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纤手绘就江南美

钟小敏
在徐学清心中 , 苏绣不仅是一个物件、一种工艺 , 更是一种文化 , 是苏州的美和历史的浓缩 。
在拥有2500年历史的江南水乡苏州 , 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以其温婉的色彩与艺术形式 , 向世人展示着这座古城的文化之美 。
早在三国时期 , 就有了关于苏绣制作的记载;在隋唐时期 , 其风骨神韵已奠定基础;至宋元时期 , 基本技法与特色已渐趋形成;直至明代 , 苏绣才走出深闺 , 苏州因此有了“绣市”之称 。清代盛况空前 , 山水、亭台、花鸟、人物等题材丰富 , 奢华艳丽的绣品因宫廷需求层出不穷 。苏绣艺术开始走向成熟 , 并形成极为发达的行业 。
伴随着朝代的变迁 , 苏绣不断吸纳各朝各代的特色与艺术 , 一幅苏绣就是一段历史 , 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那个朝代的风云变幻 , 展示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 。
飞针走线绣乾坤
说起刺绣 , 我们脑海中浮现出的大多是丝线覆于丝绸上的色彩缤纷的画面 , 红花绿叶均是常见之景 。看似简单 , 可门外汉拿起针线 , 方知实属不易 。而对于经验丰富的绣娘来说 , 她们在落针之初 , 画面已浮现于脑海中 , 一针下去 , 继而飞针走线 , 图案渐渐呈现 , 栩栩如生 。
“若想花瓣明媚 , 就需要由浅入深的多重颜色丝线层层相叠 , 上下不得掩盖 。在花瓣与绿叶的交叠处 , 则需多种色彩的过渡才更显自然 。绣鸟不同于绣花 , 绣鸟追求灵动感 , 因此要减少层次的交叠 , 尽量轻薄……这是对绣娘针法的考验 。”绣娘徐学清对于刺绣技艺的理解极为成熟 。这些技艺在她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 《花卉》娇艳欲滴 , 《牡丹》雍容华贵 , 《孔雀》风华绝代 , 《荷花》清幽雅致……一针一线间 , 她让自然界的一切从指间传递于绸面 , 跃然起舞 , 焕发永恒的魅力 。
说起与苏绣的缘分 , 徐学清说这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那一年 , 不到20岁的徐学清孤身来到苏州 , 后来因为爱情留在苏州 。一次偶然闲逛 , 一幅精美的苏绣闯入她的视线 , 绢布上的花朵摇曳生姿 , 瞬间触动了她的内心 。正是这次机缘 , 她初次感受到了苏绣不可抵挡的魅力 , 便决定学习刺绣这门优雅的技艺 。
“初学刺绣 , 我感到既有趣又无趣 。有趣是因为一切都是新奇的 , 无趣是因为每天都要一针针地重复 , 直到师傅和自己都满意为止 。”谈起学习的过程 , 徐学清说必须特别喜欢才能坚持下来 。
入门并不算早的徐学清 , 心有定力 , 勤学苦练 , 着实打了四年的基本功 , 如今已是苏绣业内颇有名气的设计者及制作者 。说起现在的成绩 , 徐学清感慨当年的选择:“很庆幸我留在苏州 , 爱上苏绣 , 并有幸拜苏绣大师卢梅红为师 , 最终获得现在的成就 。
为了更好展现苏绣的特色 , 徐学清现场展示如何绣一朵花:准备好轮廓 , 选一块28支以上的白色棉布 , 准备好专业的绣花针、绣花线、绣花绷 , 将画好的图案置于布下 , 描出轮廓 , 标出需要填充的部分 , 固定好绣花绷 , 剪好长短合适的线穿过针眼 , 打个小结防止脱线 , 从布料背后入针 , 这样就开始了创作 。
“苏绣的技艺精湛 , 绣技具有‘平、齐、细、密、和、光、顺、匀’的特点 。以针代笔、以线代色 , 加之丝光的艺术效果 , 山水的层次、楼阁的深邃、人物的生动及花鸟的亲昵 , 都表现得鲜活生动 , 极具江南地方风格 。初学者要按照标示出的区域来绣 , 一般从刺针练起 , 针脚要均匀 , 最简单的针线也要做到一丝不苟 。”徐学清一边绣花 , 一边介绍苏绣的特点 。
听着徐学清细致的讲解 , 看着她手下的图案渐渐呈现 , 我仿佛走进了苏绣的历史长河 , 重回那段古色古香的繁华岁月 , 体会到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和强烈的感染力 。
精进学习定风格
徐学清很清楚自己的喜好以及想要做的事 , 于是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她雇了一些绣娘 , 同她一起做刺绣加工的工作 , 忙的时候经常需要熬夜绣制作品 。即使繁杂的单子一件件抛过来 , 徐学清还是不忘边绣边学习 , 用更好的审美以及针法体现自己的风格 , 满足现代人的追求 。
与其他绣娘的不同之处在于 , 徐学清对水墨画情有独钟 。水墨画是中国国画的代表 , 是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 , 以水和墨调配成不同深浅 , 用毛笔在宣纸上作画 , 表现出黑、白、灰的层次和韵味 , 称为“墨韵” , 具有一定的意象和意境 。水墨刺绣看起来色彩简单 , 实际上并不容易创作 , 多一针少一针都会影响整体效果 。徐学清创造性地将刺绣与水墨画、书法融于一体 , 作品中透露的意境犹如人间四月天 , 留白处惹人遐想 , 一针一线处暗藏万物生 。
有人形容徐学清:如果时光有味道 , 那幺她就是那杯薄荷茶 , 清透而弥久 。她的作品亦如她的人 , 淡雅中散发着清香 , 古朴中蕴含着文化气息 。
《庄子·秋水》中 , 惠子曰:“子非鱼 , 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 ,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徐学清以此典故为素材绣出作品《鱼之乐》 , 运用近20种水灰色丝线混色 , 变幻出了深浅虚实、细腻灵动的效果 。每一针都细腻无比 , 每根丝缕都轻掠绣布 。干湿浓淡深浅 , 银针似毛笔的笔触 , 收放自如 , 灵动跃然绣布之上 。凭借独特的创意和炉火纯青的技艺 , 《鱼之乐》荣获江苏省第十届“艺博奖·银针杯”刺绣大赛金奖 。
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 也是徐学清在2019中国“苏艺杯”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中的金奖作品《山水》的灵感之源 , 笔墨清润带来悠远的山水 , 犹如画中绣、绣中画 , 意境深远 , 情思洋溢 。
聊起在水墨刺绣领域的造诣 , 徐学清尤其感谢一位吴门画派画家 。为了有所突破 , 她曾虚心向对方请教 , 了解点墨深浅中的阴阳之别和浓淡之间的虚实差异 , 明白了画风和水墨之间的联系 。在学习的基础上 , 徐学清结合自己的心得 , 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刺绣风格 。
绣古绘今代代传
从事刺绣艺术二十余年来 , 徐学清的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金、银、铜奖多达50余次 。每一次获奖 , 都让她看到了更多的学习和进步的空间 , 业内的认可也带给她更大的信心 。
苏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被誉为“东方的明珠” 。早年的苏绣艺术人才辈出 , 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 , 电脑绣花技术得到普遍应用 , 传统手工刺绣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 , 苏绣传承人和艺术品越来越少 , 苏绣技艺面临着传承危机 , 老一辈艺术家们忧心忡忡 。
徐学清用她二十多年的执着和一朝一夕的勤奋 , 让前辈们感到安心 , 看到希望 。除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设计和开发具有生活美学的日常刺绣小物件 , 她在推广和传承上也努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
早在2015年 , 徐学清就尝试在苏州的书店和西安、北京旗袍会上 , 开设了一系列的教学体验课 , 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欣赏苏绣 , 效果颇佳 。2018年起 , 徐学清担任吴中区青年手艺人协会秘书长 , 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把体验课带进校园 。在光福中心小学、光福中学、黎里古镇、越溪实验小学等地开展的社团课 , 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和赞赏 。她说:“我喜欢孩子们的笑 , 他们和大人们的笑是不一样的 , 他们的喜欢是纯粹的喜欢 。”
在日常生活中 , 徐学清会把自己的刺绣心得写下来 , 通过网络传播出去 。她还使用各种社交工具 , 帮助外地学员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 , 她参与各种文创类展览、创意市集 , 在文化馆及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体验活动……千年传统 , 代代相承 , 徐学清不遗余力地弘扬苏绣文化 , 让后代子孙从老辈艺术家手中接过传承棒 , 让这门传统精致的手艺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
徐学清谈到现在学习苏绣的年轻人 , 话语间满是欣慰 , 因为这些年轻人不再是为了混口饭吃 , 而是真的想学 , 喜欢苏绣 。这是时代的进步 , 也是非遗开始慢慢被人重视的体现 。这给了徐学清更多的信心让苏绣传承下去 , 传播出去 。
在徐学清心中 , 苏绣不仅是一个物件、一种工艺 , 更是一种文化 , 是苏州的美和历史的浓缩 。她最大的心愿就是绣古绘今 , 用刺绣技艺呈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未来 , 徐学清会和更多成就非凡的工艺大师一起 , 凝聚匠心、传递匠艺 , 让艺术从指尖迸发 , 散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
【苏绣:纤手绘就江南美】(编辑 谢云凤 2861126366@qq.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