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很有道理,值得人们深思 。孔子是我国的圣人,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古典文化的一面旗帜,迎风飘扬了几千年 。孔子说的话就是经典 。君子是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人,君子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在现实社会中,具有着形形色色的人,君子则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他们引领了社会的发展,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
![论语君子坦荡荡,论语述而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http://imgsh.easyfang.com/230613/1U24M3A-0.jpg)
文章插图
有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就是著名的君子,一直得到了人们的喜爱 。宋代的范仲淹是一位典型的君子,是道德楷模范仲淹当地方官的时候就勤政为民,政绩突出 。后来当了参知政事的高官,主持了著名的庆历改革 。他还到边疆带兵打仗,打了很多胜仗 。范仲淹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人们最敬佩范仲淹那种忧国忧民的精神 。尤其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 。君子的心中装着的都是别人,唯独没有自己 。他们将个人利益置之度外,一心为民 。
![论语君子坦荡荡,论语述而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http://imgsh.easyfang.com/230613/1U24L107-1.jpg)
文章插图
【论语君子坦荡荡,论语述而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非常经典,读完之后让人受益很大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这就是岳阳楼记中的经典词句 。
宋代的文学家苏轼也是一位君子,他的一生做到了“一蓑烟雨任平” 。苏轼的一生曾经处于高位,但是时间很短暂,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被贬谪 。但是苏轼不改变志向,坚持自己的理想 。他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为什么这样的洒脱呢,我认为就是因为苏轼的心中装着黎民百姓,具有坚韧的性格,所以才坦荡荡 。他被贬谪到海南的时候,还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的诗句,说明了他的乐观主义态度 。
![论语君子坦荡荡,论语述而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http://imgsh.easyfang.com/230613/1U24H5J-2.jpg)
文章插图
君子都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他们不计较,他们做的事情都是对社会有利益的事情 。相反,小人则不同,小人的心中装着的都是个人的私利 。他们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不惜一切代价,甚至采取不光明的手段 。小人做的事情都是不光彩的,因为心中阴暗,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是有心理负担的,所以很多时候就常戚戚了 。
对“君子”一词的具体说明,始于孔子 。在孔子之前,君子一语主要是从政治角度立论的,君子的主要意思是“君” 。“君”,从尹,从口 。“尹”,表示治事;“口”,表示发布命令 。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 。《诗经·谷风之什·大东》:“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此言君子、小人,在位与民庶相对 。君子则引其道,小人则供其役 。《春秋左传·襄公九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此处君子、小人,仍着眼于地位而非道德品质 。到孔子时代,君子一词开始具有道德品质的属性 。君子一词有多重意思: 一、称有才德的人 。「博文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礼记、曲礼) 二、称在位的人 。三、竹、莲花、菊花的别名 。四、梅、兰、竹,菊称四君子 。五、妻称夫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 (诗经、召南) 六、对先人的尊称 。七、指男子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 八、在上位者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诗经、伐檀)「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孟子、滕文公) 九、好学者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 。」(论语、学而)大致而言,君子一词非只一义 。有多种解释,亦颇容易含混 。在儒家思想里,君子一词具有德性上的意义 。君子以具有知仁勇之常德为适宜 。尤其是仁,更为所重 。当然,仁祇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所宜具有其德性之总纲,在其他方面,仍非无所述说 。---------------------------- 君子又为与小人相反词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卫灵) 凡此对照之说法甚多,举不胜举,然君子与小人之大有别,亦可以概见 。国际君友会认为君子着重在德性之真,与绅士不同,且有其一定之人格内涵,又非一般泛称之知识分子所能企合,因而,君子仍指在人格上品性上较完美之人,社会上也的确需要这种人 。当今之世仍不乏君子,也幸好仍有君子,社会乃能安和,人性乃能趋善,正义公理乃能存在 。想一言以蔽君子,则光明磊落庶乎近之 。
推荐阅读
-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的意思,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什么道理
- 多夫曼斯坦纳规则
- 论语中关于教师的句子
- 论语的名字的由来 论语的名字由来
- 得之淡然失之坦然是什么意思,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什么意思
- 论语人不知而不愠 论语中人不知而不愠
- 论语十二章见贤思齐焉,论语见贤思齐焉
- 诚信的名言人物,孔子诚实的名言在论语中是哪一句
- 论语十则朗读停顿
- 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出自哪,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出自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