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汤加减治产后缺乳医案

产后缺乳指产后哺乳期内,产后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的常见病,乳汁分泌量除与乳腺的发育、婴儿的按时吮吸、营养状态、饮食量等有关外,还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 。主要表现为产后乳汁甚少或无乳 。
本病属中医学缺乳即产后乳汁不行范畴 。常见病因为气血虚弱、肝郁气滞或痰浊阻滞,《妇人大全良方》认为“乳汁乃气血所化”,“乳汁资于冲任” 。乳汁来源于脾胃的水谷精微,胃纳脾运,升降有常,则乳汁分泌正常 。若孕期营养过剩,产后嗜食肥甘厚腻,脾胃运化不及酿成痰热湿浊,阻于中焦,壅阻经络,气血精微不能上溉乳房,乳汁不行而致缺乳;乳房无乳故见乳房柔软无胀感;痰热湿浊壅阻乳络,乳管不通,乳汁不下故见乳房胀痛;痰热湿浊阻滞中焦,中焦失运,浊阴不降则见纳差、口苦黏腻、口气秽臭、便溏、脉滑数之象;痰热湿浊下移肠腑,腑气不通则见大便干结;痰热湿浊蕴阻下焦,侵犯冲任,伤及任带之脉,故见恶露黏稠、秽臭之象 。产后缺乳在临床上颇为多见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产妇有二种乳脉不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虚气弱而不行者” 。故临床上多从气血虚弱和肝郁气滞论治 。痰热湿浊内盛,阻滞气血而致乳汁不行者为数亦不少 。正如《妇人规·乳少》谓:“产妇乳汁不来,其原有二:一因肥胖妇人痰气壅盛,乳汁不来” 。9究其因,由于实行计划生育,独生一胎,孕期都特别注意营养调摄,有肥甘厚味摄入过多者至痰热湿浊内壅 。故化痰清热、祛湿通乳可作为治疗产后缺乳的重要手段 。
【临床应用】
苏氏应用温胆汤化裁治疗痰热湿阻型产后缺乳56例 。观察对象年龄最小21岁,最大38岁 。初产妇44例,经产妇12例 。经阴道分娩40例,剖宫产术后16例 。病程最短4天,最长52天 。诊断标准(自拟):产后3天以上,乳汁少稠甚或全无,乳房胀痛或乳房柔软无胀感,不能满足婴儿哺乳需要;恶露黏稠,有秽臭;少腹胀痛,口苦黏腻,口气秽臭,纳差,便溏或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
排除乳腺发育不良,其他乳腺疾病及其他类型缺乳者 。治疗方法:方用温胆汤化裁 。药用:陈皮10g,茯苓15g,枳实10g,竹茹10g,漏芦30g,通草30g,黄芩12g,路路通10g,炮穿山甲10g,王不留行10g,加减:大便烂者去通草,枳实改为枳壳;乳房胀痛热肿甚者加浙贝母、蒲公英、木贼;乳房柔软者加黄、党参;口气秽臭明显加黄连 。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7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统计疗效 。疗效标准:显效:乳汁分泌正常,能满足婴儿哺乳需要,乳房胀满,其余症状、体征消失 。有效:乳汁分泌明显增多,基本能满足婴儿哺乳需要,乳房有胀感,其他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 。无效:乳汁无增加,其他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治疗结果:显效38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1% 。
【病案举例】
某女,25岁 。2003年8月5日初诊 。患者1个月前足月顺产一男婴,产时失血不多,但产后乳汁较少 。曾服用猪蹄汤及通草汤治疗无效 。自觉胸闷心烦,双乳胀痛,纳谷不香,厌油腻,头晕沉重,倦怠,形体肥胖,舌淡红,苔白厚腻,脉滑诊断:产后缺乳,证属痰浊阻滞、乳络不畅 。治以祛湿化痰、通络下乳 。用温胆汤加减:半夏10g,陈皮10g,云茯苓10g,竹茹10g,枳实10g,浙贝母10g漏芦10g,丝瓜络10g,全瓜蒌10g,穿山甲10,生姜5片,大枣5枚,甘草6g 。水煎服,1日1剂 。3剂后乳汁增多,乳房胀痛、胸闷心烦等症状明显减轻 。效不更方,继服3剂,乳汁量多,能满足乳儿的需要 。
【温胆汤加减治产后缺乳医案】按:温胆汤,常用于治疗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 。笔者临床应用于治疗产后缺乳,尤其是痰热湿阻型,疗效显着 。中医学认为缺乳的主要病机为乳汁生化不足或乳络不畅 。近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优生优育的观念日渐重视,产妇素体肥胖或妊娠之后过分强调营养,恣食高蛋白、高脂肪等膏粱厚味及生冷生物,至脾胃损伤,水湿内停,疾自内生,痰浊阻滞乳络,乳汁不行,故病人服用猪蹄汤无效 。故当用化痰清热、祛湿通乳之法,使痰热湿浊化而经络通,则乳汁自下 。笔者用温胆汤加减 。方中竹茹、陈皮、茯苓加黄芩化痰清热祛湿;炮穿山甲、王不留行、路路通通络祛瘀;漏芦清瘀中之热;通草使胃气升发上达为乳 。诸药合用则痰浊湿热得化,经络得通,而计,用牛奶喂养的婴儿发病率高于母乳喂养者5倍 。有关部门统乳汁自行也 。母乳是婴儿必须和理想的天然营养食品故世界卫生组
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呼吁母亲们用母乳喂养婴儿最少要有4个月,所以治疗产后缺乳尤为必须 。观察结果表明,应用温胆汤加减治疗缺乳,疗效满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