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志正温阳通络饮的配方组成
【配方组成】太子参、炙黄芪、熟地黄各15g,炒白术、菟纟子、山药、当归各12g,川芎9g,附子6g(先煎),细辛g,蜈蚣3条.5剂,每日1剂,水煎,分服.
【作用与功效】补气温阳.
【适应证】头痛.
【路氏临证心得】曾治张某,男,43岁,干部.初诊1977F5月20日.头痛病已13载,1973年以来病情加重.每日是起7时发作,自颈项上行过巅顶至前额,发胀疼痛,颈项动受限,至夜间9时虽不服药痛亦自消.不能看书、看电乡及参加会议.平素喜静畏火,视物不清,神疲体倦,纳差,少腹寒冷,腰酸背痛,夜寐多梦易醒.曾在昆明、上海等地经中西药物、针灸、拔罐等方法治疗,无明显效果.舌质淡,苔薄,脉虚弱无力.《素问·五藏生成》曰:"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综观脉症,本病当责之脾肾阳虚.5月27日二诊:药后巅顶疼痛缓解,余如故.上方加丹参15g,僵蚕9g,再进5剂.6月8日三诊:因近日阴雨头痛加重,腰冷痛.上方去僵蚕,加白芷9g,5剂.6月15日四诊:晨起头胀痛时有减轻,腹暖,腰酸冷痛缓解,睡眠梦少,舌脉同前.又经3次诊治,诸症减轻,疗效满意.兹后,均宗上方略有加减变化,调治2个月,头痛痼疾已除,欣然返里.
温阳通络饮乃余治疗脾肾阳虚头痛之常用方.方中取党参、炙黄芪、山药、白术以健脾气,用附子、菟丝子、细辛以温肾阳,相互配合,共收补气温阳之功.根据《内经》"气归精,精化为气".精气互根的理论,从阴中求阳,加当归、熟地黄养血滋阴,峻补精血,并能增进补气温阳之效验.当阳气虚衰,不能上注,浊阴翳蔽,阻滞脑络,细辛则能散阴寒,为治少阴头痛专药.《临证指南医案》说:"如阳虚浊邪阻塞,气血瘀痹而头痛者,用虫蚁搜逐血络,宣通阳气."据此又加善行走窜之蜈蚣,以通滞活络.
【解读赏析】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顽固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偏头痛与四肢瘫痪、精神病和痴呆一样,已成为最严重的慢性功能障碍疾病.
目前对头痛的治疗无根治方法,西医对症治疗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癫药、β受体阻滞药等,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临床症状,但因不良反应较多,不宜长期服用.
中医治头痛,必有三辨,不可不知.一是辨经络脏腑.
辨明所属经络脏腑,循经用药十分重要.头是人之巅顶,要达到巅顶,必须循经而行.头为清阳之府,手足三阳经脉均循行头面,厥阴经亦上会于巅顶头痛的发生主要是由各种病因导致头部脉络绌急,脉络失养.外感风、寒、暑、湿、燥、火之邪客于经络,或痰浊、气滞、血瘀阻于经络,经气不利,经络绌急;或脏腑功能衰退,气血亏虚,经脉失养,均可出现头痛.由于受邪经络的不同,头痛的部位亦各异,根据头痛部位,定所属的经络、脏腑.然后循经用药.
二是辨虚实寒热.治病知虚实、明寒热,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散之.补虚泻实是治病的一个要点,治疗头痛尤当注意辨虚实寒热,虚者头部经脉失养,以补养为主.实者头部经气郁滞,以疏泄为主;寒者头部经脉绌急,以温经为主;热者头部经气不利,以清利为主.
三是辨外感内伤.头痛有外感与内伤.外感者,其病机为邪壅经脉,气血不畅,经脉绌急.内伤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因于肝者,多为肝气郁结,化火上扰清空;因于脾者,或为痰浊内生,上蒙清窍,或为生化之源不足,气血亏虚,脉络失养;因于肾者,或为肾虚无以生髓,髓海空虚,或为肾水亏虚,水不涵木,肝阳偏亢,上扰清空.
【路志正温阳通络饮的配方组成】外感与内伤,病因病机各异,施治亦不同.治疗头痛当辨明外感内伤,外感者病程短,以祛邪为主,内伤者病程久,以调理为主.肝阳上亢若以疏风清热为主,则更易导致肾阴亏虚,使病情加重;风热头痛若以镇肝潜阳为法,则易引邪脏,为生他变.
推荐阅读
- 路志正香柴枳术汤的配方组成
- 路志正二至首乌汤的配方组成
- 路志正百麦安神饮的配方组成
- 路志正乳痈外消膏的配方组成
- 路志正内消乳痈汤的配方组成
- 路志正温经少腹逐瘀汤的配方组成
- 路志正宣痹汤的配方组成
- 路志正补脾益气除湿痹方的配方组成
- 路志正治血淋方的配方组成
- 路志正治石淋方的配方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