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苓连汤加减治中毒性菌痢医案

中毒性菌痢,或称暴发性菌痢,俗称毒痢,是痢疾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其内毒素引起的毒血症使脑神经系统出现中毒症状 。是夏秋季常见的急性重症肠道传染病,多见于2~7岁儿童,成人亦可发生 。该病起病急,来势凶险,病情变化迅速 。由于儿童神经发育不健全,且胃酸少,不能杀灭痢疾杆菌,加上有些儿童为特异体质,对于细菌毒素易发生强烈的过敏反应及全身微循环障碍,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临床表现:突发高热(40℃或更高),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反复惊厥,神志昏迷 。同时可出现面色灰白、口唇发绀、四肢发冷、脉搏微弱和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症状,或呼吸节律不齐、深浅不匀、双吸气或呼吸暂停等呼吸衰竭症状 。腹痛和腹泻症状在早期常常不明显,甚至不出现 。临床上一般将中毒型痢疾按其主要表现分为3个类型:①休克型:患儿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呼吸加快,血压正常或偏低,脉压差小,可伴有各主要脏器的功能障碍 。②脑型:大脑因缺氧、水肿而发生反复惊厥、昏迷和呼吸衰竭 。早期表现为嗜睡、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心率相对缓慢 。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呼吸节律不齐、瞳孔忽大忽小、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患者开始烦躁、谵妄而后逐步进入昏迷状态 。
③混合型:同时具有休克型和脑型的两型表现,病情最为严重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因病情危重,必须积极迅速进行抢救 。
本病属于中医学“疫毒痢”范畴 。中医学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肠澼”的病名 。《诸病源候论》云:“赤白相杂,重者状如脓涕,而血和之,轻者脓上有赤脉脓血,状如鱼脑 。”《外台秘要》指出:“赤白痢下,令人下部疼痛,故名重下 。《景岳全书》云:“痢疾,其所下者,或赤或白,或脓或血,有痛者,有不痛者 。”宋元时代认识到痢疾能传染,被称为“时疫痢” 。《溪心法》指出:“对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 。”在治疗方面,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有“热痢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此方至今仍然沿用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多由感受暑湿之邪,暑湿热毒侵人肠胃,湿热蕴蒸,肠胃气血被阻,气血与暑湿热相搏,化为脓血致成痢疾;或感受时行疫气,疫毒壅盛于肠胃,与气血相搏所致;或饮食不节或食不洁之物,加之平时好食肥甘厚味,素有湿热内结,因湿热蕴蒸,腑气阻滞,气血凝滞化为脓血 。疫毒痢症见发病急,痢下鲜紫脓血或始不下痢,只有壮热口渴,头痛烦躁 。严重时发生剧烈腹痛,里急后重加重,甚至昏迷惊厥 。舌质红,苔黄燥,脉细数或脉微欲绝 。治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
【病案举例】
袁某,男,5岁 。因突然发热、恶心呕吐、昏迷抽风1天急诊入院 。体温39.8℃,昏迷状态,颈软,心率110次/分,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腹膨隆,肝脾(-) 。查白细胞16×10/L,中性粒细胞0.84,淋巴细胞0.16.肛拭取大便检验:脓细胞(++),红细胞(+),巨噬细胞(+) 。病理反射(-),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 。人院诊断为中毒性菌痢 。予对症处理、抗生素、激素等治疗2天,病无好转,邀中医会诊 。症见面赤身热,腹胀尿赤,病后无大便,舌红苔黄腻,脉濡数,中医辨证属湿热邪毒扰乱神明,引动肝风治宜清热燥湿解毒,开窍熄风,方予葛根芩连汤加味 。处方:葛根12g,黄芩10g,黄连10g,甘草5g,白头翁10g,大黄5g,水煎服,每日2剂,分4次服,另每次冲服紫雪丹1g服药翌日大便次数增多,伴里急后重,呈黏液状便,抽风遂止 。再进2剂体温降至38℃,神志转清,诸症好转 。以原方去大黄、紫雪丹,加当归5g,木香5g,每日1剂,调治3日而愈 。
【葛根苓连汤加减治中毒性菌痢医案】按:朱丹溪尝谓:“六气之中,湿热为患,十之八九王孟英也说:“热得湿则郁遏而不宣,故愈炽;湿得热则蒸腾而上熏,故愈横 。两邪相合,为病最多 。”小儿先天的禀赋与后天的饮食习惯、养护条件等,均易形成湿热,以致湿热为患多多,加之长夏暑湿蒸腾,湿热邪毒感人易发动风神昏之变,治之当以清热解毒为第一要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