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的 。
烙画 古称“火针刺绣”,近名“火笔画”、“烫画”等,是古中国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 。据史料记载,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直到光绪三年,才被一名叫“赵星”的民间艺人重新发现整理,后经辗传,逐渐形成以河南、河北等地为代表地几大派系 。
【烫画有没有收藏价值,烫画有用吗有收藏价值吗】作品内容在力求继承传统花色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创新,多为古典小说、神话故事、吉祥图案、以及山水风景等,图案清新,美观大方,永不褪色 。
无论是烙画艺术还是中国画,从本质上来讲,它们都是绘画 。
关于绘画的定义,我认为应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艺术家的艺术修养,包括对美的感受认识和表达的能力 。〈二〉工具、材料的选择运用情况 。
〈一〉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绘画形式,它的界定基本上是从湖南长沙战国时代楚墓中出土的两幅帛画《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为最早 。
随后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逐渐地发展、成熟 。从人物画发展到风景画、花鸟画、鞍马画等,而每种体裁的绘画都各有其自身的演变、发展过程和特点 。烙画是一种民间艺术,它的传承基本上是通过烙画师傅口授的方式传给徒弟,是一种家族作坊式的艺术,所以关于烙画艺术的起源、体裁、风格传承变化特点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 。
但是,从当代烙画艺术的体裁风格特点上看,可以说它是中国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
无论是中国画还是烙画艺术,它都需要艺术家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对美的感受和认知的能力,当然,这里所说的“美”是从绘画层面来说的 。
比如北宋中期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家郭熙,在他的《林泉高致集》中写到四时山水景物的变化“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至今仍然被人们所传诵 。
我们再看当代的烙画作品,也不乏含有强烈感受美的艺术作品,只是烙画作品大部分不留艺术家的名字,只有作品的名字,如《富贵吉祥》、《国色天香》、《竹报平安》等,一些作品是临摹品或者根据文学故事创作的,如《清明上河图》、《红楼十二钗》、《大观园图卷》、《万里长城》、《山河万里图》等 。
烙画的题材都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名字通俗易懂 。所有从事绘画的人都要对美的规律进行研究学习,对表达美的技巧进行严格持续的训练 。烙画艺人赵星三原本就擅长绘画,而他收的四个徒弟也都能写会画,并且各有专攻 。
大徒弟李番之的筷子烙花《百子图》、《七剑十三侠》、《上、中、下八仙》、《关爷挑袍》、《西厢人物》等都极尽生动形象 。所以,烙画艺术与中国画艺术是一脉相承的 。
〈二〉从施艺的工具、材料看,烙画艺术是中国画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是毛笔、墨、宣纸或丝绢,以及国画颜料 。国画家要掌握各种工具、材料的特性,用笔蘸墨在宣纸或丝绢上勾、划、点、染、皴、擦等用笔,同时控制墨的浓淡、轻重、缓急的变化,作品或者施色或者不施色 。
烙画的工具、材料则是烙笔(或铁扦、火笔)、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有的还用到国画颜料 。烙画艺术家也要掌握各种工具、材料的特性,利用控温技巧,在竹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勾划烘烫而成 。
将二者进行比较,我们发现,烙画用烙笔替换了中国画的毛笔,将施艺的材料由宣纸、丝绢扩大到竹、木、葫芦、贝壳等材质上 。因为有烙笔这一特殊的工具,使施艺的材料更为广泛 。
在不同的材料上烙制,能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 。
《金陵十二钗》是南阳烙画的经典之作,反映的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故事 。尽管人物相同,但在不同的材料上烙制,却有不同的韵味,竹木上烙制的“十二钗”少了一些妩媚,多了几分豪爽;丝绢上的“十二钗”,减少了豪气,却增添了许多贵族风韵;宣纸上烙制难度最大,却能兼具前二者之间 。
所以,烙画艺术又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画 。
其次,南阳烙画艺术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 。
烙画艺术是一种民间艺术,它根植于民间,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它的烙绘者是能书会画有知识的农民,所以烙画本身既受到农民的喜爱,又受到上层社会人士的青睐 。
解放初期南阳烙画是以烙花筷子为主发展起来的,筷子是东方人吃饭必备的工具 。木烙花筷子选用冬青药木,质地优良,工艺精湛,性寒凉、色洁白,用香油浸泡后,呈象牙黄色、气味清香,有助于养生 。
在方头筷面上,工匠们用手工烙绘出的画面,典雅精美,可供欣赏,所以又成为收藏者的所爱 。当代烙画发展到丝绢、宣纸上,形成类似于国画的艺术品 。题材都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因为火笔这一工具的介入,使画面增添了古朴典雅的气度 。
从烙画起源的传说得知,它曾是宫廷的御用品 。时至今日,烙画已成为一种风格高雅的艺术欣赏品和国际友人的馈赠礼品,备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 。
烫画又称火笔画、烙花,是用一种特制的铁笔,在扇骨、木制家具以及纸绢等上面烙制成的传统工艺画 。烫画相传创始于汉代 。河南、广东、浙江、江苏和安徽等地都有生产 。
文章插图
河南南阳烙花,解放前,采用铁丝仿烙笔,在油灯上炙烤进行烙绘,仅能生产筷子等小件日用品 。解放后进行改革,由"油灯烙"改为"电烙"、"躺烙"、"座烙",将单一的手工烙笔改为大、中、小型号的电烙笔,并可随意调温,从而发展了烙版、等工艺 。烙绘时可进行润色、烫刻、细描和烘晕,色泽呈深浅褐色,古朴典雅,别具一格 。这是我们所说的民间烫画 。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化,人追求和喜好较之以前也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如今市面上广泛流行一种体现个性的工艺--烫画 。说起烫画,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只是知道有这么一种工艺可以在服装、玩具、包等等物品上烫印自己喜欢的图案 。
文章插图
清末民初,涌现出来很多优秀的烫画艺人,并且在河南、广东、江苏和浙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其中比较知名的,南阳有赵星三、李番之、邱义亭、杨殿奎、张彦夫、张西凡、牛金星;江苏有张友琴、钱怀瑾、刘锦堂、潘三四等;广东有陈晚、赵仲衡、赵兆铭、赵晃等,都名噪一时 。
文章插图
建国后民间艺术得到极大的发展,代表人物如黑龙江的民间艺人丁宝军等,可在纸上烫画,代表作品有全幅《清明上河图》,《百美图》等,山水人物活灵活现 。空间感强,是民间艺术的瑰宝 。
烫画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一项作画技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值得收藏,值得学习,值得保留,值得弘扬!
推荐阅读
- 住酒店你是怎么检查有没有针孔摄像头
- 防蚊手环有没有用
- 水浒传里有没有诸葛亮
- 腾讯新闻如何收藏新闻-腾讯新闻收藏新闻教程
- 起点读书如何查看收藏的书-起点读书查看收藏的书教程
- 和方法有关的名言
- 有没有校园小说类似流星花园的
- 裸子植物有没有果实会不会开花
- 英语考级有没有年龄限制
- 古代有没有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