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小时候用过粮食换水果吃的?

谢谢邀请 。你问的这种显现象约十年前不足为奇 。随着“现金主意”的加重,农民也慢慢地学会了直接收取现钱的方法,特别是水果类,像那种漫大街吆喝着拿粮食兑换的几乎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是以上果农的“现金主意”,另一方面就是农民所产的粮食刚刚收完马上卖掉,免得在家鸡刨狗盗老鼠拖!于时人们听到的仅仅是灌耳的叫卖声——“卖苹果啦!”“卖西瓜啦!”“……!”

其他网友观点

“换西瓜了,一斤麦子换一斤西瓜…”如果你现在到农村,现在仍然到处可见这种拿粮食换瓜果的事情,农民用钱买不舍得,用粮食就舍得 。到农村销售西瓜用粮食换销售的非常快,如果只手钞票,估计就难了 。

其他网友观点

不但换过,而且本人就是做这种生意的 。

农村广阔田野,层出不穷的新型产业,从挑扁担卖货开始,农村是啥生意人都有 。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油盐酱醋的,卖杂粮的…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小货车…说句实心话,农村串队做生意很好,比实体店轻松,自由 。

每年三月底种上小麦,我们就去市场批发应季水果,回来去村子里卖,给钱也行,给麦子兑换也行,水果有水果价格,麦子有麦子价格,农村人给钱舍不得,拿麦子换吃的,情愿的很,称好水果拿回家,找蛇皮袋子装上麦子,紧多不少,只要生意人不怕麻烦,不怕背扛抱抬,诚实守信,生意比实体店好做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小时候用过粮食换水果吃的?】时间久了,大家彼此熟悉每次给小麦麻烦,可以记帐,攒够一蛇皮袋等价东西了,一次性给清,大家相互便利 。但是五个手指不一样齐,遇上懒皮和说胡话的,生意人就赔大了,水果的利润也不是有很大赚头,合谐社会,大家相互理解,给钱换麦子,你情我愿,不讲信誉,让人提防,没啥意思,大家说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