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李白,静夜思哪句是李白看到的


静夜思
李白 〔唐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静夜思李白,静夜思哪句是李白看到的

文章插图
记得这是我小学课文中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若说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让我们认识了了骆宾王,那么恐怕许多人知道李白,便基本都是通过这首诗的吧.......
全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意思也非常明了: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是地上泛起的一层秋霜........
抬起头来,看向天空中的明月.......
低下头来,想的全是远方的故乡...........
这是一首借助月亮表达思乡之情的典型的借喻诗........
至于《静夜思》的文学鉴赏性,相信很多读者朋友们可能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人说,这是李白夸张写法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有人说这首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质朴,明白如话.........
有人说这首诗内容单纯,内涵丰富.......
【静夜思李白,静夜思哪句是李白看到的】也有所人说这首诗容易理解,却又体味不尽............
构思细致深曲,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天成...........
总之对这首诗的赞赏已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境,在这里我也不在班门弄斧........那么,我要说的是什么呢?
说的是一个争议........
什么争议?
一个关于《静夜思》是写在白天,还是写在夜晚的争议.......
有人说,当然是写在晚上了:
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
诗词出现了两处月亮,而月亮只有夜晚才会出现........明显的写在晚上吗?
真是如此吗?
那么,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到底是白天写的,还是晚上著的呢?
我觉得应该是在晚上
有人问,你凭什么这样说?
因为:
一,李白素有酒仙自称,一般都是酒后作诗
请问一般人是在何时喝酒?
应该多数是在晚上吧,白天要工作,很少喝酒
所以,根据李白酒后作诗的特点:《静夜思》与很大程度上的可能是作在晚上 。
二,从诗的意境来看,若是白天回忆的话......真实感不够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你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全诗三句全与月亮有关,而且写得入木三分,若不是亲眼所见,又怎么会有如此真实的体验.........
静夜思李白,静夜思哪句是李白看到的

文章插图
哈,反正李白早已故去,题主怎么说都行 。
也不是题主一人对李白的《静夜思》有疑虑,而是现在对《静夜思》的疑惑已经成为潮流 。
有砖家说“《静夜思》中的床是室外的井栏”,原因是室内不可能结霜,古代窗户糊窗纸,月光照不进屋中,所以李白的诗只能写室外,那么“床”只能是井栏了 。
唉,砖家可真是砖家 。
首先,南方屋中不可能有霜,可北方呢?
现在北方的人们住楼房,统一供暖屋内没霜了,可过去我们塞北高原上人们住平房烧火炉时,夜间人们睡在温暖的被窝中,懒的下床往火炉中添媒,同时也没有太多的煤在夜间添入火炉 。
于是,火炉便处于行将熄灭的状态,屋内温度也降为零下 。
第二天起床时,满目皆白,地上、墙上都是水汽凝成的白霜 。
李白的家乡在今天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气候比我们塞北高原还冷,李白半夜醒来,看到满地的月光,怀疑是家乡地上结成的白霜,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
再说说月光照不照得进屋中 。
如果是画传统国画的人,都少不了监摹《芥子园画谱》,从《芥子园画谱》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许多南方乡村古民居 。
《芥子园》画谱上的南方乡村古民民居一般为两室一庁,东边一室主人居住,窗上糊着窗户纸,中间一厅没有遮挡,完全对外敞开,西边一室也许是下人居住的房屋,或者是客室,所以有窗户却没糊窗纸,可能是过去纸的价格也不低,所以也只能请住西屋的人将就了 。
李白一游客借住在乡间,也只能住没糊窗纸的西屋,晚上月明之夜,月光照进房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李白半夜醒来看到地上白色的月光,怀疑是家乡屋中的霜,这也值得人们大惊小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