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加减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医案

复发性口腔溃疡表现为口腔黏膜发生散在性浅表小溃疡 , 有灼痛感 , 一般7~10天愈合 , 但常复发 , 或此起彼伏 , 病史可长达一二十年之久 , 好发于青壮年 。其病因不清楚 , 但与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及内分泌障碍有关系 。诱发因素有睡眠不足、精神紧张、消化不良、便秘等 , 可发生于口腔各个部位 。初起患部黏膜稍隆起 , 一天后破溃 , 成圆形或椭圆形 , 直径:2~5mm , 溃疡底部有坏死组织形成的黄白色假膜 , 边缘有充血带 , 溃疡继发感染者其充血带较宽 。此病属中医学“口疮”范畴 , 辨证需分虚实 , 脾胃虚弱者可用参苓白术散治疗 。
【临床应用】
冯氏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8例 , 患者多见口腔、咽峡、舌面、上下口唇呈散在多发性疮面 , 如粟粒大小 , 局部淡红 , 灼痛 , 食辛辣及刺激性食物疼痛更甚 , 伴有恶心 , 常服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抗生素及清热解毒中成药 , 但病情仍反复发作 , 疗效不佳 。治疗:党参15g , 茯苓15g、生白术15g , 黄芩10g , 蝉蜕10g , 陈皮10g , 生栀子10g , 竹茹10g , 甘草5g , 砂仁10g , 清半夏10g , 大枣5枚 。口苦咽干者加生地黄、牡丹皮;便溏喜暖者加炒白术10g , 生姜3片 , 去栀子;舌尖赤红、心经热盛者加黄连5g , 竹叶10g;不思饮食者加鸡内金10g , 炒莱菔子10g 。每剂药煎500ml , 分早晚两次服用 , 5天为1个疗程 。结果:溃疡面完全愈合 , 不再出现新的创面 , 1个月内无复发者为痊愈 。服药一般3剂见效 , 最多16剂 。
【病案举例】
1.男 , 56岁 , 于1998年6月28日初诊 。口腔舌面及咽峡部反复溃疡5年多 , 春秋两季更甚 。常服维生素B、维生素C、咽炎片 , 外用冰硼散、西瓜霜喷剂 , 此期间曾服中药汤剂数剂 , 病情仍时轻时重 。现症:面色微黄 , 口腔舌面及咽峡部可见6~8处散在大小不等的疮面 , 局部肿胀 , 色淡红 , 舌质淡 , 薄白 , 脉沉患者形体虚弱 , 疲乏 , 纳呆 , 二便调 , 证属脾胃虚弱治以健脾补气 , 处以基本方5剂水煎服 。服药后疼痛减轻 , 溃疡面开始缩小 。现睡眠不沉 , 纳差 , 按上方加蝉蜕10g、鸡内金10g、炒莱菔子10g又进10剂 , 诸症悉除 , 随访半年未复发 。1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医案】按:复发性口腔溃疡亦称阿弗他口炎 , 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口腔黏膜溃疡性损害 。西医认为本病与维生素缺乏、烟酒刺激、饮食偏嗜有关 。但除去这些因素后 , 病情依然出现舌为心之苗 , 脾开窍于唇 , 脾虚运化失司 , 水谷精微不布 , 舌面及口腔失于养 , 则成口腔溃疡 。起病急 , 时间短 , 多系心经热盛上攻于口 , 此时可于基本方加竹叶10g、生地黄5g 。长期反复发作者多为虚寒证 , 治当以健脾养阴为主 , 佐以清理虚热为正治之法 。脾之健运 , 胃之消化正常 , 精微来源充足 , 则口腔溃疡自愈 。
2.苏某 , 男 , 33岁 , 1988年9月20日初诊 。患口腔溃疡反复发作5年 。曾服用知柏地黄丸、维生素B2治疗 , 效果欠佳 , 仍反复发作 , 缠绵不断 。刻诊:舌边、口颊有6个大小不等的溃疡点 , 溃疡面周围微红肿 , 表面有少许白色渗出物伴面色萎黄 , 神疲 , 纳呆 , 口淡 , 喜热饮 , 大便溏薄 , 每日1~2次 , 舌淡红、苔薄黄 , 脉细濡 。证属脾气不足 , 虚火上浮之口疮 。治宜健脾益气 , 清脾热 。方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20g , 茯苓15g , 炒白术10g , 山药15g , 砂仁6g(后下) , 白扁豆10g , 桔梗10g , 薏苡仁15g , 知母12g , 天花粉10g , 炙甘草5g 。水煎服 , 每日1剂 , 停用西药 。服药6剂后诸症消失 , 随访至今 , 未再复发 。
【2
按:患者口腔溃疡反复发作5年 , 病程较长 , 久病体虚 , 脾胃虚弱 , 气血生化乏源 , 无以上荣濡润口窍 , 则见腔溃疡反复发作治疗 ,  , 
应从培补中焦脾胃入手 , 气血生化有源 , 口窍得养 , 则诸症悉除 , 故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健脾益气 , 培补脾胃 , 收效良好 。
3.王某 , 男 , 8岁 , 于1995年6月13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平素身体虚弱 , 近1年来反复出现口腔溃疡 , 加重1月曾多次服用清热泻火之剂 , 并配合服用麦迪霉素片等西药罔效 。现口腔可见多处溃疡 , 周围充血 , 局部灼热疼痛 , 伴有精神不振 , 喜食异味食物 , 面色萎黄 , 舌红苔薄白 , 脉沉细 。诊断为口疮 , 辨证为气血虚损 , 虚火 , 、、
上炎 。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白术、云苓、山药、薏苡仁各10g , 白扁豆15g , 乌梅12g , 桔梗、陈皮、砂仁各5g , 甘草8g水煎服 , 1剂/日 。服用5剂后口腔、舌尖溃疡面愈合 , 精神好转 , 饮食增加 。继服10剂 , 以巩固疗效 。随访1年未见复发 。2按:口疮多为湿热壅结 , 心火上炎所致 , 常以清热泻火为治 。但本案患儿平素体虚 , 喜食异味食物 , 面色萎黄 , 辨证为气血虚损 , 虚火上炎 。方用党参、白术、白扁豆、山药、苡仁益气健脾 , 陈皮、砂仁醒脾理气和胃 , 桔梗载药上行 , 鸟梅酸敛生肌 。全方健脾益气和胃 , 引火归源 , 故疮面得愈 。
4.张某 , 女 , 45岁 , 1999年2月11日初诊 。口腔齿龈、舌体反复糜烂21年 , 加重1年 。患者于20年前始每逢月经前后于舌体及齿龈溃疡 。月经后不治自愈 , 后每逢工作紧张、劳累则溃疡时间延长 , 疼痛加重 , 伴口渴、心烦、大便秘结常服抗生素和抗病毒类药物及多种维生素、多种中成药 , 症未好转现停经1年 , 溃疡发作频繁 , 持续时间2~3周 。诊见:舌尖及舌下溃疡 , 局部色红 , 有淡黄色分泌物 , 伴口渴 , 午后更甚且喜冷饮 , 倦乏力 , 纳少 , 近1年大便 ,  。
稀溏 , 每日1次 。舌淡红、苔微黄腻 , 脉缓弱 。证属心脾郁火上炎 , 治以健脾益气 , 和胃渗湿兼清解热毒 。处方党参、山药、薏苡仁、板蓝根各15g , 茯苓、白扁豆各10g , 桔梗9g , 升麻、甘草各6g , 砂仁8g , 大枣3枚 。每日1剂 , 水煎服 。忌辛辣刺激之品 , 服7剂疼痛减 , 大便成形 , 体倦乏力、口渴等症均好转 , 守方再进7剂 , 诸症悉除 。
后予补中益气丸合六味地黄丸 , 交替服用以巩固疗效 , 随访半年未发3
按:本例复发性口疮乃心脾郁火上炎而成 。心开窍于舌 , 脾之经络连舌本散舌下 , 脾开窍于口 , 主肉 , 其功能司味觉 , 分泌涎液 , 濡养口腔肌内黏膜 。此病延20余年 , 常服苦寒清泻之品 , 日久伤脾 , 脾不升则气血化源不足 , 涎液不充 , 口腔肌肉黏膜失养 , 故生溃疡 。
脾气虚 , 清气下陷则常泻不止 , 故用本方健脾益气 , 渗湿和胃 , 酌加板蓝根、甘草散郁火及疮疡热毒 。诸药合用脾气得健 , 涎液得充 , 口腔溃疡遂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