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八贤王成就了包拯吗?

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八贤王这个人 。八贤王跟展昭、公孙策、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贴身护卫一样都是戏剧、话剧、电视剧等演绎题材凭空杜撰人物 。只有这些人的存在才能有效地保证包拯的生命安全,才能让剧情一路发展下去,才能更好地演绎出老百姓心目中久旱逢甘霖渴盼已久青天的形象 。

真实的包公在开封府不是任职,是暂代;包拯是权知开封府,并不是职务是开封府尹,包拯当时的职位是右司郎中,而且包拯在开封府办事前后仅仅一年零几个月,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让包拯以开封府尹的身份名垂千古,那么只有一种说法是成立的,那就是不是谁成就了包拯,是包拯成就了自己,是百姓成就了包拯!

其他网友观点

让你看看真历史 。

有关杨家将或者包青天的故事或戏剧中,总有一个正气凛然,仗义执言的八贤王,他诙谐、机智,周旋于皇帝、奸臣、杨家将之间,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似乎是当时朝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杨家将的故事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这位八贤王也不会是凭空塑造的,但他是哪一个历史人物的化身呢?

从八贤王的名字赵德芳来看,他的原型应是宋太祖的第四子 。《宋史·宗室传》记载:太祖有四个儿子,第四子德芳被封为秦王,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重要职务,太平兴国六年(981)病亡,才二十三岁 。他在世的时候,杨家将中老令公杨业还活着,六郎杨延昭也未任边关统帅,因此这个赵德芳与杨家将不会发生什么关系 。

因此,又有人认为,八贤王之称得之于太宗第八子元伊 。此人“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时人呼之曰“八大王” 。虽然,这八大王的作为与八贤王的故事相距甚远,但他的事迹影响、丰富了八贤王的传说,还是有可能的 。

总之,“八贤王”在历史上找不到一个完全与之对应、吻合的人物 。他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人物 。在民间传说中,他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戏剧性的冲突,还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奸的心理要求 。正因为这样,这位虚构的戏剧性人物“八贤王”赵德芳,才会如此栩栩如生地活在人们的印象中 。

庞统,他儿子叫庞元英,历史上的记载极少,只知道他约公元一o七八年前后在世,字节贤,单州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神宗元丰初前后在世 。官朝散大夫 。元丰五年,(公元一0八二年)官主客郎中 。元英著有谈数一卷,文昌什录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另外,所谓的“庞太师”实际上叫庞籍,是北宋时一位文可安邦、武可定国的名相,其功业,毫不逊于范仲淹、韩琦等人,他是司马光的师长,狄青的恩师,各方面的成就都远在包拯之上,是当时士林的领袖,以太子太保(三师之一)致仕(退休)死后被追赠为司空,加侍中,谥庄敏 。


是八贤王成就了包拯吗?

文章插图
是八贤王成就了包拯吗?

文章插图
是八贤王成就了包拯吗?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当然不是 。

包拯自科举出仕,就一直在仁宗朝 。


是八贤王成就了包拯吗?

文章插图

不管哪个八贤王,只要是叫赵德什么的,都是虚构的人物 。

宋仁宗:


是八贤王成就了包拯吗?

文章插图

只有宋太宗第八子赵元俨,相对比较符合包拯的生活经历 。

赵元俨(985~1044),但宋真宗死后,为防刘太后猜忌自己,他闭门不出,还故意自称有阳狂病(神经病) 。


是八贤王成就了包拯吗?

文章插图

1033年,刘太后死后赵元俨才出来蹦跶 。直接对宋仁宗说,你娃别哭刘太后了,她不是你的亲娘 。你亲娘李辰妃就是她杀的 。

宋仁宗大惊失色,简单查证后命令看押刘太后亲属,自己去拜谒亲娘 。结果打开棺材,母亲着皇后服饰由水银包裹,面色安详,显然不是被杀的 。所以,宋仁宗安抚刘太后家眷后直叹息说,流言岂可尽信 。赵元俨当然只能灰头土脸回家继续享乐,1044年死去 。

【是八贤王成就了包拯吗?】显然,这样的八大王赵元俨无法关照包拯,包拯也不敢接受他的提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