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点兵为何多多益善 为什么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军队越多才越能发挥军争的艺术,也就是说只有军队达到一定数量后,为将者才能更好的发挥出他的军事天赋,将谋略运用得淋漓至尽 。打个简单的比喻,你只有十个兵,那么你打仗就没有什么谋略可用,只能硬碰硬的打;如果你有十万军队,那么你就可以安排一部分做诱饵,一部分做伏击,一部分做后援;如果你有百万军队,那么你发挥的空间就更大,可以纵横全国无疆了 。当然只有韩信这样的帅才才能统兵百万,像刘邦这样的大将他最多领兵十万 。刘邦击彭城有兵56万,击匈奴有兵32万,这些军队数量远远超过刘邦的统御能力,因此皆失败而终 。

韩信点兵为何多多益善 为什么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文章插图
军队作战来源于群殴但是明显高于群殴,军队之所以称为军队是因为他有严密的组织,是专业杀人的组织 。单打独斗是游侠的决斗方式,群殴是帮派间的暴力解决问题;军队作战分工明确,进退有序,是以阵形和组织取得胜利,并非仅仅靠士兵的个人勇武!悍不畏死,一往无前的大秦军队,在被李牧、项燕击溃后,逃跑的速度也十分快;装备精良的齐国军队,数量众多,但是将帅无能,面对秦军的奋力一击,也就亡国了 。因此军队的核心是将帅,士兵是手足,两者结合得好,那么军队就会无敌 。
韩信点兵为何多多益善 为什么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文章插图
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在于韩信能将用兵谋略发挥到极至,在于他明白军队取胜的主要原因在于“合众暴寡”,“以强凌弱” 。集中优势兵力击溃敌军的关键点在于已方有优势兵力,没有优势兵力就谈不上击溃敌军 。比如韩信的背水一战,大家都认为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其实在正面战场上赵国军队虽有二十万之众,但是并没有人人参战,因为铺排不开,与汉军正面战斗的赵军数量并不比汉军多 。韩信以优势兵力抵抗住赵军的进攻,当然他知道抵抗不能持久,所以他派了一支奇兵偷袭赵军大营,使得赵军军心混乱,然后一鼓作气击溃赵军 。为何赵军大营被劫,赵军就军心混乱了呢?那是因为赵军认为汉军的援军到了,数量不在他们之下,且粮草被抢,他们必败无疑,因此军心就乱了 。
韩信点兵为何多多益善 为什么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文章插图
长平之战白起以50万秦军围困赵军45万,为何赵军冲不出包围圈呢?原因在于白起利用了地形之利,这地形之利相当于给秦军又增加了50万人,赵军人数虽多却无法全面铺开,突围之路又地形不利于他们,因此多次冲不出秦军包围圈 。垓下之战时,汉军有四十余万,楚军有十余万,如果韩信采用与项羽硬碰硬的战法,那么韩信必败!因此韩信采用了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之计,层层设伏,处处诛心,让项羽不知道汉军有多少军队,也无处着力突围,楚军还军心涣散 。如果韩信手中只有十万军队,那么他的十面埋伏就无法施展;如果韩信只有三万军队,那么他也不敢再背水一战 。
韩信点兵为何多多益善 为什么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文章插图
一个将军,说自己带兵“多多益善”,其实是一种讽刺 。谁都知道,在战场上带兵,以多胜少,那是再正常不过的 。反而是以少胜多,被视为战争奇迹 。那么,韩信为什么还要说“多多益善”呢?
韩信点兵为何多多益善 为什么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文章插图
(韩信剧照)
这句话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和刘邦的事情很多,那么,为什么司马迁单单把这句话写出来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故事 。
说是有一天,刘邦和韩信等人坐在一起吹牛,吹自己能带多少兵 。刘邦问韩信:你觉得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你最多带10万 。刘邦说:那你能带多少兵呢?韩信说:我嘛,多多益善 。刘邦说:你多多益善,为什么却成了我的手下呢?韩信说:你不能带兵,但能驭将 。而且你得天下是上天注定的,不是人力能改变的 。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韩信说“多多益善”,其实只是吹牛而已,表示自己带兵多 。
韩信点兵为何多多益善 为什么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文章插图
(司马迁像)
【韩信点兵为何多多益善 为什么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显然不对,这件事是司马迁专门在《史记》中写下来的,司马迁写《史记》,可不是什么话都写下 。要知道,那时候是用竹片写字 。就这么一段话,已经占了好几块竹片了 。就算是皇家的竹片,司马迁的手也写得酸呀!显然,他不是随便写下来的 。至少他不相信,这是韩信和刘邦在吹牛 。
那么,如果韩信不是吹牛的话,那他是表示什么意思了?
我们知道,自从刘邦让韩信带兵,并打出战绩开始,刘邦就一直猜防韩信 。当韩信拿下齐国,想让刘邦封他为“假王”的时候,那是刘邦和韩信的第一次大冲突 。幸亏陈平眼疾手快,踢了刘邦一脚,化解了这一场危机 。但是此后两人就矛盾不断 。刘邦先是把韩信从齐王移镇为楚王 。接着还是不放心,又把他抓回京城,说他造反,把他降为淮阴侯 。降为淮阴侯,又不把他放到淮阴去,而是关在京城监督起来 。最后依然还是不放心,由吕后与萧何合谋,把他给杀了 。
韩信点兵为何多多益善 为什么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文章插图
(刘邦像)
那么,韩信一生究竟有没有造反呢?显然,这件事情是很值得怀疑的 。至少有几点可以确定:其一,韩信没有造反的行动 。其二,刘邦没有得到韩信造反的证据 。总之,说韩信造反,显然是一种“莫须有”的罪名,是一种觉得韩信因为强大,所以他就有可能造反的有罪推断 。
司马迁在这里写这句话,我认为他就是在以“微言大义”的方式批评刘邦 。为什么这么说呢?
司马迁所表明的是,刘邦最大的本事就是驭将,就是当皇帝 。他不能干带兵的事,他不能把将领的事情给抢去做了(事实上,后来刘邦带兵打仗,就不是很厉害 。他在打匈奴的时候,差点被冒顿给搞死) 。当将领,只有韩信这样的人合适 。而且韩信不管当多大的将领,带再多的兵都可以 。而且韩信是绝对不会造刘邦的反的,因为他自己都认识到,刘邦的皇位是上天给与的,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 。既然韩信有这样的认识,他为什么还会造反呢?不是白费功夫吗?
(参考资料:《史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