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通圣散加减治扁平疣医案

扁平疣是发生于皮肤浅表的外形扁平的小赘生物,数量常较多 。
俗称扁瘊 。多见于青少年 。皮疹好发于面部、前臂和手背等部位 。临床表现的皮疹为粟粒至黄豆大的圆形、椭圆形或略带不规则形状的坚实的扁平的小丘疹,稍高出皮面,境界清楚,呈皮色、浅褐色或淡褐色,表面光滑 。皮疹往往数目众多,成群地出现 。有时可因搔抓,皮疹沿抓痕呈线状排列 。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可有微痒 。病程缓慢,有时可自愈,但也可复发 。中医认为本病因风湿热邪客于肌表,或兼内动肝火所致 。临床上分为风热蕴结证热瘀互结证,治疗以清热解毒散结为主要治法,通常采用内外合治 。
【临床应用】
王氏自1990年3月至1993年3月,在门诊采用中成药防风通圣丸治疗扁平疣67例,疗效较为满意 。治疗方法:采用中成药防风通圣九,每次6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1周为1疗程,一般2~3疗程可见疗效,如服药4疗程无明显疗效者可改用其他方法 。治疗结果:痊愈(皮损全部消失者)39例,显效(皮损大部分消失者)11例,有效(皮损变薄,颜色变淡,部分皮损消失者)6例,无效(皮损无变化者)11例 。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服药3~10天后,自觉皮损部位紧张,轻微痒痛,丘疹增大、发红,继而消失 。凡有以上反应者,疗效一般较好,无此反应者疗效较差或无效 。孙氏治扁平疣47例,用本丸服2天,结果显效34例,有效8例,无效5例;濮氏59用本方治疗扁平疣94例结果痊愈59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13例 。汉氏用防风通圣散治疗扁平疣141例,每日10g,总有效率为87.2% 。孙氏治扁平疣41例,用本丸服20天 。
【防风通圣散加减治扁平疣医案】结果:显效34例,平均服药18天,有效8例,无效5例 。随访获效者3月未复发 。
【病案举例】
1.陈某,女,23岁,学生,于1994年3月20日初诊 。因颜面部扁平赘疣3年,曾用聚肌胞、病毒唑等抗病毒药治疗无效 。检查:
脸、颊、额、眼睑散在可见70~80个0.1~0.3cm大小扁平赘疣,隆起于皮面,扪之碍手,舌质淡红、舌苔薄腻脉象沉细,伴有食少眠差,月经不调等症状 。证属风毒郁滞肌肤,蕴结不散 。拟祛风解毒散结 。药用鲜马齿苋100g,薏苡仁60g,苍耳子15g,刺蒺藜30g,三棱、莪术、香附、桔梗、甘草各10g,每日1剂,煎水吞服防风通圣丸,每次6g,每日3次 。外用柴胡注射液外擦,以患疣处微红为度,每日2次 。连续服用4周,每周就诊1次,以观察指导患者用药情况,直至颜面部扁平疣全部消失 。以后用转移因子1支肌注,每周2次,连用2月以巩固疗效 。
按语:扁平疣,中医称为扁瘊,其病因由“风邪客于皮肤,血气变化所生” 。西医认为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好发于青少年,主要侵及面部、手背、前臂等暴露部位,常致患者精神负担甚重 。本例患者颜面部扁平疣满布,缠绵三年未愈,曾用西医药抗病毒治疗无效而求治于中医 。辨证为风毒之邪郁阻于肌肤,结聚不散所致 。治法坚持祛风解毒散结,以剔除郁阻于肌肤之风毒,内服中药汤剂与防风通圣丸合用,经治三月而告愈 。
2.李某,女,30岁 。1992年5月23日诊 。面部及颈部出现粟粒至高粱米样大扁平隆起小丘疹半年,颜色暗红,表面光滑,周围红晕,形状不规则,瘙痒 。两颧部、两耳下较密集,且皮损有扩展趋势 。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诊断:扁平疣(风热蕴毒型) 。治宜清热解毒,散风化湿 。药用:荆芥、防风薄荷、木贼、苍耳子、桔梗各10g,薏苡仁、板蓝根各30g,连翘、赤芍各15g水煎服,日1剂 。10剂后面部皮损大部消失,部分皮损变薄,可见糠皮样脱屑 。
调治月余,病消如常 。
3,女,21岁,1992年4月12日就诊 。患者自1987牟开始发规面部有散在性米拉大扁平丘疹,无自觉不适,未予治疗,1年后丘疹逐渐增多发展至面部及鼻口周围 。近2年曾在多家医院求治,应用过多种方法治疗但均无明显效果 。检查:额部、双颊部、口周围有形状不规则、浅褐色、质坚、稍凸出表皮的扁平丘疹,米粒至黄豆大,表面光滑 。诊断:面部扁平疣 。治疗:每日服防风通圣丸2次,每次6g;服药2个疗程后来院复诊,面部丘疹已基本消失,自述服药第七天起面部感觉发胀,丘疹变大,发红,至第十一天起洗脸时发现面部丘疹开始脱落,后又嘱其继续治疗2个疗程,面部丘疹全都消失而愈,至今未复发 。
按:扁平疣中医认为是肝火内动,气血失和,复感风热之毒阻于肌肤所致,治则以散风平肝,清热解毒,活血重镇 。防风通圣丸中防风长于祛风,能解表邪,既能发散风寒,又能发散风热,与荆芥作用相仿,荆芥中含有挥发油,有旺盛皮肤血行,促进汗腺分泌等作用,能促进疮癣病变组织的破坏和吸收,连翘、麻黄、黄芩有抗病毒作用 。故防风通圣丸具有疏风解表、清热泻下的功能,对扁平疣已有较好疗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