡问题古人究竟是如何解决的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
说到古人洗澡,首先争议的是古人到底洗不洗澡?不爱洗澡的最佳代言人是康熙皇帝的保姆苏麻喇姑 。苏姑娘一年就洗一次澡,这与她早年生活在蒙古草原有关,毕竟草原上洗澡是件奢侈事 。以至于苏麻喇姑养成了不爱洗澡的习惯,即使住进紫禁城有了洗澡条件仍保持不洗本色 。
事实上,古代早期典籍中关于“沐浴”的记载,以及将自我清洁搞得极具仪式感,都是针对皇家贵族们的 。老百姓洗澡并不普遍,主要是受制于生活条件 。稍微动脑想想就明白了:洗澡首先要有水,还要有热水,古代老百姓用水可不像现在居民使用自来水这么方便,走个十里八方地去打井水或者河水,是很常见的 。烧水还得使用燃料,常见的是柴禾或者牛粪,这些易耗品古人得来要费力气,说到底还是资源太少 。
如果是冬天洗澡,对房间的取暖又有要求 。万一洗澡感冒了,在那个缺医少药且平均寿命不长的年代,洗澡洗挂了实在是不合算 。这么想想,还是别洗澡了吧 。实在要除垢,最好是在天气热的时候下河洗浴,享受大自然的free馈赠 。所以蜘蛛精们只有下河洗浴了 。
古代最有名的澡堂子当属唐代的华清池 。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华清池是皇家御用汤苑,体现了皇家洗澡的高规格 。杨贵妃在华清池的浴室叫“海棠汤”,是唐明皇送给爱妻的礼物 。这是一个海棠花瓣形状的浴池,底座上边接喷头,下边接陶水管,引的是骊山的温泉水 。当时温泉水量足够大,出水时水花四射,相当于淋浴 。据说爱美的杨贵妃每次洗澡时还将池内洒满花瓣,让室内芬芳四溢 。海棠汤外面还有个飞霞亭,专供贵妃晾头发的,算是洗浴配套设施 。
今人洗澡只是清除身体污垢,放松身心,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天天洗浴 。古人洗澡比较难得,所以意义远胜于今 。
首先,今人说的“洗澡”所包含的内容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在古代是指“沐”(洗头)、“浴”(洗身体)、“洗”(洗脚)、“澡”(洗手)四件事 。不过也有种说法,“沐”指洗头,“浴”指洗身体,所以通称“沐浴” 。
其次,古人对洗澡提到的礼仪层面,自然要搞得极为隆重 。西周时将斋戒洗浴作为祭祀礼仪的重要组成,沐浴净身是对神灵的敬畏 。今人参加重要活动也得沐浴更衣,“孔子沐浴而朝”,同样是这个道理 。
战国时宫廷里设有专门负责领导洗澡的职务“尚浴” 。有人为争夺这个职务还上演了宫斗大戏 。有一天,韩僖侯洗澡时发现池子里有小石子 。一盘问才知道,原来是“尚浴”接班人想提前上岗,有意构陷现任 。
秦汉时有规定:三天一洗头,五天一洗澡 。汉代为沐浴设立法定节假日:全体公务员上五天班,给一天沐浴假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在洗完澡后撰写了心得体会《沐浴经》,可惜没留存下来 。
最后,古人洗澡还与孝道有关 。在家庭里,晚辈给长辈洗澡、洗头是孝 。有个故事:晋元帝司马睿的太子司马绍听说老爸要洗头,特别上表祝福“吉日沐头,老寿多宜 。”晋元帝说头上“大垢臭”,大洗了一番 。司马绍马上体谅到洗那么一头又长又臭的头发很费劲,赶紧问候父皇龙体是否着得住 。因此,司马绍博得了“性至孝”的美名 。
洗澡这件事走进寻常百姓家还是到了宋代公共浴室的兴起,即“香水行” 。宋代的浴室没有莲蓬淋浴,其余和现代的差不多,配备有搓澡、修脚等服务项目 。王安石是个不爱洗澡不讲个人卫生的典型 。他上朝时,身上养的宠物虱子爬到胡须间乱跑,把宋神宗雷得不禁笑出声来 。他有两个好朋友为了帮助王安石改善外在形象,经常邀请他到寺院去高谈阔论,聊完大天顺便泡个澡吧,王安石也不好推辞 。趁泡澡,朋友们把他的脏衣服收拾走了,换了干净的新衣服给他 。这样以来,王安石外在的邋遢形象有了很大改观 。
和王安石不爱洗澡相反的是同时期的苏轼 。老苏很喜欢泡澡堂子,还写了两首《如梦令》抒发感受:
“水垢何曾相受 。细看两俱无有 。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 。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
自净方能净彼,我自汗流呀气 。寄语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戏 。但洗,但洗,俯为人间一切 。”
到了明代,众人混泡一澡堂子更成了寻常事 。而且价格便宜,一钱即解决问题,所以平民百姓洗澡难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一些高级的沐浴这个时期也出现了,“高设木格,人坐格上,其下炽火沸汤蒸之,肌热垢浮,令童子擦去 。”(《万历野获编》)试想这个场景是不是很像烤乳猪?
【为什么古人一年只洗一次澡? 周朝时人们用什么洗澡】谢请
关于古人爱不爱洗澡的问题,我认为洗澡是一种生活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与生活条件息息相关,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没洗澡的条件,到了冬天,给个八月用毛巾简单的擦擦身子就不错,那是也没觉得不洗澡就不行,现在条件好了,几乎天天去游泳和洗澡,有时隔三、五天不洗澡就觉得浑身难受,洗澡那只是爱好,简直是必须 。这就是说,习惯成自然,这种习惯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 。追求舒服是人的本能,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是有没有条件去找舒服的问题 。
话归正传 。说说古人洗澡的问题 。
一,官员洗澡问题
古代把一切事情都纳入礼仪范畴,洗澡也不例外,比如《礼记》就记载,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洗澡,这当然是对官吏的要求 。还有每逢国家举行重大仪式,或者受到什么重要人物的接见,事前都要“沐浴”,“沐”是洗头,“浴”洗身子 。沐浴就是洗澡 。意思就是用干净卫生的面孔以示对活动的重视 。当然官员生活宽裕,有洗澡的条件,他们多数是有洗澡习惯的 。当然对极少数性格懒惰的来说就另当别论了 。
二,百姓洗澡问题
每个朝代中,老百姓占着绝大多数 。作为老百姓来说能解决吃穿住的问题就很不错了,谈不上什么享受 。拿洗澡来说,不用说很古老,就说清朝,听爷爷说,那时冬天我们青州一带的温度最低在零下20度左右,村里能生的起火炉的人家不到百分之十,在这严寒的冬天是不能洗澡的 。就是家庭比较好生的起火炉的,那时房子没有现在密封好,空间又大,冬天室内温度能保持在零度以上就很不错了,也不能洗澡 。可见普通老百姓冬天洗澡没这个条件,何谈洗澡 。
老百姓洗澡就是在一年的伏天,下地劳动一身汗到河里洗个澡,这是方便的 。但是除了一年的伏天,也很少洗澡,我们这里从古代就有的说法是,不到伏天,河水伤身 。也很少有人到河里洗澡 。
因此,爱好不爱好洗澡是条件的问题,古代多数人没洗澡的条件 。
推荐阅读
- 金龟子图片,梨园种小麦为什么金龟子会少呢
- 为什么雨后天上挂着彩虹,雨后出现彩虹的原因
- 一年级古诗 一年级古诗有哪些
- 和平精英情人节热气球任务为什么完成不了 任务完成不了的原因是什么
- 农村习俗“腊月二十三,糖瓜粘”,为什么这天要吃麻糖别的糖不可以吗
- 为什么植物大战僵尸没有动物
- 水珠为什么是圆的,太空中的水滴为什么是圆的
- 乌骨里为什么要杀燕燕 乌骨里杀燕燕的原因介绍
- 为什么现在大家都不去九寨沟了呢
- 杭州为什么建那么多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