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零食”的选择
文章插图
逢年过节、出门游玩、奖励孩子或想犒劳自己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网购”一些零食 。零食固然美味,选择合理还可以丰富膳食营养,但如果没有选对,则可能损害健康 。那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第一类:网红辣条、素毛肚、鸭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日盐摄入量为5克,学龄前儿童更要控制在3克以内,其中包括大家都知道的食用盐,另外也需要把很多零食,如辣条、腌制品、甜点、蜜饯、海产品等的隐形盐,也考虑在内 。
但是,包装食品并不会标示盐的具体用量,而是在营养成分表中用钠来标注 。1克盐约等于393毫克钠,成人每日钠的参考摄入量为2000毫克 。以这个标准来计算,每100克网红辣条、素毛肚、鸭脖等零食,钠的占比可达到标准的75%~130%,高的甚至能达到150%以上 。
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妥妥的高盐零食,常吃它们将使自己处于高血压、心血管病、胃癌等疾病的风险之中 。再加上这类食物本身添加了很多调味料和添加剂,多的可达30种,长期过量食用势必影响健康 。
建议购买零食的时候,注意查看食品的钠含量 。超过30%NRV(营养素参考数值)的食品,要少购少吃 。
第二类:雪花酥、曲奇饼、干脆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4岁以上人群,膳食脂肪供能占总能量的20%~30%,其中饱和脂肪酸要低于总能量的10% 。一些“听着很好吃”的零食,每100克的脂肪占NRV可达20%~55% 。薯片类每100克脂肪占比可达57%,饱和脂肪酸可达83% 。还有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指标”是反式脂肪酸 。它的名称多样,可以是食用氢化油、起酥油、植脂末、人造黄油、人造奶油、植物黄油、植物奶油等 。如果包装食品配料中含有反式脂肪酸,或生产中使用过反式脂肪酸,都需要在营养成分表中标出 。然而,现实中这类零食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标注多是0,其实并不是没有,只是每100克食物中反式脂肪酸的量低于0.3克 。
看到这个数据,大家会觉得“才这幺点,无所谓啦”,但指南推荐成人及2岁以上儿童每日摄入的反式脂肪酸要低于总能量的1%,也就是每日摄入量不超过2克 。这类加工和油炸零食口感好、香味足,让人吃了还想吃,很容易过量 。与此同时,因为富含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常吃这类食物会增加肥胖、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风险,也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正常发育和记忆力等 。
第三类:果味饮料、蔬菜果干、果脯蜜饯……
添加糖是纯能量食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添加糖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0%,最好不超过总能量的5%;每天添加糖的摄入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 。而多数饮料的含糖量在8%~11%,高者可达13%以上 。一瓶500毫升的饮料,含糖量就已经至少有40克了 。
蔬菜果干、果脯蜜饯等零食,原材料的含糖量加上添加糖的量,总计含碳水化合物占比可达35%~65%,高者可达80%以上 。每摄入100克这类零食,至少会摄入35克以上的糖 。日常生活中,有一部分人用饮料代替白开水,或者用蔬菜果干、果脯蜜饯代替新鲜水果蔬菜,往往会吃得比较多,导致额外添加糖的摄入大量增加 。
很多研究数据表明,过多添加糖的摄入可增加龋齿、超重肥胖等的发生风险,也会引发多种慢性病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 。特别是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不食用高糖食品 。
第四类:无糖饮料、无糖饼干……
无糖饮料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网红饮品 。食品企业、烘焙店也紧跟时代潮流,推出无糖饼干、无糖蛋糕等食品 。但是,这些饮品和食品真的无糖、真的更健康吗?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如果每100克或每100毫升食品含碳水化合物的量低于0.5克,就可以标为无糖 。有一些无糖食品口感依然很甜,是因为用无糖甜味剂即代糖,代替了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这些食糖 。代糖包括营养型的甜味剂(如木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和无营养型的甜味剂 。无营养型的甜味剂又分为人工合成(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糖精)和天然(如甜菊糖、罗汉果糖)两种 。市售的很多“0糖低卡”或“0糖0卡”的饮料,就是添加了赤藓糖醇、三氯蔗糖、木糖醇、甜菊糖等代糖 。
虽然叫做无糖食品,但这些食品也会刺激大脑感觉到甜味,分泌胰岛素降糖,而实际又没有摄入糖,造成机体产生需要进食的信号,让人吃得更多,反而不利于体重和血糖的控制 。有研究证据表明,经常食用无糖食品的人会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等的发病风险,也会损伤牙齿 。
总之,选择“网红零食”请保持理性,学会看配料表及营养成分表;如果嘴馋想吃,尽量选择小包装限量食用;建议两餐之间适量食用,避免影响正餐 。
【“网红零食”的选择】编辑/宋凌燕
推荐阅读
- “即时纠正”和“及时纠正”
- 后妈手里的“一碗水”
- 给风留“出口”
- 数控设备品牌口号
- 防盗门营销口号
- 文化传播口号
- 文化传播公司推广口号
- 自我照顾,成年人的“必修课”
- 婆婆的“自私”原来另有隐情
- 做彼此的“接盘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