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丸加减治流涎医案

流涎症是指小儿唾液过多而引起口涎外流的一种常见症状 。
现代医学认为,该症多由于小儿口、咽黏膜炎症引起 。小儿赋不足,形气未充,极易受到病毒、细菌的侵袭,而发生炎症反应,刺激口腔黏膜、腮腺等处,促使唾液分泌过多,而流出口腔 。
中医学认为该症多由于患儿食母乳过热或嗜食辛辣之物,以致脾胃湿热,熏蒸于口;或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脾气虚弱,固摄失职,以致唾液从口内外流而发病 。另外脾热上蒸或脾胃虚寒,升降失常,运化无力亦可导致该病的发生 。若涎多黏稠而臭,为脾热,治宜清脾泻热,用泻黄散;若涎多清稀,为虚寒,治宜温中健脾,用理中汤加减 。《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二:“脾之液为涎,脾气冷不能收制其津液,故流出渍于上 。”治宜温中健脾,用益黄散、理中丸 。
【理中丸加减治流涎医案】临床表现:①脾胃湿热:流黏稠,口气臭秽,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秘结或热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 。,,,紫 。治法:清脾胃湿热 。②脾气虚弱:流涎清稀,口淡无味,面色萎黄,肌肉消瘦,懒言乏力,饮食减少,大便稀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弱,指纹淡红 。治法:健脾益气,固摄升提 。早期推拿治疗,效果良好 。
【临床应用】
顾燕2在临床上运用理中汤加减治疗一流患儿,疗效明显 。
黄鹤洁在临床上运用附子理中丸治疗小儿流涎,投之多效 。龙昌林在临床中运用理中汤加味治愈一顽固性泛睡涎沫症患儿 。
【病案举例】
例1,李某,男,2岁,于2003年1月就诊 。患儿半岁后经常流涎不止,在门诊定期诊治,疗效小佳,收住入院 。入院症见:面色苍白,纳少便溏,舌淡,苔白,指纹色淡 。查体:口咽无炎症,无神经系统疾病 。辨为脾胃虚寒之流涎 。治宜健脾温中,摄涎 。方予理中汤加减:党参9g,炒白术9g,炙甘草3g,干姜3g,鸡内金5g,茯苓5g,陈皮3g,益智仁5g,炒山药5g,生姜2g,大枣2枚 。水煎服,每日1剂 。5剂后,流涎明显减少,纳食好转,继服上方加减调理半月余,患儿流涎已止,饮食如常 。随访2个月未再复发2 。
例2,患儿,男,3岁,2004年5月28日初诊,流涎2个月,加重10余天 。诊见:口角流涎,清稀如水淋流不断,舌苔滑白,脉弦 。证属寒饮,治宜温阳化饮 。外方:附子理中丸,每日1丸,水煎分2次服 。10d后来诊,流涎告愈讨论:饮为稀涎;是脏腑功能失调,水液输布运化失调,停积于体内某些部位的病理产物,涎是从口腔流出的清稀黏液,其生成过多具备了饮的特征,应属于饮证 。《内经》云:“诸病水液,澄沏清冷,皆属于寒”,据此辨证为寒饮 。经又云:“五脏化液…脾为涎”,可告本病的发生,关键在脾 。脾阳不振,运化失司,以致寒饮停积 。用附子理中丸益气健脾,温阳化饮,切中病机,故收良效 。
例3,刘某,男,7岁,2000年5月初诊 。患儿半年来流涎不止,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无效 。诊见:面黄肌瘦,精神不振,纳差,大便时有不消化物,小便清长,唇淡甲白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
此乃先天不足、脾虚及肾所致 。治以温脾健运燥湿,拟方:童参12g,白术、千姜、山药、茯苓、桂枝各10,炙甘草6g,补骨脂8g服药3剂,症状减轻 。效不更方,再服药7剂,症状消失 。半年后,小儿旧症复发,又来我处求治 。仍守原方治疗,服药4剂后流涎减少,诸症减轻 。再诊:虑患儿先天不足,有下利清谷、便清长等症状,故在前方中加制附片6g,再服药5剂后症状消除 。然后去附片,改为丸剂,继续服药2剂后,诸症消失,精神与体力均恢复正常 。随访至今无复发按:流涎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觉从口内流溢出的一种病证,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流口水 。一般来讲,1岁以内的婴幼儿因口腔容积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对牙龈的刺激,大多都会流口水 。随着生长发育,大约在1岁左右流口水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 。如果到了2岁以后宝贝还在流口水,就可能是异常现象如脑瘫、先天性痴呆等 。另外,小儿患口腔溃疡或脾胃虚弱,也会流涎不止 。
小儿素体脾胃虚弱,脏腑娇嫩,有“脾常不足”之说 。患儿病久脾虚致流涎不止,久久不已,为脾虚中寒水不运化,不能摄津,津上溢于口之故 。《伤寒论条辨》曰:“脾胃虚弱中气失守,中无发之用,六腑无洒陈之功,犹如釜薪失焰,故下至清谷,上失滋味,五脏凌夺,诸症所由来也 。”顾氏应用理中汤加减治疗,方中党参、白术、炙甘草固中州;干姜辛以守中;配茯苓、陈皮、山药健脾益气;益智仁温肾补阳 。诸药合用,使脾胃健,水能化津,升降调和,津液得以摄纳循常道,则涎止,病痊愈 。
泛唾涎沫一症,发病主要责之脾肾 。脾之液为涎,廉泉乃津液之道路,若小儿脾胃素蕴湿热,致廉泉不能制约,故涎液自流 。《伤寒论》277条提示:太阴病脾阳虚弱宜温中健脾,若伤及肾者,宜服理中辈 。《伤寒论》395条云:“大病差后,喜睡,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然该病仍须临床辨证准确,方可恰当用药,治疗才能获得疗效 。
此外,注意观察患儿的表现,找出流涎原因,特别是患儿发烧、拒绝进食时,要进行口腔检查,观察有无溃疡 。如果是脾胃虚弱引起,平时不要给宝贝穿着过多或过厚,饮食上注意节制,以防体内存食生火,加重流涎现象,引起呼吸道感染而且,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中医推拿治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