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少有人提它上句 三吏三别

我们为什么要读古诗词?一是因为文字和意境够美 , 二是因为它们给了我们太多的精神力量 。对于第二点 , 笔者说的并不只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之类的劝学名句 , 而是许多带着些许悲情、却并不失霸气的豪情之语 。

为何少有人提它上句 三吏三别

文章插图
当年25岁的苏轼写了句“腹有诗书气自华” , 被后世万千读书人时常挂在嘴边 , 但却少有人知道苏轼是要将这句诗送给他那穷困潦倒的好友董大 , 它的上一句是“粗缯大布裹生涯” , 虽贫却不失文人之志 , 这才是真正的“气自华” 。当年46岁的杜甫在西安曲江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七十古来稀” , 很多人以为诗圣是看透了生死富贵、准备安度晚年了 , 却不知前面还有一句“酒债寻常行处有” , 更不知就是在如此潦倒之下 , 他写了“三吏三别” , 这样的家国情怀正是杜甫被尊为圣的原因 。
为何少有人提它上句 三吏三别

文章插图
在诗词的世界里 , 我们读到的不只是字句之美 , 更是仁爱之美、坚强之美 , 这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是古诗中的一处乐观之美 , 来自诗鬼李贺的《致酒行》 。听诗名不算特别有名 , 但其中的一句大家应该听过:雄鸡一声天下白 。这7个字如此经典 , 如此霸气 , 可是上学时老师却很少提到它的上句 , 这是为何 ,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全诗:
【为何少有人提它上句 三吏三别】《致酒行》
零落栖迟一杯酒 , 主人奉觞客长寿 。
主父西游困不归 , 家人折断门前柳 。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 , 天荒地老无人识 。
空将笺上两行书 , 直犯龙颜请恩泽 。
我有迷魂招不得 , 雄鸡一声天下白 。
少年心事当拏云 , 谁念幽寒坐呜呃 。
为何少有人提它上句 三吏三别

文章插图
写此诗时 , 李贺19岁 , 早就名满京城的他对拿下科举有足够的信心 , 再加上韩愈等人的赏识 , 他本该是京城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不料却因为父亲的名字犯忌讳 , 被剥夺了参考资格 。此时的李贺空有一腔抱负却无法施展 , 在与好友喝酒时便写下了这首《致酒行》 。
怀才不遇 , 是古诗中永恒的话题之一 , 大多数都是发发牢骚 , 李贺这首诗中也有这样的内容 。比如三、四两句就用了汉武帝时主父偃被困家中的典故 , 五、六两句也用了唐太宗时马周多年不被任用的典故 , 以古代先贤自喻 , 写出了自己的一腔愤慨 。但若李贺仅是如此 , 那这首也就算不得多高级 。
为何少有人提它上句 三吏三别

文章插图
在后几句中 , 诗人笔锋一转 , 主父偃、马周最终还是被启用了 , 自己虽一时受挫 , 最终会有雄叫一叫天下白之时 。在这7个字之前 , 还有一句“我有迷魂招不得” , 意思是:我现在只是迷失了而已 。在了解李贺的生平后 , 这句诗当真是令人不忍卒读 。19岁的李贺感慨少年当有凌云之志 , 不该唉声叹气 , 但事实上因为不能参加科考 , 李贺一生都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 , 最后在27岁时郁郁而终 。
为何少有人提它上句 三吏三别

文章插图
恍惚间我们似乎看到一位天才诗人举着酒杯 , 带着无限希望念出这样的霸气之作 。很多人觉得李贺还是太天真了 , 这样的命运对于李长吉来说太惨了 , 这也是很多老师不愿意提起这首诗的原因 。但笔者认为 , 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回避这首作品 。因为李贺虽一生凄苦 , 却从未放下过青云之志 , 他身上体现的坚强乐观和悲情中的豪迈 , 正是咱们的孩子需要的精神力量 , 毕竟他们的人生不会一帆风顺 。大家觉得呢?欢迎讨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