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魏“桂陵之战”齐国以弱胜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以弱胜强

齐魏“桂陵之战”齐国以弱胜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桂陵之战就是历史上的“围魏救赵”是齐国为了救援赵国而偷袭魏国大本营最后巧用伏击打败了魏国名将庞涓的战役 。
“桂陵之战”和“马陵道之战”是战国中期非常重要的两场战役齐国凭借这两次战役终于击垮了战国七雄之首的魏国而魏国则从昔日的中原霸主沦为一个边缘化国家 。
在桂陵之战中齐国敢于以弱胜强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是没有直接从正面迎战强大魏国而是用伏击、偷袭的手段取胜;第二是因为魏国军队来回奔袭、疲惫不堪、骄傲轻敌 。
魏国、赵国、韩国都是从晋国中分裂出来的国家而魏国在魏文侯魏斯、魏武侯魏击父子两人统治时期国力非常强大是战国七雄之首 。
在战国时代前期这段时间中原强国魏国不仅越过赵国的领土灭掉鲜虞人的中山国(中山的第一次灭亡)甚至东伐齐、南攻楚、西战秦俨然有一番要席卷天下的气势 。
以魏国的变法为例远远早于其他国家 。魏国在政治上依赖法家代表人物李悝变法这场重要的变法比秦国商鞅变法、赵国公仲连变法、齐国邹忌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都要早几十年极大地加强了魏国的国力并成为后面各国变法(包括商鞅)运动的参考对象 。
(吴起创建的魏国武卒)
此外魏国接连击破齐国、秦国 。魏文侯直接用武力干涉齐国的君位更替导致“田齐”取代“了姜齐” 。可是齐国不愿意听从魏国的指挥反而长期与魏国在东线作战 。
魏国名将吴起在河西之地击破秦军攻占了黄河以西大片土地并把秦国压缩到陇西平原 。在当时的大背景下魏国的国力远远强于秦国、齐国 。
公元前354年三晋(赵、魏、韩)之间发生内讧 。赵国不甘心长期受到魏国的压迫寻求扩张的手段转而攻击魏国的盟友卫国 。魏国立刻出兵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此时的赵国还没有经历“胡服骑射”改革根本不是魏国的对手只能向齐国求救 。
齐威王想直接攻打魏国却又害怕魏国的国力 。齐国军队在田忌、孙膑的指挥下没有直接去救援赵国而且攻击魏国的首都大梁和重镇襄陵 。这样一来齐军不仅避免了与强大的魏军进行正面碰撞还把魏军引入了设立好的包围圈中 。
庞涓率领的魏国军队疲于奔命从赵国又杀回魏国最后在桂陵一带遭到齐国主力军队的伏击遭到失败 。齐军充分利用魏军长途奔袭、骄傲轻敌的弱点一举击溃了魏国名将庞涓的军队 。
不过此时的魏国仍然是战国七雄之首 。桂陵之战的失败无异于只伤到了魏国的皮毛而已反而更加激怒了魏国 。桂陵之战后魏惠王很快就调集魏国、韩国联军进攻齐国打败了齐国军队 。
不过魏国自己同时面对秦国、楚国、齐国三个方面的压力只能解除了邯郸之围同时也草草地与齐国休战 。在桂陵之战结束后几年齐、魏之间又发生了规模更大的马陵道之战(围魏救韩)这才是导致魏国东线主力后来全军覆没的原因 。
(魏国在战国中后期沦为弱国)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原理和方法及案例?少胜多例子:曹操官渡之战 。诸葛亮火烧新野 。还有赤壁之战 。主要因素是:有准确的情报或信息了解到敌方的薄弱环节或内在矛盾让一棵苍天大树的根部千疮百孔就容易推倒了 。
自己也需要胆量所谓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志在吞吐天地之间谋能包藏宇宙之机 。
刘邦以弱胜强的原因?刘邦以弱胜强主要有三点
1民心 。刘邦的兵力虽然不及项羽四分之一但是老百姓却是十分拥护他 。刘邦入关了严明军纪制定了一系列条例 。不准拿老百姓一针一线 。与百姓保持友好的关系 。项羽的军队可能就没那么友好 。民心指向谁?一目了然 。
2.智力 。所有的斗争到了最后拼的就是人的智力 。智力高谋略就高 。关键时刻就能掌握主动权由被动变为主动 。刘邦比较幸运他拥有一帮才华横溢的人 。他的智囊团的总智力要高于项羽 。鸿门宴一役就可以看出项羽错失了太多 。
【齐魏“桂陵之战”齐国以弱胜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以弱胜强】3.个人特质 。刘邦虽然成为一个首领了但是为人较谦和能够虚心采纳各谋士的建议 。和刘邦比起来项羽为人就比较刚愎太过于固执往往一些优良建议就不能被及时采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