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亲从事同一种职业是怎样的体验?

说到我父亲对我的影响 , 相信很多人一眼就看得出来 。

无论从长相、说话的声音、用词、口气 , 我身上有很多他的影子 。连我妹妹也长得跟他很像 , 她的朋友曾惊叹:「你爸的基因也未免太强了吧!」但除去这些天生的因袭 , 我觉得最大的影响 , 是在我的成长过程中 , 他所带来的「工作观念」 。


和父亲从事同一种职业是怎样的体验?

文章插图


许多人印象中的父亲 , 应该是早晨起床 , 按时去公司 , 晚上差不多同一个时间回到家里 , 有个「外面的工作」与「家里的生活」的区分 。

但我父亲是个自由创作者 。家 , 就是他的办公室 。记忆中 , 我父亲没有什么早出晚归的日子 , 似乎一直都在家里 , 所以我常笑说他是个「大宅男」 。

但他也说 , 别看他穿着睡衣晃来晃去 , 悠闲的喝咖啡、看报纸 , 其实脑袋从起床就没停过!无论是他的下一篇文章还是下一副画 , 他随时都在构思、发想 , 以至于走进书房 , 门一关 , 就能立刻落笔 。他看起来没怎么在工作 , 但其实总是在工作 。

或好或坏 , 这种态度影响了我很多 。这种「无工作界线」的生活状态 , 需要能够配合、能够体谅的家人 , 也需要高度的自律 。我父亲常说:「要有最奔放的创意 , 就要过规律的生活 。」年轻的我对这句话不以为然 , 毕竟灵感在外 , 不去放逐流浪怎么能捕捉这些美好?但现在我发现 , 当创作成为一种职业生态时 , 你必须驾驭生活节奏 , 才能够可靠的找到心中的缪思 。所以现在的我 , 越来越能够理解「宅」的必要了 。

另一个观念上的影响 , 是「一个人能做好几件事」 。

近期的热词「斜杠」 , 定义就是「把嗜好变成职业」 。当一个人同时经营几种职业身份 , 而各能创造收入 , 那就算是一个斜杠人生 , 而不只是业余玩家了 。

以这么看来 , 我父亲真是个斜杠的祖师爷 , 而且还不只两三条线 , 只不过这些身份都不是分开的 , 而是互相串联的 , 例如他年轻时当采访人员 , 就自己跟电视台申请费用 , 去欧洲采访时多制作一系列的「欧洲艺术之旅」报导 , 借机走访以前在美术系耳闻的艺术圣地 , 后来的纪录报导还获奖 , 长官又给他更多节目机会 。

他为了主持益智节目《分秒必争》 , 写了许多励志的开场口白 , 自己当编辑 , 自己出版 , 成了他的第一本畅销书《萤窗小语》 。

我认为就是这种「一石二鸟」的态度 , 让他能够创造这么多不同领域的成就 , 而这与「一心二用」是很不一样的!近年来 , 我才了解它们的差异 。一石二鸟 , 能够创造斜杠人生 。一心二用 , 只会加速能量耗竭 。

我父亲也常会问我一些学科研究的事情 , 包括一些我很久之前讲过的实验结果 , 他都会记着 。我们两人的对话 , 时常在比「谁的资料比较新」 , 有时候还会在餐桌上产生激烈的辩论 。但这些辩论都是「有趣的」 , 我们会大小声 , 但不会发脾气 , 毕竟能够相互补益 , 让思考更加完整 , 无论如何都是有意思的 。

父亲的人生经验 , 以及他最擅长的引经据典 , 也能让我的理论更有血有肉 。

【和父亲从事同一种职业是怎样的体验?】不过还是必须说:我之前在研究所的训练 , 会让我更加严谨 。例如我会提醒他:「你不能只相信那些喝咖啡对身体好的研究啊!也要看相反的研究数据 , 所有事情都有两面 , 也都有两面的证据 。」但这时我爸则两手一摊:「我就是爱喝咖啡!」你又能跟这种人争辩什么呢?

以前的我 , 打死不愿意被称为「作家」 。谁想背这个文二代的包袱?写得好 , 人家说理所当然 。写不好 , 人家说「姜还是老的辣」 。但怎么办呢?不知不觉的 , 有意无意的 , 现在的我 , 竟然走上了非常类似的一条路 。你说继承也好 , 命运也罢 , 现在自己体验了其中的甘苦 , 也更加从心底佩服 , 父子两人有了多一层的理解 。

就前几天 , 父亲请师父来家里做推拿(他每周一的固定行程) , 我刚好经过房间 , 看到他趴在按摩床上 , 叫了一声「嘿 , 老爸 。」

他说:「儿子还好吧?老子光是听你的声音 , 就知道你今天累 。」

我回:「唉!正在赶稿呢!」再补一句:「跟你当年一样!」

他哈哈大笑 , 笑得都岔气了 。我也跟着笑了起来 , 像是两个男人下班后在酒吧里抱怨老板时会笑的样子 。

「好!」父亲说:「儿子要不要推拿?老爸请客!」

其他网友观点

就会有共同交流的话题 , 学习时如果碰到不明白的也可以向父母请教 , 这样也挺好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