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除了诸葛亮,还有谁既是忠臣又是权臣?
春秋初期的祭仲,是郑国的大臣,他一生辅佐了五位国君,大权在握,忠心耿耿,为了郑国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
文章插图
(祭仲剧照)
祭仲早期担任掌管郑国边疆的“封人”,后来做了大夫,辅佐少年即位的的郑庄公(郑庄公姬寤生即位时只有十四岁) 。他见证了郑庄公的成长,不仅给郑庄公出谋划策,而且是郑庄公朝策的执行者,还数次在军事行动中率军击败敌军,是位文武兼备的人才 。比如在周桓王率领陈、蔡、虢、卫联军攻打郑国时,祭仲率领郑国左队抵抗五国联军 。什么不讨好的活也由他去办,比如五国伐郑,祝聃箭射周桓王,晚上,郑庄公就是派祭仲前去慰问 。
文章插图
(郑庄公和祭仲)
郑庄公不仅雄才大略,而且知人善任,后来委任祭仲为上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祭仲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帮助郑庄公成为春秋初期的小霸主 。郑庄公临死前,托孤祭仲,让他辅佐太子 。
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去世,祭仲扶立太子姬忽即位,就是郑昭公 。郑昭公派使臣出使各诸侯国,其中祭仲出使宋国 。郑庄公的二儿子姬突的母亲雍姞出生于宋国雍氏家族,并且很得宋国国君宋庄公宠爱,于是宋庄公就想拥立姬突为国君 。趁祭仲来宋国之际扣留他,让他答应立姬突为郑国国君,不然就杀了他 。祭仲为了活命,无奈只得答应 。郑昭公出奔卫国,姬突在祭仲的拥戴下当上了郑国的国君,是为郑厉公 。
文章插图
(郑昭公剧照)
公元前697年,郑厉公逐渐不满祭仲的专权,想派祭仲的女婿雍纠杀了祭仲,却被祭仲抢先下手,杀了雍纠 。郑厉公见事情败露,怕祭仲对他下手,于是逃跑到了郑国边界栎邑 。
祭仲再次把姬忽迎回当国君 。两年后(公元前695年),郑昭公在打猎时被高渠弥射杀,高渠弥和祭仲又立庄公的儿子公子亹(wěi )为国君 。
文章插图
(郑厉公剧照)
公元前694年七月,齐襄公邀请诸侯到首止(今河南睢县)会盟,祭仲劝他不要去,因为两人以前曾发生过争斗,祭仲怕齐襄公对郑子亹不利,子亹不听 。祭仲托病没去,子亹和高渠弥去了 。到了之后,子亹并没有向齐襄公道歉,齐襄公一气之下就派人杀了郑子亹,并车裂了高渠弥 。
文章插图
(齐襄公剧照)
祭仲无奈,立郑庄公的儿子子婴为国君 。子婴当国君第十二年时,祭仲去世 。姬突见祭仲已死,没人辅佐子婴,自己才有机会取而代之 。可见他对祭仲的实力是相当忌惮的 。两年后,终于借助大夫甫假的帮助成功复位 。
纵观祭仲的一生,辅佐了郑庄公姬寤生、郑昭公姬忽、郑厉公姬突、郑子亹、郑子婴五位国君 。他在郑庄公时期积极为庄公出谋划策并付诸行动,成功帮助郑庄公成为“春秋三小霸” 。之后又先后扶立郑庄公的四个儿子成为郑国国君,忠心耿耿,为郑国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
文章插图
(郑庄公剧照)
祭仲在郑庄公之后更是有了废立国君的实力,大权在握,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权臣 。但是他没有取代国君的想法,而是扶立郑庄公的儿子们当国君,自己认真履行好上卿的职责,为郑国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 。可以说,他既是权臣,又是忠臣 。
其他网友观点那就得数清朝的鳌拜了 。
长久以来鳌拜留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就是个权臣,而且是康熙皇帝成就少年英雄,英明君主的陪衬 。但是很少人知道鳌拜其实是个忠臣,是清朝皇室忠实的奴仆,只不过其太过于贪恋权位了 。
文章插图
说其是忠臣,是其忠于皇太极,忠于顺治皇帝,忠于清朝皇室,也忠于康熙皇帝 。
鳌拜本是皇太极两黄旗出身,还是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之侄,加上他跟随皇太极征战多年,勇猛异常,被皇太极封为“巴图鲁” 。之后鳌拜成了皇太极忠心耿耿的心腹 。
鳌拜的忠诚在皇太极死后表现出来了 。公元1643年,也就是清朝崇德八年八月初九,皇太极一命呜呼,可是他在临终前却没有指定接班人,这让清朝手握重兵的各方势力对皇位产生了觊觎之心,王公大臣们在帝位继承上发生了矛盾 。
文章插图
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和皇太极的十四弟多尔衮开始争夺皇位 。当时原本属于皇太极的两黄旗拥立豪格,而多尔衮统领的两白旗拥立多尔衮,双方为了争夺皇位,各不相让,剑拔弩张 。
索尼、鳌拜、图赖、图尔格、拜音图、何洛会、谭泰、冷僧机等这八个两黄旗中的领袖人物,一起带领着好几十个两黄旗各个牛录的首领,直奔肃亲王爱新觉罗·豪格府邸,密谋策划肃亲王爱新觉罗·豪格为帝 。
八月十四日,清朝的几个王爷们在崇政殿召集会议讨论继承人选 。而鳌拜命两旗精锐护军全副武装环卫崇政殿,作好了不惜兵戎相见的准备 。
当时的会议中肃亲王豪格处境不利,鳌拜等效忠皇太极的一批将领纷纷离座,按剑而前,齐声说道:“我们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饭,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 。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宁可从死先帝于地下!”
帝之手下将领之辈,佩剑而前曰:“吾属食於帝、衣於帝,养育之恩,与天同大,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於地下而已!”
鳌拜武力威胁,多尔衮不得不做出让步,拥立了皇太极第九子当时只有六岁的福临继位 。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一同辅政 。这一折衷方案最终为双方所接受 。
文章插图
多尔衮成为辅政王,掌握大权后,就开始党同伐异,擅权自重,打击异己 。而鳌拜就首当其冲,因为鳌拜本是豪格的坚定拥护者,又不阿附多尔衮,遭到残酷打击 。
多尔衮从马背上摔死后,鳌拜的人生迎来了春天,鳌拜因为其忠心耿耿,被顺治帝赏识重用,成为顺治帝的心腹大臣,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各类事务 。
而顺治帝去世,鳌拜被指定为辅政大臣之一,由此鳌拜才有了成为权臣的资格,也一步步成为了权臣 。曾经因正直敢言饱受打压的鳌拜却成为打压他人,草菅人命的人 。1661年也就是顺治十八年,顺治帝去世,遗诏中指定玄烨继位,而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 。但是四大辅政大臣却因为各种矛盾,不能拧成一股绳 。
文章插图
索尼虽然是四朝元老,辅政大臣之首,可是他没有战功,年老多病,自然不能与鳌拜匹敌 。于是他畏事避祸,在很多事情上往往装糊涂,和稀泥 。
而苏克萨哈本来是正白旗多尔衮的人,多尔衮去世后,苏克萨哈以告发多尔衮得到顺治帝赏识重用,才得以在辅政大臣中名列第二 。所以索尼等人实际上是瞧不起苏克萨哈的 。而且他和鳌拜水火不容,在朝堂上针锋相对,宛如仇敌 。
遏必隆虽然是辅政大臣位列第三,出自名门,但为人庸懦,遇事无主见 。又和鳌拜同属镶黄旗,常常附和鳌拜 。
鳌拜虽居四辅臣之末位,但由于资格老,军功高,常常气势夺人,却得以擅权自重,日益骄横,开始走上专权的道路 。
鳌拜专权专门打击异己,当时康熙皇帝的侍卫也是名臣费扬古的儿子倭赫不鸟鳌拜,在鳌拜拜见康熙帝的时候,表现的不怎么礼貌 。鳌拜对此十分恼怒,要报复倭赫 。
鳌拜在寻找时机,康熙三年,鳌拜以倭赫等人擅骑御马、取御用弓矢射鹿之罪名,将倭赫处死 。费扬古对鳌拜痛恨不已,结果鳌拜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费扬古及其子尼侃、萨哈连一并处死,费扬古一门惨遭家破人亡之祸 。
鳌拜和苏克萨哈有矛盾,于是鳌拜为了打击苏克萨哈搞镶黄旗与正白旗互换各自圈占的土地 。苏克萨哈不同意,而鳌拜则坚持意见,当时正白旗的户部尚书苏纳海持反对意见说:“地土分拨已久,且康熙三年奉有民间地土不许再圈之旨,不便更换,请将八旗移文驳回 。”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也持反对意见 。
文章插图
鳌拜大怒,借这件事要打击正白旗,于是谋划兴起大狱,将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下刑部议罪,必欲置之于死地 。当时十三岁的康熙皇帝召开会议讨论这件事 。索尼和遏必隆不反对,苏克萨哈不敢表态,康熙对这件事没有做出批示 。但是鳌拜却假借皇帝的名义,把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三人处死 。
康熙六年,康熙帝已经十四岁了,到了亲政的年龄 。于是索尼在临终前上书请求康熙帝亲政 。康熙帝就坡下驴,在七月就亲政了 。但是当时鳌拜把持朝政,只得让辅政大臣继续处理政务 。
而苏克萨哈却上疏请求解除辅政大臣的任命,他愿意到遵化看守皇陵 。苏克萨哈也想搞垮鳌拜,当时索尼一死,他是辅政大臣之首,只要他卸任了,鳌拜和遏必隆也应该卸任 。
这一招确实厉害,直接触及鳌拜的核心利益 。而鳌拜却不想退出政治舞台,交出权力 。于是鳌拜为了打击苏克萨哈,给苏克萨哈罗织了心怀奸诈、久蓄异志、欺藐幼主、不愿归政等24款罪名,提出应处凌迟、族诛之刑 。
康熙皇帝知道苏克萨哈没有罪,不该杀 。但是鳌拜气势汹汹,竟然强行让康熙帝下令杀了苏克萨哈 。康熙帝虽然亲政却无力保全苏克萨哈 。最终将苏克萨哈处以绞刑,并诛其族 。
苏克萨哈的被杀,使鳌拜与康熙之间的矛盾急剧上升 。而且四大辅臣只剩下一个无足轻重的遏必隆,鳌拜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鳌拜虽然专权乱政,但是却没有任何想要篡权夺位的想法和举动 。
康熙帝想要铲除鳌拜,大权在握 。于是他决定不露声色,挑选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在宫内整日练习布库为戏 。鳌拜见了,以为是皇帝年少,沉迷嬉乐,不仅不以为意,心中反暗自高兴 。
康熙准备妥当后,召鳌拜入宫觐见 。鳌拜以前常常出入宫廷,不以为奇 。这次他就毫无提防地来了 。等到鳌拜入宫,康熙一声令下,少年库布们一拥而上,鳌拜猝不及防,被摔倒在地,束手就擒 。
紧接着康熙帝宣布鳌拜的三十条罪状 。应该判鳌拜斩立决 。但是鳌拜却脱下了自己的衣服,让康熙看他为救康熙祖父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 。结果鳌拜保住了性命,康熙对他宽大处理,将他禁锢 。
其他网友观点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蜀.诸葛亮《隆中对》
文章插图
诸葛亮在我国历史上为智慧与忠诚的典范,一生对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数次北伐,惜病逝于五丈原!“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正是对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
历史上如他一般,既是忠臣又是权臣的人,首推周公,但年代久远,很多已不可考,我今天要说的是除周公之外,另外一位忠臣典范-南朝刘宋宗室刘义康 。
文章插图
刘义康,刘宋宗室大臣、宰相,宋武帝刘裕第四子,元嘉年间因兄长宋文帝刘义隆体弱多病,他侍奉兄长,稳定朝局,一时间刘宋上下称治 。
史书记载“自强不息,无有懈倦,不计尊卑,礼贤下士,又聪识过人,一闻必记,纠剔是非,莫不精尽”,对其赞誉之情,跃然纸上 。
【中国历史上,除了诸葛亮,还有谁既是忠臣又是权臣?】因为作为宗室,兄长体弱,子侄年幼,他顺理成章在元嘉十二年(435)加封为太子太傅,出任宰相 。一时间朝野上下皆为其党羽,但他从不以官职厚币笼络人心 。
刘宋史学家范晔也对其才华深深折服,十年后就是因为徐湛之告发范晔、孔熙先欲拥立刘义康称帝才使得他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被废为庶人,流放至安成郡 。
其实严格来说他事先并不知情,可惜一不小心就成了背锅侠 。加上其兄长性格猜忌,刘宋名将檀道济就是被其所杀,刘义康也如是,即使被废为庶人,兄长还是对他不放心 。
元嘉二十八年(451),北魏大军南下至长江以北的瓜步,南朝形势严峻,兄长害怕有人趁乱推举刘义康反叛,遂命中书舍人严龙将其杀死,享年四十三,以侯爵礼下葬于安成郡 。
刘宋末帝“愿不复生于帝王家”的臧言提前近三十年在他身上应验 。
文章插图
一代枭雄,终死于小人之手 。悲也好,叹也罢,其实分析他的性格才华,我们也能预见一丝端倪 。
他曾与袁淑闲谈,询问其年龄,袁淑称自己“邓禹拜衮、陆机入洛“之龄,他们进行活动时候的年龄均为二十四岁,袁淑给其传达的意思就是自己当前也是二十四岁,可惜没听懂,刘义康直言不讳说自己读书少,让袁淑直接说年龄 。
哈哈,单刀直入,倒是像今天很多的90后小哥哥小姐姐的性格 。
不想婉转,说话直接,世人看来这是其情商低的表现,其实不尽然,人家既然博闻强记,处理朝政井井有条,想猜透人心,稍一琢磨,便不再话下,只是不屑吧 。
当然在下臣面前无所谓,不用打哈哈,曲意逢迎,但是对兄长也如此,就直接奠定了他后来的悲剧 。
关于他还有一个典故:是说在他执政时,各地进献贡品都将最好的送他府上,次一等才送到皇宫兄长处 。兄长刘义隆有一次吃柑橘,感叹今年的柑橘不好看也不好吃,他随口道”今年柑橘有好的呀“随即命人回府去取,取出的柑橘竟然比皇宫的大三倍,也难怪刘义隆不高兴 。
拜托~谁是皇帝呀,我不要面子的呀?
刘义康因为并无反意,也没有时刻提防注意兄长的心理变化,反正对谁都如此,以为大家都知道其性格,其实他不知道,皇家哪如寻常百姓家随意 。
这也看出他执政时期的权力,让上下先满足他 在满足皇宫,权臣当之无愧,但其并没有反心,有反心,以其博闻强记的智商来看,悖兄长面子这些不可能不考虑到!
文章插图
尽管在常人看来,他是智高情低的典范,反而笔者认为他是真性情,纵观历史,在皇家中尤其难得 。所以冒昧将其写入堪比周公、武侯的一代权忠之臣 。
推荐阅读
- 古代日本向中国哪几个朝代朝贡
- 中国象棋第一步棋允许吃子吗?
- 历史上的一品诰命夫人是什么意思?这个封号有多大权力?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发朋友圈的说说
- 新中国70周年祝福短语说说
- 如果陈世峰刑满释放回到中国,中国对其行使审判权,对日本的判决应该如何处理,为什么?
- 中国的第一大姓氏是什么?
- 中国成立70周年说说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优美句子
- 国庆节祝福语说说优美动听 庆祝中国70周年说说
- 袁世凯称帝?