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四大家的是谁,他们的代表作

大家都知道元杂剧的兴起时期在元大德年间,也在上几篇文章中了解到了它的形式、体制以及表演的方式特点 。也都了解在了他们的一下代表作品,但是在这里小编想问问大家在戏曲大全中元杂剧的四大家是哪四个你们会知道吗?没关系不了解的我们在来详细回顾一下吧 。
白朴: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白朴游至九江,再入巴陵 。九江昔日的繁华,却被一扫而光,留在他眼底的是萧条冷落,他不禁无限伤感地叹息道:“纂罢不知人换世,兵余独见川流血,叹昔时歌舞岳阳楼,繁华歇” 。至于金陵怀古,杭城“临平六朝禾黍、南宋池苑诸作,”处处抒发遗民的心情,“伤时纪乱,尽见于字里行间 。”其感物伤情从笔下款款道出 。
白朴毕竟是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尽管他为江山异代,田园荒芜而感伤、而悲戚,但他更多地是为自己一生九患的身世伤怀 。一部《天籁集》,可以说处处倾诉着他对怆凉人生的感慨 。他除了用词曲表达他的意志情怀外,还写下了不少杂剧,为元代杂剧的繁荣贡献了自己的才华 。
在元代杂剧的创作中,白朴更具有重要的地位 。历来评论元代杂剧,都称他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杂剧四大家 。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着录,白朴写过15种剧本,这15种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唐明皇游月宫》、《韩翠颦御水流红叶》、《薛琼夕月夜银筝怨》、《汉高祖斩白蛇》、《苏小小月夜钱塘梦》、《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楚庄王夜宴绝缨会》、《崔护谒浆》、《高祖归庄》、《鸳鸯间墙头马上》、《秋江风月凤凰船》、《萧翼智赚兰亭记》、《阎师道赶江江》 。
加上《盛世新声》着录的《李克用箭射双雕》残折,共16本 。现在仅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三种,以及《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的残折,均收入王文才《白朴戏曲集校注》一书中 。
马致远: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 。曾任江浙行省务官 。作品以反映退隐山林的田园题材为多,风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点 。有描述王昭君传说的《汉宫秋》以及《任风子》等 。《汉宫秋》被后人称做元曲的最佳杰作 。作品收入《东篱乐府》 。与关汉卿,白仁甫,郑光祖等人并称元曲四大家 。
他少年时追求功名,未能得志 。曾参加元贞书会,与李时中、红字李二、花李郎等合写《黄粱梦》杂剧 。明初贾仲明为他写的《凌波仙》吊词,说他是“万花丛里马神仙” 。元人称道士做神仙,他实际是当时在北方流行的全真教的信徒 。《录鬼簿》说他曾“任江浙行省务官” 。晚年退隐田园,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的生活 。他的逃避现实的厌世的态度大大影响了他的创作成就 。作品除散曲外,今存杂剧《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等七种 。
马致远着有杂剧十六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阐教黄梁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 。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 。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 。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 。关于关汉卿的籍贯,有大都(今北京市)(《录鬼簿》)、解州(在今山西运城)(《元史类编》卷三十六)、祁州(在今河北)(《祁州志》卷八)等不同说法 。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 。
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生平事迹不详,根据零碎的资料来看,他是金末元初人,活跃于约1210年至约1300年(元成宗大德)间 。主要在大都(今北京)附近活动,也曾到过汴梁、临安(今杭州)等地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着名的有《窦娥冤》;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
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一颗捶不扁、炒不爆、砸不碎、煮不透响当当一颗铜豌豆”的形象也广为人称 。水星上有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 。关汉卿从小生活在一个医生的家庭,由于金代的山西南部地区戏曲活动一直很盛,即使在金代末年也未减弱,故关汉卿从小即受到戏剧的熏染,渐而参加戏曲班社的活动,因此在金王朝灭亡之前,他已经成为一个较成熟的戏剧作家了 。
郑光祖:我们知道他早年习儒为业,后来补授杭州路为吏,因而南居 。他“为人方直”,不善与官场人物相交往,因此,官场诸公很瞧不起他 。可以想见,他的官场生活是很艰难的 。杭州的美丽风景,和那里的伶人歌女,不断地触发着他的感情,他本来颇具文学才情,使他开始了杂剧创作 。据文学戏剧界的学者考证,郑光祖一生写过18种杂剧剧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慑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 。
【元杂剧四大家的是谁,他们的代表作】从这些保留的剧目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剧目主要两个主题,一个是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另一个是历史题材故事 。这说明,在选择主题方面,他不像关汉卿敢于面对现实,揭露现实,他的剧目主题离现实较远 。他写剧本,大多是艺术的需要,而不是政治的需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