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子少保,太子太保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虚衔,实在没法跟现代的官对等 。
古代所谓的“三公三孤”指的是太师,太傅,太保,以及少师,少傅,少保 。这些官历史都极为久远,是仅有的从周朝保留到明清的官职 。地位极为尊崇 。
比如太师,在先秦的时候,商周的时候曾经一度指带领军队的大臣,因为那时候“师”指军队的意思 。后来则逐渐脱离了这个意思,秦朝之后基本变为加衔,作为对高官的赏赐,是文官能够达到的最好恩赏 。在古代,“师”和“傅”是有区别的,一般“师”教授知识技能,“傅”教授道德品行 。所以“太傅”也是辅佐君王,教授君王的重臣,和太师一起作为极高的荣誉赐给大臣 。太保是指辅弼卫护君王之官,与太师,太傅并列为“三公” 。而少师,少傅,少保被称为“三孤”,合起来称作“三公三孤”
三公三孤的级别都极高,在明清,太师太傅太保皆为正一品 。我们看影视剧中经常说一品大员,实际上古代大臣(尤其明清)想做到正一品是非常非常难的 。从政府结构来说,法律意义上,政府中最大的官是六部之首——吏部尚书,正二品 。而正二品往上,就基本都是虚衔了 。
我们知道明清的政权运行里,明朝的核心是内阁,清朝的核心是军机处 。而无论内阁还是军机处,都是一种委员制,即由多个大臣组成内阁领导朝政,内阁大臣一般都是朝廷里的重要官员,尚书,侍郎,都御史等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内阁大臣可能是尚书侍郎,但尚书侍郎并不都是内阁大臣 。所以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是——三品的侍郎成为了内阁大臣,要领导二品的尚书 。
这就很尴尬了 。
所以古人的政治智慧是无穷的,他们相当了很巧妙的办法——加封 。
想把内阁大臣的级别提上来,但朝廷里的位置就那么几个,为了提个级别赶走一个高官不合适 。这就需要虚职了,三品的侍郎加封一个太子太保,马上变正二品了,可以名正言顺的领导工作了 。
而内阁的重要大臣(如首辅次辅),可以获得更高的加封,如少师少傅少保,都是从一品 。如果功劳极大,跟皇帝的关系又好的话,就可以在活着的时候获得正一品的官衔——位列三公,等太保或者太傅 。但几乎不可能在活着的时候封为太师,那是最后的保留官衔,用来给死去的重臣们加封的 。明朝的内阁首辅们一般死后都会加封为太师 。终明一世,只有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获得了太师的封号——张居正,在死前三天被封为太师 。
三公三孤的封号最重要的功能还是作为文官的荣誉 。文官能够获得三公三孤的封号被视为是极高的荣誉,是一生的终极追求,是绝对的光宗耀祖的 。太子太师等太子版三公三孤,比正版三公三孤低两级(太子太师正二品),理论上是辅佐太子,实际上并没有具体工作,也是加衔,与三公三孤的功能是一样的啦!

古代太子少保、太子太保是皇帝加封给朝廷大臣的荣誉称号,没有实际权力,只是虚职,现在难以找到准确与之对应的官职 。

古代太子少保,太子太保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文章插图
古代重视对太子的培养教育
古代皇帝“三宫六院”,妻妾成群,子嗣众多,而“太子”却只有一个 。一般是立长子为“太子”,若长子夭折则立次子,以此类推,也有争权夺利破例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封建王朝是“家天下”,一般情况,皇帝位是父传子,子又传子 。但皇帝众多子嗣中,太子才是未来国君的继承人 。因此,太子是直接影响一国未来命运的人,历代君主既重视太子的确立,有重视对太子的教育 。
封建王朝为了保住家天下“千秋万代”兴旺发达,总是煞费苦心的为太子选择好的老师,想方设法教育太子成才成器,以便胜任未来的职位要求 。
古代太子少保,太子太保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文章插图
古代朝廷的“三公”与“三孤”
古代有“三公”“三孤”和“三师”“三少” 。三公、三孤都掌握有实权,而三师、三少则为没有实权的头衔 。
“三公”是周朝时就有的职位,后来逐步有所变化 。周朝时设立太师、太傅、太保“三公” 。
秦朝时,“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汉代承袭秦制,只是太尉变成了司马 。那时的“三公”可管理朝廷行政、军事、内务等方面事务,很有实权,丞相也是“三公”之一 。
到明、清时期,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正一品衔,没有实权 。
“三孤”,也是周朝所立,是少师、少傅、少保的合称,是三公的副职,从一品衔,也很有实权,其地位低于公而高于卿 。到宋徽宗时复置,作为次相之任,其后,固定下来 。北宋名将岳飞和明朝名臣于谦,都曾官拜少保 。
古代太子少保,太子太保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文章插图
古代朝廷“太子太保”与“太子少保”
太子太保,是封建社会辅佐太子的职官之一,与太子太师、太子太傅统称为“东宫三师” 。太子太师教授太子学文,太子太傅教授太子习武,太子太保则是负责保护太子安全 。
太子少保,是太子太保的副手,太子少保与太子少师、太子少傅统称为“东宫三 少”,“少”即“副”的意思,都是“东宫三师”的副职 。“东宫三师”与“东宫三少”,在古代合称“太子六傅” 。
太子太保、太子少保这些“三师”“三少”的头衔,只是皇帝对重臣近臣的一种恩典似的任命,一个荣誉称号而已,并不一定真的当太子的老师、给太子上课 。
一定程度上说,“太子六傅”完全是太子的高级跟班,没有实权 。但是,一旦未来太子接班,他们则是智囊团的核心力量,其权力则不可限量 。
古代太子少保,太子太保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文章插图
由以上分析可知,古代不少官员的太子太保、太子少保等头衔,只是一个荣誉称号 。这与太师、太傅、太保不同,他们为“三公”,有实权的,正一品衔;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也有实权,是副职,从一品衔 。古代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三师”,没有实位的,从一品衔;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三少”,没有实位的,正二品 。
【古代太子少保,太子太保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时至今日,太子太保、太子少保难以找到正儿八经对应的官职 。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的话,似乎八九十年代有些暴发户为自己、为儿子请的保镖倒是有些类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