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加减治耳鸣医案

耳鸣是一种耳神经学症状(听觉紊乱),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响(但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外界环境越安静,耳鸣声越大 。
耳鸣的发生率较高,常为某些疾病的伴随症状,有时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首发症状;耳科疾病常伴有耳鸣 。镇静剂对失眠同时伴有耳鸣的人疗效较好 。常服些维生素A、维生素B等药物,也有一定疗效 。中医学认为,肾开窍于耳,精力的耗损、过度的疲劳,是造成耳鸣的重要原因 。中年人或工作负担重,或精力不足,应注意调节生活节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耳鸣患者也可以试用益精补肾和抗衰老的药物 。
【病案举例】
【五苓散加减治耳鸣医案】付某,男,48岁,工人 。1994年5月26日初诊 。自述耳如蝉鸣半月余,严重时鸣塞不能闻声,与他人交谈时往往两手扶耳郭以助听力 。伴头晕重,身浮肿,口干,大便溏,小便短少,舌质淡红,苔白微,脉浮而缓 。五官科诊断为神经性耳鸣 。曾用维生素和镇静剂及中药补肾健脾数剂治疗无效 。问其病史,半月前曾冒雨在工地施工而感冒后开始耳鸣 。观其脉证,察其病因,辨为水湿为患,湿邪阻遏清窍而致耳鸣 。治以利水渗湿,化气行水,用五苓散加味处方:桂枝、僵蚕各12g;茯苓、白术各15g,猪苓石菖蒲、蔓荆子各10g,泽泻、薏苡仁各20g,甘草5g.3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小便较前增多,耳鸣及诸症减轻,耳道时有阻塞感 。续用前方3剂而愈,随访半年情况良好 。23按:五苓散利水渗湿化气行水,原用于太阳经腑同病,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正好与此证相合 。因手太阳经分支进入耳中(听宫穴),其耳鸣乃时感受湿邪未除,病邪随经人腑,影响膀胱气化功,而致水湿停留,湿邪循经上扰,壅蔽清道,致耳窍不灵而鸣塞头晕 。其小便短少、水肿、大便稀溏系小肠清浊不分,膀胱气化失常,水湿内聚所致 。由于气化不利,脾胃输布津液功能受到影响,因而津不上承故口干 。用五苓散利水渗湿,加石菖蒲化湿开窍,渗湿;蔓荆F、僵蚕以行上祛风胜湿;薏苡仁助渗湿健脾共使湿邪去,耳窍灵;利水则小肠能分泌清浊而大便正常;湿邪除则脾胃健运,输布功能正常,诸症皆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