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背后逻辑

点赞和评论对于内容型产品来说是一个基础功能 , 但对于产品设计师来说 , 深藏一些值得深挖和思考的细节 。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 , 希望对你有帮助 。

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背后逻辑

文章插图
对于设计师来说 , 这个界面看似没有任何挑战 , 可能觉得「不就一列表嘛分分钟搞定」 , 但其中却深藏一些值得深挖和思考的细节 。
之前在做类似需求时 , 我花了些时间去挖掘这个界面背后的逻辑 , 并将思考过程和成果沉淀成文章 ,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
【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背后逻辑】这个功能入口一般在个人中心 , 并且和其他功能聚合在独立的版块中 , 比如「消息私信」、「我的收藏」、「浏览历史」、「下载管理」等等 。
「我的评论」功能优先级一般弱于「我的点赞」 , 因此有的产品不会外显 , 而是和「我的点赞」聚合到二级页的tab上 , 便于用户横划手势切换 。
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背后逻辑

文章插图
从业务属性上看 , 貌似是单纯的体验导向型功能 , 和业务并不搭嘎(其实并不是) 。
用户需求上看 , 主要满足用户「信息的获取、调用和删除」 。比如浏览或查找之前赞、评过的内容 , 或者删除自己的评论 。
根据BJ Fogg提出的福格行为模型 , 一个人行为的发生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动机、能力和触发 。这个场景下 , 用户动机是「信息的获取、调用和删除」 , 触发通常是用户的内部触发(也就是主动发起的决策和行为) , 能力即用户在此付出的成本 。
动机和触发的可发挥空间小 , 因此设计师能够发力的点 , 就是降低用户在此页面的能力要求 , 帮助用户高效得完成查找、阅读和点击行为 。
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背后逻辑

文章插图
要实现这个目标 , 无非是缩短路径、层级清晰、建少视噪等等 。但是一开始的布局框架又该如何搭建?下面 , 我结合市面主流的内容型竞品 , 从宏观角度上来探索是否存在一个万用的、固定的框架类型 。
二、关于布局框架
因为标题具有最高的决策权重 , 因此信息流侧重长文本展示 。另外 , 「我的点赞、评论」必定遵循时间排序来符合用户习惯 , 所以这两个因子决定了这个界面 , 只能以纵向的内容流展示 。
但这样太笼统了 , 通过内容型竞品的研究拆分 , 我发现这个场景下的框架基本分为两大类:动态流和列表流 。再细分的话 , 又可以根据「用户模块」和「互动模块」的有无分为五类 , 先来说说「我的评论」 。
1. 我的评论-双模块动态流这个框架的特征 , 除了必要的内容区外 , 同时包含了「用户模块」和「互动模块」
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背后逻辑

文章插图
用户模块即包含了用户头像、用户昵称和发布时间的版块 。这个模块符合功能预期 , 通过自身信息的露出来强化「我的」掌控感 。另外头像锚点也利于视觉锚定 , 快速浏览 。
而互动模块即用户对内容的操作集合 , 包括点赞、评论、分享等等 。这个模块多是为了强调互动 , 引导用户继续参与到内容中;
另外 , 腾讯直接把评论的删除按钮外显并强化了 , 虽说对内容有明显的视觉干扰 , 但基本符合大部分用户来到这里的动机 , 对 , 就是来删评的 , 所以倒没什么可说的 。
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背后逻辑

文章插图
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背后逻辑

文章插图
2. 我的评论-单模块动态流这个框架的特征 , 是只包含了「用户模块」 , 不存在「互动模块」 。竞品中只有UC这一个例子 , 互动属性被截断 , 让界面整体更加沉浸 。另外 , 相比前一个框架 , 屏效也有明显的提升 。
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背后逻辑

文章插图
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背后逻辑

文章插图
3. 我的点赞-双模块动态流此处可以再细分两类 , 一类是共同包含了「用户模块」和「互动模块」 , 另一类则把「用户模块」给替换成了「创作者模块」 。
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背后逻辑

文章插图
前者一共2个竞品使用了此框架:知乎和qq浏览器 。除了表现层的样式、布局外基本没有什么差别 。
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背后逻辑

文章插图
后者则包括头条和微博 。他们直接保留了原创作者的模块 , 而且一旦内容对应的创作者没被你关注 , 还直接外显关注按钮 。并且样式上看 , 微博很明显在特意强化创作者模块 , 不论是较大的头像尺寸、还是主色强显的昵称和关注按钮 。
至于为什么这么搞 , 后面会说 。
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背后逻辑

文章插图
4. 我的点赞-单模块列表流这个框架的特征 , 是只包含了「用户模块」 , 不存在「互动模块」 。和「我的评论」一样 , 只有uc一个竞品 。相比前者 , 同样提升了内容的沉浸 。
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背后逻辑

文章插图
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背后逻辑

文章插图
5. 我的点赞-零模块列表流这个框架只保留了内容模块 , 因此可以完全聚焦于某一类型内容的聚合 , 强调浏览效率 , 所以模块上更加精简和单一 。优势上无疑是更加沉浸 , 效率更高 , 屏效更高 。
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背后逻辑

文章插图
竞品中 , 网易、腾讯新闻均使用了此框架 。虽然辅助信息用文字的形式标明了来源和评论数 , 但整体依旧归属于内容 。
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背后逻辑

文章插图
那么问题来了 , 这些框架的背后有什么客观依据可以支持?它们和各自产品的业务本身主张又有什么关联?
三、框架背后的逻辑
任何内容型平台的正向循环 , 都离不开三个方面:内容创作者、内容和内容消费者 。宏观上说 , 内容平台需要做的就是去不断得强化这个闭环 , 让三者互相赋能 , 以此收获长期稳定的收益 。
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背后逻辑

文章插图
比如平台通过各类激励政策(如流量包、现金奖励)、创作工具(如剪映、各色各样的道具模板)和对优质内容的扶持 , 来激励创作者生产内容 。优质内容又可以反向提升创作者影响力 。
另外 , 通过鼓励消费者对创作者的关注 , 来沉淀关系链 , 一方面内容供给满足个性化订阅的需要 , 另一方面反向激励创作者持续产出 。双方收获了各自的利益 , 也就更难以离开平台 。
而创作者和消费者之间 , 又是满足和反哺的关系 。因此正是这样的背后逻辑支撑了内容型产品的发展 。
当然 , 对于「我的点赞、评论」来说 , 因为用户的动机导致内容成分占主导地位 。所以 , 社交属性、内容互动的增减与否 , 主要受产品自身定位、以及业务方向的影响 。
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背后逻辑

文章插图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微博保留了up主信息模块 , 就是由于微博本身定位强社交 , 绝大部分的内容生产、传播基于产品内沉淀的社交链 , 甚至你关注的人点赞了什么内容 , 都会通过底tab的红点来吸引你去点击 。
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背后逻辑

文章插图
也正因此 , 微博在「我的点赞」界面中 , 采用的是「创作者模块」来表达社交属性 , 以此鼓励、引导用户去社交互动 。此框架下 , 除了内容外 , 还强调了消费者对创作者、及其内容的关系 。
而头条本身定位是个性化资讯服务 , 但后续的业务方向也开始向社交倾斜 , 不论是早前就有的新人推荐卡片、微头条还是创作者门槛的降低 , 都意味着头条正在朝着微博社交化的道路不断迈进 。
头条目的很明显 , 将过去松散的用户关系 , 通过社交链的沉淀来转化为关注+粉丝的强关系 。(提一嘴 , 头条和微博一开始其实是互惠抱团的关系 , 后来头条开始涉足社交后 , 因为触碰到了微博对市场的独有控制 , 两家就开始不断互撕 , 其实归根究底还是为了利益)
也正因此 , 头条的框架和微博一致 , 都采用了「创作者模块」 , 而非常规的「用户模块」 。
而其他的双模块框架 , 即「用户模块」+「互动模块」 , 除了内容外 , 则只强调消费者和内容的互动关系 , 这和产品本身并非强社交的定位有关 。
单模块框架 , 除了内容外 , 只强调消费者个人身份 , 此时缺失了和内容、创作者的关系 , 互动感弱化 , 沉浸感开始强化 。
零模块框架 , 则让用户完完全全得聚焦到内容当中 , 沉浸感最高 。此时「我的点赞」更多得类似收藏功能 , 来作为承载个性化内容的容器 。
四、使用场景总结
最后 , 来大致梳理下每种框架的使用场景 。
如果产品当前定位与微博类似都倾向于强社交 , 或者业务方向开始向社交偏移 , 那么可以使用内容+创作者模块+互动模块的框架(「我的评论」涉及用户自己的评论 , 需要用用户模块);
如果产品当前对社交没有那么重的需求 , 那么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细分两类:
1.希望强调用户对内容的互动:可使用内容+用户模块+互动模块的框架;
2.希望用户沉浸于内容中 , 可以使用内容+用户模块 , 或者纯内容的框架 。前者的优势在于保留互动以及通过自身信息的露出来强化「我的」掌控感 , 另外头像锚点也利于视觉锚定 , 快速浏览;后者的优势在于高屏效和完完全全的沉浸感 。
一句话 , 根据产品当前的状态和诉求 , 框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 , 只是适不适合而已 。
五、最后
任何的设计形式 , 任何看似简单的细节 , 必然存在一个客观依据作为支撑 , 要么是业务、要么是用户 。所以 , 我们设计师要做的 , 就是多从这两个维度 , 不断得去理性思考、深挖背后的逻辑 , 从而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 让设计有理有据 。
希望这篇干货对你有所启发 。
我是Andrew , 我们下期见 。
专栏作家
Andrewchen;微信公众号:转行人的设计笔记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 。中科院硕士自学转行 , 擅长通过文字帮助年轻设计师成长和提效 。延迟满足、长期主义 。
题图来自 Unsplash , 基于CC0协议 。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